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莹丹江明珠(丹江明珠荆紫关)
丹江明珠荆紫关
王大莹
古码头,古建筑,古街道,一切古色古香,仿佛回到历史源头。
古雕刻,古壁画,古彩绘,一切形象逼真,好像历史将在这儿永驻。
明清古街
然而,丹江的粼粼波光,引丹灌渠翻卷的浪花,河滩采桑插秧的红男绿女,又洋溢着欢快的时代气息。
丹江暮色
近看,丹江从古镇荆紫关脚下蜿蜒而下;远眺,古镇荆紫关好似漂浮在丹江之上。可以说,没有丹江,
丹江秋水
据我国最早的地理书籍《禹贡》记载,战国时期,丹江已通航。至秦汉,荆紫关出现了第一个码头。
那时的荆紫关还没有形成集镇,而是一个村落,叫“草桥关”。缘因丹江上有座木头桥,上铺杂草,加之该地又是险关隘口,便取名“草桥关”。到了明清时期,草桥关一带满山荆条丛生,紫色荆花飘香,煞是好看,加之草桥已被洪水冲毁,草桥关遂更名为荆紫关。
丹江冬雪
唐朝中叶,京都长安鼎盛繁华。南方许多物资要通过丹江源源不断地运往长安。此时的荆紫关已发展到三个码头。随着贸易繁荣,逐渐形成集镇。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元稹等曾路过这里,吟诗抒怀。“共到庄前竹园下,殷勤为绕故山流。”便是元稹西渡丹江时寄托的无限情愫,也道出了荆紫关当时的自然风光和物阜民丰。
明清古街之山陕会馆
多灾多难的宋代,导致丹江航运萧条,古镇冷落。但丹江不甘寂寞,它将一切灾难湮没河底,又重新托起点点白帆。
明清时代,丹江航运再度繁盛。《旧志》中记载当时荆紫关是“唐衢数里,巨室千家,码头上百艇接樯,千蹄接踵,熙熙攘攘,异常繁华”。一时间,荆紫关码头成为方圆百里之内的货物集散地,南北各地商贾云集于此,在古街道旁盖满古色古香、雕梁画栋的房舍楼阁,街长达5里之远。曾在这里形成了三大公司、八大帮会、十三家骡马店和二十四家商行,商业空前繁荣。清代诗人徐光第有诗云:“朝发荆紫关,暮抵淅川城。记里百二十,称快不绝声。舟子笑而言,公毋喜且惊。冬寒洲渚涸,一线余深情。”
明清古街之平浪宫
解放后,丹江水路运输逐渐被陆路运输取代。丹江上游河道基本淤塞,河流日趋减少,航运也随之冷落。船舶只能在丹江口水库航行,昔日繁华的水旱码头变得冷清荒凉。但荆紫关古建筑迄今犹存,清初船工为祈祷神明保平安而建的平浪宫,为纪念大禹而建的禹王宫,另有万寿宫、马饮桥、清石桥、山陕会馆等千姿百态,各呈异彩。七百余间店铺林立,来此观光的莘莘游客络绎不绝。
明清古街之禹王宫
丹江,像伟大的母亲,虽历经千千万万个春秋,那宽广的胸怀,依然散发着温馨,孕育着丹江流域的文明史,也赋予了这里人们的勤劳与智慧。
近年来,荆紫关兴建了丹江大桥,结束了“银河茫茫一片舟,年年月月靠摆渡”的历史。修建了长达10公里的灌渠,使近万亩耕地得到灌溉。兴建了武当山水电站、淇河电站,发电量达1400千瓦时,解决了山乡生产、生活用电。每逢仲夏,那4000亩水稻和2700亩桑林,绿浪滚滚,溢香滴翠。
明清古街
漫步古街道,昔日繁盛景象依稀可见。店铺栉次鳞比,商品琳琅满目。竹木、肉食、服装等八大专业市场红红火火,成为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区繁华的商业区,日贸易额可观。其中,这里的竹席最受青睐。“街东到街西,家家编竹席。”竹席的用料极其考究,破、刮、揭、泡、撕、磨等道道工序精细,铺起来舒适凉爽。镇医院70多岁的刘医师家中一条席子,相传5代,仍光亮如镜,滴水不漏。自清光绪年间迄今,豫鄂陕等省客商竞相订购。
法海寺之帘卷飞瀑
丹江,你功德无量,把荆紫关装扮得富丽堂皇;在今后的岁月里,这颗丹江明珠将更加璀璨辉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