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经历(鲁迅傅雷陈景润)

傅雷经历(鲁迅傅雷陈景润)(1)

新学期来啦!近日,全国各地中小学、幼儿园和高校陆续开学。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对父母而言,教育子女的过程无异于“唤醒他们的灵魂”。在开学之时,如何为子女上好“开学第一课”,或许每一名家长都应该回望与反思。

傅雷经历(鲁迅傅雷陈景润)(2)

●曾国藩: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望有成

曾国藩为了防止家中子孙沾染不良品性,反复教育孩子戒除骄奢,提倡勤俭。在给次子曾纪鸿的信中,曾国藩提到:“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望有成。”曾国藩受封侯爵时,纪鸿正赴长沙考试,他特意写信告诫儿子:“尔在外以谦谨二字为主,世家子弟,门第过盛,万目所属……场前不可与州县往来,不可送条子,进身自始,务知自重。”

他曾再三叮嘱子孙:“我不愿儿孙为将领,也不愿儿孙为大官,只希望成为饱读诗书、明白道理的君子。能做到勤劳节俭,自我约束,吃苦耐劳,能屈能伸的,就是有德有才的人。”因此,自曾国藩兄弟之后,曾家几乎再没出领兵打仗的将领。他们绝大数留学英、美等国的名牌大学,学贯中西,成就卓著,成为教育界、科技界、艺术界的名家大师,饮誉五洲四海,为国家的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傅雷经历(鲁迅傅雷陈景润)(3)

●鲁迅:孩子是可以敬服的

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鲁迅热爱孩子,认为孩子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将来是子孙的时代”。早在1919年10月,他就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指出:“倘若现在父母并没有将什么精神上体质上的缺点交给子女,又不遇意外的事,子女便当然健康,总算已经达到了继续生命的目的。但父母的责任还没有完,因为生命虽然继续了,却是停顿不得,所以还须教这新生命去发展。凡动物较高等的,对于幼雏,除了养育保护以外,往往还教他们生存上必需的本领。例如飞禽便教飞翔,鸷兽便教搏击。人类更高几等,便也有愿意子孙更进一层的天性。这也是爱。”

鲁迅注重指导孩子。他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鲁迅注意培养儿子周海婴的求知欲和想像力。他常常给海婴讲故事,讲狗熊如何生活,萝卜如何长大等等。他记得自己读私塾时,曾问先生什么叫“怪哉”,先生的回答是“不知道!”他绝不愿意海婴也遭受这种不能问和不敢问的冷遇,他总是启发海婴提问。海婴稍大,开始用童心探索世上的奥秘时,就用一串串的问题去打扰父亲了。海婴的问题尽管是幼稚荒唐的,可有的问题却大胆地触及了世界的本源。对这一切,鲁迅总是含笑地倾听着,耐心地解释着,尽量不使海婴失望。

傅雷经历(鲁迅傅雷陈景润)(4)

●傅雷: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

翻译家傅雷对教育子女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在孩提时期,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并进行正确引导。

傅雷在给周宗荷的信中写道:“天生吾人,才之大小不一,方向各殊;长于理工者未必长于文史,反之亦然;选择不当,遗憾一生。爱好文艺者未必真有文艺之能力,从事文艺者又未必真有对文艺之热爱;故真正成功之艺术家,往往较他种学者为尤少。凡此种种,皆宜平心静气,长期反省,终期用吾所长,舍吾所短。若蔽于热情,以为既然热爱,必然成功,即难免误入歧途。”基于这样的想法,当傅聪还在三四岁时,傅雷就在他稚嫩的心灵活动中寻找他天赋的闪光点。

傅雷经历(鲁迅傅雷陈景润)(5)

●陈景润:孩子有个性才能成才

陈景润不仅是数学奇才,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独特的见解。

儿子名叫陈由伟。“陈由伟”这个名字是陈景润起的。陈由是他与夫人各自的姓,伟则希望其对人类有伟大贡献的意思。陈景润对独生儿子的培养方法是:民主对待儿子。家庭民主,父子民主, 母子民主,使孩子能自由自在成长,使他的思维方法更具有个性。陈景润认为,孩子有个性才能成才,文艺家、政治家、科学家都靠个性的发展才获得成功。陈景润希望儿子将来也当科学家。陈由伟天生聪明,每当他拿玩具,便好奇地把玩具解剖──拆开看个明白。一个玩具几十元,当母亲的便拉下脸来严肃批评儿子。这时,陈景润总是乐呵呵地站在儿子一边说:“孩子有好奇心是件好事。他能拆开玩具证明他有求知欲望,能研究问题。当父母的要支持他才对。”儿子上小学后,常常向陈景润谈自己的事,学习、劳动或与同学的往来。 陈景润认真听着,然后为孩子当参谋,或表扬或批评纠正。很快,他就获得了孩子的信任,和儿子成了朋友。  

陈景润认为,教育培养孩子,要因人而异,不同环境、不同性格,教育的方式方法也要不同。这正是这位举世闻名的数学家的过人之处。

傅雷经历(鲁迅傅雷陈景润)(6)

●马云:让孩子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一般开学第一课给孩子上,我认为我们应该给家长上。因为在中国,孩子18岁之前,决定孩子命运、决定孩子学习的是家长。”这是日前马云在阿里子弟学校——云谷学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马云认为,在家里管教育,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工作,因为陪伴孩子的成长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如果觉得管孩子很累很烦,一定是你做错了。”

在云谷有一句话叫“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马云说,孩子们起得比我们早,还比我们用功。所以,如果家长要求孩子们好好学习,必须提升自己。

在马云看来,家长们并不需要担心孩子们能不能考上大学,因为“出生率下降,大学在上升,未来大学会招不到学生。”所以,回归学校教育的使命,不是追求最后的成功,而是让孩子们成为最好的自己,为未来的成功打好基础。“对未来有期待,对事物永远有好奇心,懂得学习,会独特的思考,不害怕挫折,这是云谷可以教给孩子们的能力。”

马云说,孩子一定要“两康”:思想健康,身体健康。面对挫折、失败时,积极乐观不抱怨。同时,需要培养孩子们的“三观”:全球观、全局观和未来观。“懂得用全球思维,足够了解、尊重和欣赏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同时融入其中;懂得如何配合全局观,站在未来去思考问题。”

傅雷经历(鲁迅傅雷陈景润)(7)

●奥巴马:永远不要放弃自己

“只有意识到教育是自己的责任,并在学习的道路上坚持、努力,才能实现自我,获得成功。”这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2009年开学前夕给全美高中生上的“开学第一课”。

他在这篇题为《我的教育,我的未来》中说:“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为自己的教育定下一个目标,并在之后尽自己所能去实现它。不管你决定做什么,我都希望你能坚持到底,希望你能真的下定决心。因为成功是件难事。你不可能对要读的每门课程都兴趣盎然,不可能和每位老师都相处顺利。而且,并不是每件事,你都能在头一次尝试时获得成功。你要记住,哪怕你表现不好,哪怕你失去信心,哪怕你觉得身边的人都已经放弃了你——永远不要放弃自己。”

而对于自己的子女,奥巴马面临的一个最大挑战是,如何让女儿尽享童年时光的同时避免被宠坏,明确并且始终如一的规矩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帮助他们区分对错。他说:“即使我们拥有最敬业的教师,最尽力的家长和全世界最好的学校——如果你们大家不履行你们的责任,不到校上课,不专心听讲,不听家长、祖父祖母和其他大人的话,不付出取得成功所必须的勤奋努力,那么这一切都毫无用处,都无关紧要。你们每个人对自己的教育都应尽到责任。”

傅雷经历(鲁迅傅雷陈景润)(8)

●巴菲特:让孩子走自己的生活道路

“股神”巴菲特的儿子彼得一直记得父亲的一句话:“生下来嘴里就含着一把银勺的人最后可能变成背上扎着银匕首的人,因为这样的人容易产生权利感并且少有个人成就。”彼得认为,父母传给他的唯一“真正的东西”就是“走自己的生活道路”。

巴菲特也曾公开谈及家教理念:“父母唯一应为孩子做的就是找到孩子的热情所在,并鼓励全力以赴地去追求,并发挥得淋漓尽致。找出热情所在是一个辛苦又玄奥的过程,需要很大的自由空间,父母若施加压力只会适得其反。父母只要告诉孩子做选择时不要考量地位或收入,要问心中的真诚和共鸣。”(读者报客户端整理)

傅雷经历(鲁迅傅雷陈景润)(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