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秒无痛死亡瑞士批准通过(30秒无痛死亡瑞士批准通过)
据俄罗斯电视台12月6日报道,一款特殊的自杀舱不久前通过了瑞士法律的审查,预计将在2022年于瑞士上市。据悉,这个叫做“Sarco”的产品能帮助人们在30秒内无痛死去,是所有希望安乐死的人的福音,是缓和医疗中的代表科技,那么这个听起来有点“耸人听闻”的新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中国的医院里,你时常能够听到这样一句话,“医生,求求你,一定要救救他”,这句话看似透露出了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对被诊治者的关心,可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好用。比如说有些患者明明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连医生都明确指出已经救不活了,患者家属却非要去救,这种无效治疗,不仅白白浪费钱,而且还很容易在患者身边的最后时刻给他们带来创伤性治疗,让他们在去世的时候倍感痛苦。
据悉,每个中国人一生中75%的医疗费用,都花在了生命即将结束的“无效治疗”上,或许正因如此,在《死亡质量指数》排行榜上,中国才会仅仅屈居于第71位,名列倒数。
所谓的死亡质量,其实指的就是患者的一生中最后的生活质量,患者去世前倘若不受病痛折磨、轻松愉快,那么死亡质量就高;患者死亡前夕倘若病痛缠身、最终于痛苦哀嚎中死去,那么死亡质量就低。而中国就是典型的死亡质量不高的国家。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中国人大多不信鬼神、意志坚决,哪怕是在死亡这件事情上也要去“争一争”,然而在国外许多国家情况其实并非如此,比如说德国和瑞士等,国家就允许“协助自杀”,提供安乐死服务。
另外,虽然名字叫做安乐死,但许多安乐死方式却并不“安乐”,较为传统的方式是使用液态麻醉让人陷入深度昏迷,但这个过程往往需要2~5分钟,这死亡之前的时间所带来的心理恐慌本身就是一种折磨,至于一些通过窒息的方式来协助死亡就更为痛苦了,这很明显与安乐死的初衷相违背。
为了找到一个更好的“安乐死”的方式,澳大利亚安乐死活动专家菲利普·尼茨克与荷兰设计师亚历山大·班尼克,共同研究出了“Sarco”自杀舱。这里边设置有一个按钮,患者躺进去之后,只要按一下按钮,舱内就会迅速充满氮气,氧气含量会从21%被迅速降低到1%,由于氨气浓度很高,所以人们30秒内就会陷入到昏迷直至死亡,在这个过程中非但不会感觉到窒息的痛苦,反而还会感觉微微的兴奋,唯一的不适就是会有些许的迷失方向感。
除此之外,胶囊型的自杀舱是可以随意移动的,也就是说患者可以任意选择一个地方离开,草原、高原、峡谷或者丛林都可以,死亡之后自杀舱还可以当棺材使用,方便处理尸体。仅剩的问题就是目前自杀舱的价格还是比较昂贵的,需要2.5~5万人民币,不过由于设计者早年就在宣传片里宣传这个技术成果免费,未来这东西会大批量投入生产,价格肯定会降低,所以价格问题也无需忧虑。
当然,还有很多国家都是不支持安乐死的,毕竟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可以看作“不珍惜生命”,而且普通人想买自杀舱可没有那么容易,作为我们前面提到的“缓和治疗”的一种,自杀舱可不是给普通人拿来自杀的。
这里普及一下,所谓的缓和治疗,指的是一个人身患绝症,没有办法再通过医学或任何手段来进行治疗,这时候才可以采用一些减缓病痛的手段,来帮助病人走完最后一程。所以因为一些事情想不开,亦或者是患有抑郁的朋友,是没办法通过这种手段自杀的,从这里来看自杀舱设计的还算不错。
当一个人被病痛折磨的没有办法的时候,与其去选择跳楼、跳海、上吊、烧炭,还不如选择自杀舱来的痛快而有尊严,每年全球进行安乐死的人也不在少数,仅瑞士这一个国家在2020年选择安乐死项目的便超过1300人。由此可见,自杀舱的应用市场还是相当广阔的,也的确是个有用的发明。
我们必须承认,死亡只不过是人类生命中的一个正常过程,在无法延后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对那些即将死去的人们抱以尊重,提供给他们解除痛苦和不适的方法,让他们愉悦的走完最后一程,当然,这只是站在旁观者角度,一个较为理性的说法,倘若真的到了我们面临抉择的时候,恐怕国人大概率都不会选择这个东西,因此了解即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