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吃九两米饭(当年一顿吃两斤)

老詹小注:当年一顿吃两斤?,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一顿吃九两米饭?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一顿吃九两米饭(当年一顿吃两斤)

一顿吃九两米饭

老詹小注:

当年一顿吃两斤?

乍听让人不相信!

然而,这是真的!

德民兄写的是上世纪1969年底。

当时之中国,就是这个样。

当时老詹在干什么?在当知青。

一顿能吃几斤?

恐怕也能吃两斤!

唉,不提也罢,看文章吧——

当年一顿吃两斤

青龙刀 青龙刀笔记

有位朋友装修住房,完事之后,感谢装修工人,请到自助餐厅吃顿饭,按价格表,每人交一百多块钱,敞开肚子吃。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五六条一身工装、沾满白灰和油漆的汉子,吃得餐厅老板脸都白了,来了这种食客,餐厅哪有钱赚?甚至还赔钱。老板把我朋友请到一边,赔着笑脸:“哥们,我啥时候得罪您了……”哥们回答:“没呀!有什么问题吗?”这不是笑话,是真事,朋友是国家通讯社的名记,懂得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一辈子没写过假新闻,没编过瞎话。朋友说了这件事后,慨叹装修工人不容易,力气活,饭量大,油水少,招待一顿,没想到,竟然把自助餐厅老板的脸吃白了。我对朋友说,不奇怪,如果五十多年前,德民二十多岁,有机会进自助餐厅,除了鸡鸭鱼肉,连七个盘子八个碗、桌椅板凳都给他吃光!朋友说,吹吧!您这一顿吃二两甚至一两的老爷子,年轻时竟然如此饕餮?我说,不信?讲个当年一吨吃两斤的故事——不是故事是真事。1968年底,德民武汉大学毕业,分配到湖北省三湖农场劳动锻炼。1969年底,我们一分场四队以民兵连的编制,随大队到江陵县郝穴镇,修荆江分洪“战备堤”,往堤上挑土,一挑子百余斤,战斗口号是“多装快跑”。住帐篷,吃大锅饭,一般是大米干饭、萝卜白菜汤。吃大米饭,我用小搪瓷盆盛,浇上白菜萝卜汤,汤里别说肉,连油花都少见。一盆吃不饱,接着盛。三湖农场鱼米之乡,饭吃得饱,特别是去修“战备堤”,敞开肚子吃,大米饭一顿吃多少,不好算,一斤左右吧!一星期休息半天,我从工地去郝穴镇下馆子。河南人喜欢吃面食,下馆子掏2斤粮票、1块钱,买20小块“锅盔牙子”,两面炕得焦黄,中间夹有葱花油盐,再一毛钱买一盘红辣椒壳子炒黄豆芽。在馆子里,就着黄豆芽吃十几块,剩下的豆芽汤里兑上白开水,喝了。把剩下的几块“锅盔牙子”揣在怀里,身着破棉袄,腰里扎着“草腰子”——草绳当腰带,当时三湖民工的普遍打扮。顺着江堤回工地,一边走,一边吃。江水丰盈,静静东逝,堤上枯草败叶,脚下吱吱作响,颇有点林冲雪夜上梁山的感觉。嘴里吃着香,心里想着苦,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想为国效力?无论理工科、文科,肚里多少有点墨水,“墨水”都洒在挑土上;想读点书?除了读过一遍又一遍的“红宝书”,无其他书可读;想看戏看电影?除了样板戏和《地雷战》《平原游击队》,别的没有;想孝敬父母?接不来,接来也没处住,我更回不去;想娶媳妇?哪个女子愿意嫁给挑土“老九”;想跑?没粮票,没户口,盲流、流窜犯,往哪跑……漫步江堤,心潮澎湃,如今想想,有点远方,有点诗情画意。这是德民的1969,1969的生活,1969的思想。从1969之前3年,到1969之后7年,共10年。对这10年,官方的、权威的、人民的结论是浩劫。

好在三湖劳动锻炼吃个肚饱腰圆,还吃大米干饭、锅盔牙子。感谢三湖,浩劫中一个相对平静之港湾。讲完一顿吃两斤的往事,朋友说,那是因为您个头大,饭量大。我说,不对,比我个头小的也能吃,甚至比我更能吃!那年头,人的嘴像个无底洞,填不满。没有消化不良,也没高血糖、高血脂。如今,七老八十,有吃的,没胃口,还要防糖防脂,所以,每顿一两二两。

能吃时,没吃的;不能吃时,有吃的。上帝常给人开玩笑,把德民开个哭笑不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