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治那么懦弱(沉迷于武媚娘美色的李治)

点击右上方关注"千年回响",更多精彩历史故事!

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爱情故事广为人知,各种电视剧的演绎,让大家都觉得李治是一个为爱痴情、怕老婆的懦弱皇帝。

其实恰恰相反,武则天和李治之间,真正的掌控者是李治。

李治与武则天的爱情里有太多的政治因素,并不是简单的两情相悦。

为什么李治那么懦弱(沉迷于武媚娘美色的李治)(1)

真实的李治,野心勃勃,政治手腕高超,否则他怎么能从太宗朝激烈的太子争夺战中最终胜出。

他是一个腹黑、假慈悲、擅长伪装的政治高手。唐太宗选择他做太子,原本以为他为人宽仁,会保护好兄弟姐妹。哪知他登基才4年,就对兄弟姐妹们举起了屠刀。

老实孩子李治

唐高宗李治是一个小透明,处在唐太宗、唐玄宗两位著名盛世创造者之间,如果不是因为老婆武则天的缘故,估计都不会有人记得他。

这种低调作风源自李治从小的处境。

小名稚奴的他,单就个人能力而言,远比不上他的诸位哥哥。无论是太子李承乾,还是魏王李泰,以及吴王李恪都是能力一流,而李治的评价就两个字“仁孝”。

在兄弟中才能平庸的他,养成了行事小心谨慎的习惯,察言观色能力一流,在外人看来就显得有点懦弱。

最终因为他一贯的仁孝,得到唐太宗认可,成为了太子。

人生初见

太宗病重,孝顺的太子李治自然时刻伺候,而武媚娘当时为才人,负责太宗起居服侍,朝夕相处间,两人初识。野史传说,这时二人勾搭成奸。

这么老实孝顺的李治,仅仅因为武媚娘的美貌就能在父亲病榻旁与“小妈”胡来?

仁孝的李治看上去老实,但不是真傻。

作为大唐的太子,美人有的是,单纯为了美色,他何必冒着性命之忧和武媚娘调情。

对李治来说,老皇帝病重,他最为紧张,关键时刻一招不慎,可能就前功尽弃,必须时刻关注李世民的想法和动态。而李治不可能一刻不离地守在太宗身边,那就只能选择一个人来帮他盯着。

而武媚娘这边,她没有为李世民生个一儿半女。太宗驾崩,她最好的结果就是在皇家寺庙青灯木鱼终老。这对于野心勃勃的武媚娘肯定无法接受。

为什么李治那么懦弱(沉迷于武媚娘美色的李治)(2)

对当时的武媚娘,能抓住的希望就是朝夕相处的李治,时年21岁,未来帝国的皇帝。

武则天当时25岁,正是女人最好的年华。“清雅不俗、媚而不妖”的武媚娘主动向李治抛去了媚眼,对上需要在宫中寻找同盟的李治,两人自然有了默契。

宫廷斗争

太宗驾崩,李治顺利继位,而武媚娘还是被送入了皇家寺庙感业寺。

登基的李治忙于朝政,在后宫则宠信萧淑妃,而李治的皇后王氏则备受冷落。王皇后对萧淑妃自然非常怨恨。

至于武媚娘,李治好像已经忘却了。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一年,按照惯例,李治需要到感业寺去祭奠逝去的父皇。

于是,武媚娘与李治在感业寺重逢,李治才想起媚娘的好。

发现二人端倪之后的王皇后,顿时有了引武媚娘入宫对付萧淑妃的念头。

王皇后觉得,武媚娘出身中下门第,在宫中和朝廷上都无外援,只能依靠王皇后,容易掌控,哪知她却看走了眼。

有王皇后的支持,武媚娘顺利入宫。

武媚娘的性格沉稳,该隐忍时会低头,心思缜密而富有谋略,温柔又充满自信,这个大四岁的姐姐,对自小丧母缺乏母爱的李治有致命的吸引力。

为什么李治那么懦弱(沉迷于武媚娘美色的李治)(3)

很快武媚娘就得到李治的宠爱,升为昭仪,王皇后和萧淑妃都被李治冷遇。

朝堂斗争

长孙无忌,玄武门之变最大功臣,官拜尚书右仆射,司空,封赵国公,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首位,可谓位极人臣。

长孙无忌力推李治当上太子,唐太宗病危时,将太子李治托孤给长孙无忌和褚遂良。

李治登基后,为报答舅舅的恩德,拜他为太尉,将军国大事全部委托给他处理。

执掌大权时间长了,长孙无忌逐渐变得专横。特别是,他成了关陇集团和世家大族力量的代言人,排斥寒门子弟,这让他渐渐站在了皇帝的对立面。

永徽三年(652年)七月,王皇后的舅舅柳奭因为王皇后一直没有子嗣,便策划将李治长子李忠立为太子,希望李忠继位后能感激王皇后的拥立之恩。于是,柳奭联合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关陇集团势力联合拥立李忠为太子。

关陇集团,一个孕育了三个强大王朝的怪物,是如何横空出世的

这个举动惊醒了李治,让他对长孙无忌集团、王皇后有了警惕。

为什么李治那么懦弱(沉迷于武媚娘美色的李治)(4)

出身高门望族的长孙无忌一向与门第不高的宰相房玄龄不对付。

房玄龄死后,他那不省心的儿媳高阳公主总是诬告老公房遗爱的哥哥房遗直,房遗直为了自保,反告房遗爱、薛万彻和柴令武三位驸马图谋不轨。

腹黑的李治把房家的案件交给了房家的对头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趁机公报私仇,制造唐初惊天大案。

公元653年,长孙无忌以“谋反”的罪名,将房遗爱、薛万彻和柴令武三位驸马处斩,荆王李元景、吴王李恪以及高阳公主和巴陵公主被赐自尽,房遗直除名为庶人。江夏王李道宗由于素来同长孙无忌不和,长孙无忌借机将他也牵连进去,流放岭南。李恪临死前大骂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

在李治的默许下,几个不得志的驸马酒后的胡言乱语,办成了惊天谋反大案,

腹黑男李治,利用长孙无忌把对皇权有潜在威胁的荆王李元景、吴王李恪和高阳公主等人一网打尽。

登基才4年的“仁孝”的李治,就对李氏宗亲举起了屠刀。

利用这个案件,李治还让自己的亲信李勣和苏定方彻底掌控了兵权。

名为废后,实则夺权

长孙无忌炮制大案,把朝堂上的对手一扫而空,人越发飘了,对李治也不是那么尊重,处处摆出长辈姿态。

李治生出打击长孙无忌集团的念头,又担心贸然出手激怒了长孙无忌有风险。

经过深思熟虑,政治高手李治决定选择废后进行反击。

废后毕竟是皇帝家务事,而且废掉王皇后可以斩断长孙无忌在后宫里的触手。废后的理由也很简单,喜欢武媚娘,这样可以麻痹长孙无忌,觉得李治不成熟,小儿女心态。

于是李治提出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媚娘为后。并亲自前往长孙无忌府上寻求支持,但是长孙无忌坚决反对,褚遂良等其他重臣们也是坚决反对。

为什么李治那么懦弱(沉迷于武媚娘美色的李治)(5)

李治最终得到军方大佬李勣的支持,废掉王氏,武媚娘终于成为了大唐皇后。

废王立武事件,沉重打击了长孙无忌集团的权势,标志着李治可以独立做出决定。

李治大力提拔和重用支持废王立武的许敬宗、李义府等人。他们成为未来打击长孙无忌集团,增加李治皇权的工具。

李治大权独揽

当上皇后的武媚娘,继续履行着唐高宗赋予她的使命——打击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因此,以长孙无忌集团不断受到以武后为首的新兴官僚集团的诬告诽谤、陷害残杀。

公元659年,武媚娘当上皇后4年后,亲信许敬宗等人按照她的授意,诬告长孙无忌“谋反”。

唐高宗此时已决意除掉长孙无忌,都没有听一听舅舅的辩解,便将其罢官削爵、流放黔州,他的儿子们也都被罢官除名、流放岭南。同年7月,长孙无忌在黔州被逼自杀。

长孙无忌,开国元勋、李治的亲舅舅,在拥立李治上台的过程中居功甚伟,其实并没有一点反心,一个刀笔吏就让他束手就擒,就是因为李治要揽权而被家破人亡,实在是令人唏嘘。

表面懦弱实则心狠手辣的李治,终于大权独揽,真正君临天下。

大权独揽后的李治倒也励精图治,唐太宗三次出征没有打下的高句丽,在他手上灭国,高句丽故土变成大唐安东都护府。

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大唐疆域达到巅峰,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直接统治的总面积达1237万平方公里。

从地图看大唐疆域巨变,200年雄图霸业,征服众多强国

李治统治期间,百姓安居乐业,兴科举,修《永徽律》,人口大幅度增长。

史称“永徽之治”。

为什么李治那么懦弱(沉迷于武媚娘美色的李治)(6)

后来,李治因为风疾不断发作,无法处理朝政,武后正式成为李治的代理,开始总揽朝政。虽然名义上武则天主政,但是朝堂上更多的是裴行俭等一类的“反武派”。武则天的亲信许敬宗、李义府等人,都被李治斩杀。

武则天只能掌握李治想让她掌握的权力,始终只是李治夺权、统治天下的工具。

李治从来都是在幕后,风头别人出,果实自己拿!不愧为帝王中的顶级腹黑男!

喜欢就转发和点赞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