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学什么(学习儒学这么多年)
“内圣外王”最早来源于道家,后世学者无一例外将其归于儒家的主要思想,但其实并非儒家首创。
内圣外王本意是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我又不需要做出很伟大的功绩,为什么需要学习这种圣人的称王之道呢?这很可能是从字面意思误解了“内圣外王”这个词语。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被称为“中国新儒家”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在《中国哲学简史》说:
【内圣,是说他的内心致力于心灵的修养,外王,是说他在社会活动中好似君王。这不是说他必须是一国的政府首脑,从实际看,圣人往往不可能成为政治首脑。】
【内圣外王”是说,政治领袖应当具有高尚的心灵,至于有这样的心灵的人是否就成为政治领袖,那无关紧要。】
【“内圣外王”的源起道家成于儒家】
“内圣外王”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
《天下篇》里作者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此即“内圣外王之道”。 “内圣”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现为:“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 “外王”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它表现为:“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内圣外王”之说虽首见于《庄子》,数千年来却逐渐发展为儒家的基本命题。从原始儒学到汉代的政治儒学,再从宋明理学到现代新儒学,两千多年里,儒学的诠释也在不断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始终在“内圣外王”的模式里运思。
“内圣外王”如今被认知为儒家的主要思想,更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集中体现。其从本质上来说,"内圣外王"可以说是儒家学者对"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社会深入思考。 若一位君子想要修身立德,真正深入地研习儒家学问,亦或者想更好处理个人和社会关系,就需要认真了解“内圣外王”的哲学运思方法。
【孔子思想与内圣外王的内核统一性】
在“内圣”也就是个人修养方面,孔子主张,“为仁由己”。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解释: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仁人,关键在于自己。正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在“外王”方面,儒家以“修己”为起点,而以“治人”为终点。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解释:自己立身,通达了,也不要忘记使别人也能立身,通达。也就是说,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也要满足他人的需要,两者都满足了,才是一个真正的“仁者”,也才能真正做到“内圣外王之道”。
在“外王”方面也就是社会关系方面,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解释:要求政治家首先出自道德家,统治者只有先致力于圣人之道,成为“仁人”,才可能成为别人爱戴和拥护的人。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解释:用政令、刑法来整顿,老百姓只求能免于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礼制去同化,百姓才会有羞耻和归服之心。
孔子以下层百姓为对象,主张以礼乐为主要工具,同时在辅以刑政,才能稳定民心,稳固统治。
在孔子思想中,政治和道德教化是不分的。道德与政治的统一,也就是由“内圣”到“外王”。这里,“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外王”是“内圣”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修己”自然能“治人”,“治人”必先“修己”。
【君子修身需求“内圣外王”之境界】
最后,从践行之道来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步骤)被视为实现儒家“内圣外王”的途径。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被视为内圣之业,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被视为外王之业。
其思想内涵与孔子在《大学》所提到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统治天下的准则相一致,即把个人修身的好坏看成政治好坏的关键。
内圣,通过自身的道学修炼达到某种高尚境界;外王,把人的主体修养体现到其所在社会领域。内圣和外王互为表里、互相统一。
按照儒家正统观念,君子只有潜修于人格道德的修养磨炼,将道德实践内化于主体心理结构中,使得主体逐渐积累、凝聚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才谈得上为人的价值尊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
西方科学注重外在物质世界的探索,中国国学则更讲究内外兼修,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如何运用“内圣外王”哲学思维作为自身“立德、修学”的基本境界,用来处理个人修养与社会活动的关系,也是一件十分必要去思考的事情。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内圣外王与其说是政治层面的“称王之道”,不如说是君子如何做到个人“内外兼修”的至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儒家内圣外王】思想渊源及其特征
2、【“内圣外王”:儒家人格理想的历史演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