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逻辑思维和方法(视角集九人类角度)

协同百度:时间 空间 事物4.人类角度:协同教育的宇宙观,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教育的逻辑思维和方法?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教育的逻辑思维和方法(视角集九人类角度)

教育的逻辑思维和方法

协同百度:时间 空间 事物

4.人类角度:协同教育的宇宙观

协同观点:宇宙是一个场,一个人也是一个场,天人合一就是场的协同叠加,教育就是许多人的场协同叠加。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事物、空间、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三种方式,空间是物质不可灭性要素,时间是能量不可逆性要素,事物是信息可变性要素。“事物、空间、时间”同样是“场”的三要素,事物、空间、时间,要素间的联系即形成场。如磁场,特定的有磁现象、空间、时间三要素的联系构成磁场;特定的心理事件、空间、时间三要素的联系构成心理场。教育场,特定的教育事件、空间、时间三要素的联系构成教育场。教育场要素之间联系的协同研究,寻找其客观规律,是协同教育研究的永恒主题。

时间、空间、事物三者协同的场,具有客观规律,如煤的形成规律、磁铁的形成规律、教育的形成规律……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具有各种各样的客观规律,它们就在“场”之中。

时间、空间、事物三者的两两协同形成二级场。

如空间——时间场协同系统,呈现为事物的变化状态,如地质历史时期的森林变成煤、海洋的生物变成石油、天然气,现在的水流经过高山峡谷变成水力,现在的铁经过磁化场所变成磁铁、世界各国的教育相互的影响成为现在的状况……;

如空间——事物场协同系统,呈现为事物的分布联系,煤、石油等的分布状态、规律、教育各类形态的分布规律……;

如时间——事物场协同系统,呈现为事物的演化性质,能量波长的长短、频率的快慢、力的大小、我国教育的发展演变……。

教育也可以作为特殊的“场”看待。各种教育物质、能量、信息交流形成的教育事件、事件发生的特定空间、时间,三要素的联系构成教育场。教育是一种心理场,人与外界物质、能量、信息交流形成的心理事件、事件发生的特定空间、事件发生的时间过程,三要素的联系构成心理场。

每个场都有规律存在。心理事件、教育事件等是信息可变性要素,它的可变性是因为它的物质载体在特定的空间里具有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运动,这些运动促使能量载体在特定的时间段激发。这就是规律之一。根据这一规律,控制、改变以上要素,就是一种教育行为。

教育行为产生教育场。如学生厌学的心理事件,是学生本人与学校教师、同学,与家庭父母、长辈,与社会、朋友之间物质、能量、信息在特定的空间、具体的时间与发生的事情交流中产生的。学生本人与学校教师、同学,与家庭父母、长辈,与社会、朋友这些物质性因素在特定的空间和具体的时间发生要素重组,如父母离婚、朋友离去、更换教师等,这是“物理变化”;要素变性,如父母再婚、家长粗暴、新交朋友、教师批评等,这是“化学变化”;要素感应,如父母情绪、朋友不良、家庭纠纷、班级风气等,这是生物变化。

伴随这些要素物理、化学、生物的运动激发产生出的能量与信息,输入到学生本体,激发学生生理、心理反应,呈现发射态输出能量,不断发出厌学的信息,于是形成厌学的心理事件。

要解决学生的厌学问题,首先必须分析事件产生的那些“物质要素”;进而抓住主要物质要素在特定空间、具体时间、发生的各种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变化;再考量这些变化产生的能量与信息对学生的输入状况;最后就可形成一个系统的控制方案。

牛顿的稳定宇宙观,只是对一种可能进行了研究,对相同的结果必须确定相同的原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宇宙观,很好地兼容了牛顿。可以这样讲,相同的结果可以有相同的原因;相同的结果也可以有不相同的原因;不相同的结果可以有不相同的原因;不相同的结果也可以有相同的原因。四种情况都有可能,都对。比如学生厌学的结果,就有多种可能的原因。霍金研究的“弦论”宇宙观,物质是一种“关系”的存在,因缘和合,协同是本。

不同的宇宙观给教育的启示是,应试教育与牛顿世界对应,线性的一维教育目标,只需要应试即可。素质教育是适应爱因斯坦世界的,场性的多教育目标需要协同,是协同教育,协同教育兼容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最本质的区别就在此。新课程应兼容老课程,这才是教育改革的方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