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制一览表(清代的官制一)
清代的官制(一)
我国统治阶级的“设官分职”是很早的事。据经书所载,唐虞时就“建官惟百”,内有“四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了。到了周朝,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其下设卿:以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更有司徒、宗伯、司寇、司空诸官,所谓“六卿分职”。历代封建王朝,对官制都有所改动;清末官署重叠,尤为繁杂。这里只列举一般的情况,有时是有“例外”的,也就不再一一说明了。
一 官员的品级
清时非常重视官员的品级。当时官阶分为九品,每品里又有正、从之分,所谓“九品十八级”。不能列入九品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列表如下:
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右都御史。(武)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将。
正三品——(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右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武)参将。
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武)游击。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武)都司。
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武)城门领。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州知州。(武)守备。
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侍讲,各部院员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学士,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武)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武)卫千总。
正七品——(文)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帖式,顺天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知县,各府学教授。(武)把总。
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太医院御医,各部院笔帖式,外府经历(书中府经,就是府经历的省词),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武)外委千总。
从八品——(文)翰林院典薄,府、州、县训导。(武)委属骁骑尉。
正九品——各部院九品笔贴式,县主薄。(武)外委把总。
从九品——(文)翰林院待诏,刑部司狱,州吏目,巡检。(武)额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县典史,驿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无未入流)。
这里的太师、太傅、太保和少师、少傅、少保,只是对大臣的一种荣誉加衔,或死后追赠。右都御史是总督的加衔,右副都御史是巡抚的加衔;总督和巡抚是地方最高长官,兼了都御使的头衔,就可以有弹劾权。这些都是空衔而不是实职。
官员品级区分:
品级高下与职能所属,通过服饰与顶戴区分。以顶珠为例,官员品级高低一目了然。
顶戴区分:
一品:珊瑚,表面光华,俗称亮红顶
二品:起花珊瑚,俗称暗红顶,即顶珠正面雕刻寿字
三品:蓝宝石,俗称亮蓝顶,
四品:青金石,俗称暗蓝顶
五品:水晶
六品:砗磲石七品素金,即表面光华的金顶
八九品:镂花金顶
补子区分:
文官:一品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鹌鹑,九品练雀;
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素金顶绣犀、八品阴纹镂花金顶绣犀牛,九品海马。
各级官员的俸禄:
正从一品: 俸银180两 禄米90石
正从二品: 俸银155两 禄米77石5斗
正从三品: 俸银130两 禄米65石
正从四品: 俸银105两 禄米52石5斗
正从五品 :俸银80 两 禄米40石
正从六品: 俸银60 两 禄米30石
正从七品: 俸银45 两 禄米22石5斗
正从八品 :俸银40两 禄米20石
正九品: 俸银33两1钱1分4厘 禄米16石5斗5升7合
从九品、未入流: 俸银31两5钱2分 禄米15石7斗5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