德国历史地图(奇异地图德国必须灭亡)

江湖遠人按:继续翻译Frank Jacobs的Strange Maps专栏,这篇实际上是专栏里三篇文章的合集,讲的都是一些瓜分消灭德国的计划,从一战开始到二战结束,其中前两篇中的地图都是德国人自己的宣传机器的造物,渲染身死国灭的恐惧可能反而会激发出斗志,第三篇的地图出处不明,可能是某个空想家的作品。在德意志帝国建立之前,地图上并不存在德国这样一个国家,而二战结束后的分区占领又的确短暂地把这个国家从地图上抹去了。

1一张1914年的明信片,来自没有德国的未来爆发于1914年的冲突演变成了一场世界大战,之所以称之为世界大战,不仅仅因为其在规模上是全球性的,还因为它是一场总体战。交战双方的宣传机器都在大肆渲染着一种恐惧,即战败则意味着祖国将被从地图上抹去。这正是下面这张德国宣传明信片所展示的。

德国历史地图(奇异地图德国必须灭亡)(1)

德国人在自己的宣传明信片上重印了一本1913年出版于巴黎的法文书的封面,而这张明信片的出现证明,利用敌方宣传、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策略能够造成更大的影响。这本书的标题是:Le partage de l'Allemagne – L'échéance de demain(瓜分德国——我们未来的目标)。明信片底部的德语句子写着:“甚至早在宣战之前,法英俄就已经谋划如何瓜分我们德国了”,这进一步渲染了灭国的恐惧。可以说这是一次了不起的宣传,达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既免除了德国对于冲突本应负有的责任,又使德国人坚定了为国而战的意志,尤其是在前线伤亡巨大后方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在地图上惨遭肢解的祖国取代了Endsieg(德国最终胜利)的愿景,这无疑是一种刺激。

德国历史地图(奇异地图德国必须灭亡)(2)

在这张虚拟的地图上,丹麦的领土深入德境,一直延展到了马格德堡(Magdebourg),而汉堡(Hambourg)、不莱梅(Brème)、吕讷堡(Lunebourg)等城市都被丹麦所兼并。(在德国人看来更糟糕的是,地图上所有城市都以他们的法文名字标记)。

德国历史地图(奇异地图德国必须灭亡)(3)

丹麦有了一个新邻居:俄罗斯帝国。沙俄的西进最终止步于易北河,这条河也成为了丹麦和俄罗斯的界河。柏林、德累斯顿、托尔高(Torgau)和其他历史悠久的德国城市都改旗易帜,将之前对德国皇帝的忠诚改献给了俄国的沙皇。

德国历史地图(奇异地图德国必须灭亡)(4)

1913年的奥地利依然是一个主权的帝国。它没有如现实中那样在一战后分崩离析,而是保住了对波西米亚的统治(而在现实中该地区在1918年成为了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还获得了巴伐利亚,慕尼黑、纽伦堡、施韦因富特(Schweinfurt)等名城都落入了奥地利人的手中。

德国历史地图(奇异地图德国必须灭亡)(5)

奥地利皇帝同样有了一个新邻居——法国。法国人溯莱茵河而上进占科隆,之后又跨过莱茵河东进占领了维尔茨堡(Würzburg),并兼并了弗赖堡、斯图加特和法兰克福。

德国历史地图(奇异地图德国必须灭亡)(6)

甚至连比利时这样的小国都分得了一杯羹,在地图上,比利时东北部的领土延伸出了一条奇怪的“尾巴”,正好和荷兰东南部的林堡省互为犄角。荷兰并没有获得新的领土,因为法英俄的阴谋家们准确地预见到他们将会坐山观虎斗。不过在下一次世界大战中,荷兰惨遭德国人的毒手,战后他们也对德国提出了领土赔偿的主张。在这个计划中,德国西北部同荷兰接壤的地区将成为英国在欧洲大陆的立足之地,而这一区域的名字也从下萨克森变成了下盎格鲁萨克森。(巧合的是,这一区域在二战后真的变成了英国的占领区。)

德国历史地图(奇异地图德国必须灭亡)(7)

不过这些反德阴谋家们还是宽宏大量地将德国中部保留下来建立了一个名为图林吉亚(Thuringia)的独立国家,或许他们认为有一个缓冲国存在于法国和俄国之间的话可能会更有利于欧陆的安全。这本被德国人拿来倒打一耙的法文书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当时欧洲愈发紧张的大环境的产物。我们可以说刺杀弗朗茨·斐迪南这一随机事件直接导致了一战的爆发,但实际上欧洲大陆上的几大强国已经在通往战争的路上前行了几十年了。虽然这些大国之间的关系处于尖锐对立之中,但他们不论是加速军备竞赛,还是在宣传战上押宝,都是相互复制相互偷师的。

德国历史地图(奇异地图德国必须灭亡)(8)

既然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德国人可以利用法国人的地图,相应的法国人也可以利用德国的地图来鼓舞他们的国民,于是产生这张引人入胜的宣传画:柏林已经计划建立一个领土从西班牙延伸到芬兰边界的大德意志帝国,而法国早已被从地图上抹去了。利用灭国恐惧这种反常的激励方式在二战中再次登场,而且和一战时采用的方式几乎如出一辙,纳粹炮制出了一张来自同盟国一方地图,同样,德国已经被瓜分殆尽。2德国必须灭亡

德国历史地图(奇异地图德国必须灭亡)(9)

这张海报的标题是“Deutschland muss sterben”(德国必须灭亡),用能让人联想起希伯来字母的字体印制(暗示这个计划背后的主谋是犹太人)。我(作者)在地图上找不到准确的日期,不过从其行文中那略带惊慌的语气来看,我猜这张海报应该是出自这样一个时期——战局逐渐明朗,连被洗脑的德国民众都能看出纳粹败局已定。海报左边出现了四个人物,即同盟国的战时领导人:美国的罗斯福、英国的丘吉尔和苏联的斯大林,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有名有姓的“犹太人纳坦·考夫曼”,象征着世界范围内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将阴谋统治世界,或者至少要将德国从地球的表面上抹去。

德国历史地图(奇异地图德国必须灭亡)(10)

海报上白框里的文字的标题是“这是关于德国敌人制定的八点计划的真相”,其要点是:解除德国的武装、没收德国的财产、消灭国防军、对平民实施绝育、将德国人变成奴隶、肢解帝国、限制居住、禁止德语。底部红框中的文字则写道:“德国人民!现在你们知道你们永恒的敌人和对手打算怎么对待你们了吧——为了你们不被灭绝,起来斗争,我们奋斗的方向只有一个,那就是:战斗、工作、胜利!”讽刺的是,作恶者最后总是会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他们相信自己的对手和他们一样怙恶不悛。在这个例子中,纳粹不能想象任何情况下的失败,因为失败就意味着德国和德国人也将遭到同样的灭绝。这张地图用浅浅的细线展示了战前的边界,而粗重的黑线则是假想计划中德国战败后被邻国瓜分的图景。

德国历史地图(奇异地图德国必须灭亡)(11)

波兰的边界西移,如现实中一般,但没有像地图上这样深入德国腹地。捷克人在战后收回了苏台德地区,但并没有如地图上这般兼并奥地利、萨克森和西里西亚。我怀疑自己是看错了,因为在这幅地图上中立的瑞士似乎夺走了一小块属于德国和战前奥地利的领土。法国吞并了德国南部的大部分领土,其中包含整个巴伐利亚州,这使得法国的邻国变成了“Czechia”(捷克)。比利时似乎利用战后的冲突兼并了卢森堡和荷兰南部部分领土,以及与其接壤的呈条状的德国领土。荷兰成为了最大的赢家,领土比战前扩大的数倍,兼并了德国北部的大部分土地,获得了不莱梅和汉堡这样的海港,还获得了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丹麦的领土向南扩展了一点,兼并了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的大部分。3一个没有德国的欧洲意大利的歌曲回荡在多瑙河之滨,荷兰的土地足够广阔不必再去填海造陆,波兰成为法国的邻国……想象一个没有德国的欧洲吧,一如这张地图。

德国历史地图(奇异地图德国必须灭亡)(12)

在20世纪前5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德国都被世界其他国家视为一个横在欧洲中心的流氓国家,它那不可救药的好战脾性已经成为一个大问题,因此德国不仅应该被打败,还应该被以某种方法消灭。一些极端分子不可避免地呼吁将德国从地图上抹去,没错,就是字面意义上的“从地图上抹去”。虽然这一计划曾真实存在,虽然二战较之其他现代冲突要更具末日之战式的狂热,但简单地将德国抹去这种事从来没有被哪个领导人认真考虑过。之前我们讲到的考夫曼计划不过是一个孤独的小册子制作者的作品,是为纳粹服务的,而非盟军的计划。

德国历史地图(奇异地图德国必须灭亡)(13)

↑摩根索计划将德国分为北德、南德和国际共管区三个部分摩根索计划(The Morgenthau Plan)在一定程度上近似于本文第二部分中提到的那个纳粹宣传,但这个计划也从未想过要完全消灭德国——仅仅是肢解和分裂德国,同时使其经济中立化从而再也无力发动战争而已。摩根索计划影响的显现是在战后,德国最终因为意识形态的对立分裂成了两个国家,而欧洲也为之撕裂。

德国历史地图(奇异地图德国必须灭亡)(14)

↑战后德国的领土处置与分区占领建立一个“中立”的德国、限制的德国的权利——这些问题已经被扫入了历史的垃圾堆。当1989年柏林墙倒塌,之后西德以压倒性的优势再次统一德国的时候,一些来自旧日的焦虑便又出现了。很多人对德国的统一表示失望,“我是如此喜欢德国以至于我更愿意让它分成两部分”,法国作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如是说,讽刺的是,而这曾是许多欧洲政治家心声。

德国历史地图(奇异地图德国必须灭亡)(15)

↑两个德国那么这个没有德国的欧洲地图看起来像什么?首先,它不像考夫曼地图,而且我们不知道它是基于现实还是虚构。这张地图看上去与其说是占领不如说是同化:德语的地名都被改成了征服国的语言。

德国历史地图(奇异地图德国必须灭亡)(16)

丹麦的领土不再局限于日德兰半岛而是直抵汉堡。波兰的西部边界恰好和原东德的边界重合,东德的城市如德累斯顿(Dresden)被重命名为Drezno,莱比锡(Leipzig)变成了Lipsk,柏林(Berlin)变成了Berolinsk等等。捷克共和国的领土扩展到北巴伐利亚,包括Nuremhora(纽伦堡/Nürnberg)奥地利的地名已经完全意大利语化了,比如萨尔茨堡(Salzburg)被改作Salcastello,而且其领土扩展到南巴伐利亚,包括Monaco di Baviera(慕尼黑)

德国历史地图(奇异地图德国必须灭亡)(17)

法国的领土越过莱茵河直抵卡塞尔(Kassel/Cassel),而且很多城市的名称都法语化了,比如亚琛(Aachen)变成了Aix-la-Chapelle、美因茨(Mainz)变成了Mayence、卡尔斯鲁厄(Karlsruhe)变成了Charlesrepos。荷兰的领土直抵汉堡,而且与波兰接壤,其领土中包括了科隆(Köln→Keulen)、杜塞尔多夫(Düsseldorf→Dusseldorp)和威廉港(Wilhelmshaven→Willemspoort)

一些德语地名转译采用的译法已经在现实中被广泛接受,比如荷兰语的Keulen、丹麦语的Hamborg、法语的Mayence。另一些则是制图者自创的,如以Eeten代替Essen,可能是因为这两个词在荷兰语和德语中都是“吃”的意思,其实这座城市的名字来源于“(法兰克)东部”或“当地出产的白蜡树”……

原文刊于微信号「杂钞与拾零」(zatsushuu),江湖遠人编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