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琰之死(智不存身论崔琰之死)
崔林与陈群共论冀州人士,称崔琰为首。陈群以“智不存身”贬之。
崔琰是河北名士,先后出仕袁绍与曹操,历来被视作贤臣的代表。
实际通过对崔琰履历的梳理,不难看出,其记载多为溢美之词,大抵出自著史者的阶级立场。
无论是陈寿还是裴松之,都出身大官僚大地主家庭,属于门阀士族之列。他们对于“同呼吸、共命运”的崔琰,自然是好话连篇。
就崔琰本人的实际行为来看,基本是一副“不接地气儿”的名士派头,甚至语多虚妄,结党营私,读之令人生厌。
崔琰被诛后,另一位门阀代表陈群,曾讥笑其“智不存身”,即“因愚蠢而丢掉性命”。虽然陈群的讥讽,有党同伐异的因素,但却在不经意间道破玄机。
注:陈群属颍川系统,崔琰属河北系统。
因为崔琰确实是个“智不存身”之徒。其下狱诛死,可谓咎由自取。
本文共 5200 字,阅读需 10 分钟
崔琰为何被称作“名士风流”崔琰在官修史中的评价极高,乍看之下是位难得的名士。实际就其行为来看,属于言过其实的“假道学”。
(崔琰)鉴识笃义。--《魏书 崔琰传》
(崔)琰清忠高亮,雅识经远,推方直道,正色于朝。--《先贤行状》
《魏志》沿袭自《魏书》,作者王沈与陈寿都仕宦魏晋。崔琰的堂弟崔林,彼时在曹魏官至司空,位居三公。崔琰的子孙亦仕宦西晋,其曾孙崔毖还做过一任平州刺史。
(崔林)遂为司空,封安阳亭侯,邑六百户。三公封列侯,自林始也。--《魏书 崔林传》
鲜卑慕容廆袭辽东,东夷校尉、平州刺史崔毖奔高句骊。--《晋书 元帝纪》
更重要的是,清河崔氏是河北巨族,在五胡乱华的数百年间屹立不倒,家族势力一直延续到隋唐时代。
彼时北国五大高门是崔、卢、李、郑、王。即清河崔、范阳卢、赵郡李、荥阳郑、太原王。可见崔琰家族势力之大。
因此,习惯于捧臭脚的文人墨客,也便很自然地将崔琰美化为一个“志存高远、儒雅风流”的名士。
崔琰清忠高亮,雅识经远
其实《崔琰传》本传的记载,便狠狠扇了这群史官的脸。抑或是陈寿有意为之。
崔琰早年是个“好击剑”的尚武之徒,与鲁肃、袁术等人颇为相似。二十三岁被提拔为正卒(一种低级民爵),才开始学习读书认字儿。
(崔琰)好击剑,尚武事。年二十三,乡移为正(即正卒),始感激,读论语、韩诗。--《魏书 崔琰传》
如果按当时的标准,刘备作为破落宗室,十五岁便游学于卢植,正式脱盲;崔琰二十三岁还在舞刀弄棒,大字不识。
如果按现在的标准,二十三岁是大学毕业的年纪,而彼时的崔琰还没有进入小学。
《魏志》是如何评价崔琰的呢?是“少朴讷”,就是说蒙昧无知、笨嘴笨舌。
(琰)少朴讷。--《魏书 崔琰传》
崔琰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呢?他说自己“性顽口讷,至二十九,初阅书传”。即个性顽劣、嘴巴又笨,二十九岁才识字脱盲。
琰性顽口讷,至二十九,初阅书传。--崔琰《述初赋》
此处的自述有误,因为二十九岁的崔琰,已经拜入郑玄门下受学。
至(琰)年二十九,乃结公孙方等,就郑玄受学。--《魏书 崔琰传》
郑玄和邴原,是中原名儒,二人传道授业,被称作“邴郑之学”。
郑玄通晓“古今学”,是当时北方第一流的学术明星。
所谓古今学,就是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古文经学重视文字训诂与考释;今文经学更倾向于谶纬,即神怪预言之说。后来今文经逐渐式微、被古文经取代。
类似崔琰这样一个“性顽口讷”,二十三岁还没脱盲的贵族少爷,他在年近三十的时候,能有机会拜入当世大儒门下——毫无疑问,其优越的家庭背景,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就和今天的贵游子弟靠“推荐信”就读名牌大学是一个道理。
彼时青徐黄巾寇暴州郡,郑玄与门徒们饿得吃不上饭,原地散伙。另一位大儒邴原,甚至渡海逃到了辽东避难。
徐州黄巾贼攻破北海,(郑)玄与门人到不其山避难。时谷籴县乏,玄罢谢诸生。--《魏书 崔琰传》
黄巾起,(邴)原将家属入海,住郁洲山中。时孔融为北海相,举原有道。(邴)原以黄巾方盛,遂至辽东。--《魏书 邴原传》
此时崔琰做了什么呢?他跑到了扬州淮南寿春县(扬州刺史治)过上了神仙般的快活日子,每日“琴书自娱”。
(崔琰)东下寿春,南望江、湖。自去家四年乃归,以琴书自娱。--《魏书 崔琰传》
崔琰给袁绍的建议在袁绍提领冀州之后(191),大肆笼络名士,作为清河门阀代表的崔琰,自然也在征召之列。
崔琰到了袁绍幕府,大放厥词,胡说什么“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是美好的人间”。
彼时崔琰满口胡话,说什么“如今尸骸满路,民未见德,因此需要把路边的死尸埋起来,以示宽仁”。
(崔琰谏曰)今道路暴骨,民未见德,宜敕郡县掩骼埋胔,示憯怛之爱,追文王之仁。--《魏书 崔琰传》
至于如何提高百姓的待遇、如何富国强兵,崔琰则只字不提。
这是什么行为?这就是标准的自欺欺人。
崔琰谏袁绍“追文王之仁”
袁绍在冀州的统治腐败透顶,对豪强大族放纵无比,对小民百姓吸髓敲骨。许攸、审配、袁谭等人的“横暴”记载,便充分证明了这点。
(袁)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魏书 武帝纪》
袁氏之治也,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衒鬻家财,不足应命。审配宗族,至乃藏匿罪人,为逋逃主。--《魏武策令》
(袁谭在青州)放兵捕索(百姓),如猎鸟兽。邑有万户者,著籍不盈数百,收赋纳税,参分不入一。--《九州春秋》
袁绍的“宽仁爱士”针对的是河北豪族,剥削的却是河北百姓。
崔琰提出的措施,所谓“掩埋尸骨”,不过是些不急之务,说穿了就是粉饰太平的门面话。
崔琰难道不知道需要限制豪强吗?他当然知道,但他自己就是河北的大地主、大官僚,他虽然“性朴讷”,但哪会自己找自己的麻烦呢!
冀州老百姓要是过上好日子,崔琰就得喝西北风去了。
崔琰给曹操的建议建安七年(202),冀州的旧主子袁绍病死了。两年之后(204),冀州迎来了它的新主子曹操。
曹操进了邺县,十分兴奋,摩拳擦掌地表示:冀州占地广大,人户众多,可以补充“三十万之众”。
(曹操)谓(崔)琰曰:“昨案户籍,(冀州)可得三十万众,故为大州也。”--《魏书 崔琰传》
崔琰此时却板起面孔,摆出一副“得道真君”的模样,称“未闻仁声,而校计甲兵”。乍看之下似乎是在为民请命。
(崔琰曰)“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甲兵,唯此为先,斯岂鄙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魏书 崔琰传》
未闻仁声,而校计甲兵
但是请读者朋友注意,按《续汉志》所载,冀州在东汉永和五年(149)原有户九十万,口四百一十万。到了建安九年(204),冀州居然只剩下三十万户。
冀州领郡国九,共户九十万八千有五,口四百一万三千三十三,此永和五年户口数也。--《续汉志》
换言之,半个世纪过去,冀州人口还剩下原有基数的三分之一。
东汉政治腐败,民乱迭起,自然不能把人口锐减的责任一股脑扣在袁绍与曹操头上。虽然这二位大军阀也确实难辞其咎。
在这种人命贱如草芥的时代,崔琰又是“游学郑玄”,又是“琴书自娱”,继续过他的快活日子,完全没被乱世所影响。至于其宗族的巨额财富究竟来自何方,也不言自明。
这样一个大喝民血的腐朽门阀,不知剥削了冀州百姓多少年,此时却在曹操面前跳出来大唱反调,摆出一副“为民请命”的派头,委实可笑。
其实崔琰那番政治表演,本质是在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土地、钱粮、庄客、部曲),是“地方门阀”与“中央集权”的利益争夺,根本无关乎百姓。
实际对冀州百姓来说,崔琰为代表的地头蛇,比曹操更加可恶。曹操进了冀州,还知道轻徭薄赋,收揽人心。
其收(冀州民户)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魏武策令》
曹操口中的“抑制强民”,说的就是崔琰为代表的豪族奸吏。
(冀州)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魏武策令》
结党营私崔琰被杀的导火索,是讥笑曹操“篡汉自立”。此处不是本文的重点,不再展开。但崔琰被干掉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结党营私。
这里先简单谈一谈曹魏政权的内部派系。
曹操麾下的诸多政治派系,基本是以地域出身为划分:
以宗室、外戚和老乡为代表的“谯沛系”。
以程昱、万潜、满宠为代表的“兖州系”。
以荀彧、荀攸、陈群、赵俨为代表的“颍川系”。
还有以崔琰、卢毓、高柔、司马懿为代表的“河北系”。
至于在荆州(208)、汉中(215)陆续招募的降将集团,因为加入时间过晚,空有爵号,却形不成势力,便不再多谈。
崔琰在曹氏幕府中,长期管理西曹,在西曹被“并省”(即裁撤)之后,转入东曹,与东曹掾毛玠共事。
建安十三年六月,以曹操为丞相,操以别驾崔琰为丞相西曹掾。--《资治通鉴》
太祖为丞相,(崔)琰复为东西曹掾属徵事。--《魏书 崔琰传》
在这里简单说一下东西曹。
简而言之,西曹掌管的是幕府内部的人事安排,东曹掌管的幕府外部的人事安排。即“西曹典内、东曹典外”。
东曹长官毛玠,是曹操的心腹旧臣,在任上严格执行曹操的用人政策,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史书称之曰“拔贞实,斥华伪”。
(毛)玠雅亮公正,在官清恪。其典选举,拔贞实,斥华伪,进逊行,抑阿党。--《先贤行状》
西曹长官崔琰,则与毛玠呈现出完全相反的特点。崔琰在西曹任上,大搞小团体、小派系,举荐的“人才”大抵名不副实,弄得乌烟瘴气。
崔琰结党,“举贤必亲”
对崔琰的举荐,《先贤行状》美化为“朝廷归高,天下称仁”。
(崔琰)琰清忠高亮,雅识经远……文武群才,多所明拔。朝廷归高,天下称仁。--《先贤行状》
所谓“归高”,其实就是站在贵族门阀立场上的评语,隐喻其维护了特权阶层的利益。
《先贤行状》这本书的立场是很明显的,大抵是无脑吹捧门阀豪族。比如被许汜称作“湖海之士”(即豪侠流氓)的陈登,在《先贤行状》当中被美化为“虎步淮泗,有吞灭江南之志”。陈登的下邳门阀身份,在其中无疑起到很大作用。
崔琰在任上,提拔的人物大抵都是河北集团的人物。有崔林、卢毓、孙礼、司马懿等人。
实际崔林是崔琰的堂弟;孙礼与卢毓,则出身幽州范阳(即涿郡),其中卢毓还是“范阳卢氏”的成员。
(崔林)少时晚成,宗族莫知,惟从兄(崔)琰异之。--《魏书 崔林传》
涿郡孙礼、卢毓始入军府,(崔)琰又名之曰:“孙疏亮亢烈,刚简能断,卢清警明理,百炼不消,皆公才也。”--《魏书 崔琰传》
上述人物,全部属于河北派系,即“旧冀州”(囊括了并州、冀州、幽州和部分司隶地区)所在。
至于司马懿,虽然出身司隶河内,但在董卓之乱时(189)随兄长司马朗避难河北黎阳。黎阳县属冀州魏郡,与袁绍的治所邺县(亦属魏郡)紧邻。
(司马)朗知(董)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举宗,东到黎阳。--《魏书 司马朗传》
(崔)琰与司马朗善,晋宣王(司马懿)方壮,琰谓朗曰:“子之弟,聪哲明允,刚断英跱,殆非子之所及也。”--《魏书 崔琰传》
可见崔琰这套有损大节的“小团体政治”搞得是如何不像话。
虽然彼时乡党之间相互举荐是一种不成文的传统,但崔琰举荐的“人才”,充斥着有名无实的坑货。
比如他举荐的巨鹿名士(属冀州)杨训,被称作“才好不足,而清贞守道”,说穿了就是有名无实的废物。
(崔)琰尝荐钜鹿杨训,虽才好不足,而清贞守道。--《魏书 崔琰传》
结果这个“清贞守道”的杨训,在曹操自领魏王时,又率先上表庆贺,望风承旨。因此遭时人讥笑,称崔琰有眼无珠。
太祖为魏王,(杨)训发表称赞功伐,襃述盛德。时人或笑训希世浮伪,谓(崔)琰为失所举。--《魏书 崔琰传》
更可笑的是,崔琰给自己的门生杨训写信,言辞间也夹枪带棒,腹诽曹操,结果又被人揭发。曹操闻讯大怒,诛崔琰。
崔琰腹诽曹操,下狱诛
揭发崔琰的人,实际是谯沛出身的丁仪(司隶校尉丁冲之子,曹操丁夫人妻族成员)。此事虽系党争,但崔琰“举荐失道在先,言辞悖乱在后”,相当于自己造了把刀(杨训),还把刀把子递到对方(丁仪)手里,也属实活该。
由此可见,陈群讥笑崔琰“智不存身”是何等精洽。
崔林尝与司空陈群共论冀州人士,称(崔)琰为首。(陈)群以“智不存身”贬之。--《魏略》
彼时替崔琰辩解的是崔林(崔琰堂弟),其立场苍白,令人发笑。
小结类似崔琰这种靠着“家世背景”被强行抬高成名流的虚妄之徒,古今中外不可胜数。三国时代的孔融、华歆、王朗无不如是。
当然,与上述诸人相比,崔琰似乎仍有差距。毕竟那几位老哥,在文学方面还算颇有建树,而崔琰不过是个二十三岁还没能脱盲的“朴讷之徒”。
虽然在临近三十岁大关时,靠着豪族背景在郑玄门下混了张荣誉文凭,但从崔琰在袁绍与曹操幕府中的政绩来看,他的业务水平十分堪忧,自诩的“性顽口讷”可谓坦率真实。
在西曹掾的任上,崔琰也依然不忘“以人伦自任”(即褒贬人士),大搞小团体政治,完全按照出身和派系来举荐人才;因此举荐的也大多是些名不副实的浮华之徒,最终不出意外地被“才好不足、而清贞守道”的门徒杨训给活活害死了。
实际从杨训“党附曹操、鼓吹篡汉”的举动来看,杨训不仅“才好不足”,更是寡廉鲜耻、望风承旨,与“清贞守道”没有半毛钱关系。
由此观之,崔琰的“识人之明”,也就可见一斑了。
呜呼!一个人可以欺骗他人一时,却无法永远欺骗所有人。看崔琰之死,也不外如是。
我是胖咪,头条号历史原创作者。漫谈历史趣闻,专注三国史。从史海沉钩中的蛛丝马迹、吉光片羽,来剖析展开背后隐藏的深意。
Thanks for reading.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