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基罗独自一人雕塑作品(米开朗基罗最受喜爱的雕塑作品罗马圣殇)

胡春良

米开朗基罗独自一人雕塑作品(米开朗基罗最受喜爱的雕塑作品罗马圣殇)(1)

创作年代:1498一1499年。

材质:大理石。

高:69英寸。

安装地: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罗马圣殇》,又名《哀悼基督》,是米开朗基罗第一件大型圆雕作品,完成于罗马,当时米开朗基罗时年二十四岁,但作品仍以大师级功力完成。这件雕塑也是米开朗基罗的成名作。

雕塑故事题材来自《圣经》,描绘了耶稣的母亲玛利亚怀抱着被钉死的基督时悲痛万分的情形。基督躺在玛利亚双膝间,肋骨上一道伤痕,头向后垂,右臂搭在玛丽亚右膝上,玛丽亚的面容显得很年轻,穿着长袍和斗篷,左手向后伸开,右手托着基督。米开朗基罗一反传统,将玛丽亚刻画为一位少女。表达了玛利亚是纯洁、崇高和受尊敬,象征着人类追求美好事物的理想。构图上采用了金字塔型,长袍既衬托了轮廓,又能够调和构图美与实际比例的冲突。雕像表面进行了细致打磨,平滑光亮。圣母胸前衣带上有米开朗基罗的署名,这是他唯一的一件署名作品。

大理石呈现出极其精致的细节:圣母衣物及面纱丰富的皱褶、基督皮肤底下松弛肌肉的写实表现以及由细致的抛光而增添的微妙变化。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由教宗尤里乌斯二世于1506年始建,1615年完工。它是教宗的教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之一,为代替原君士坦丁修建的保留有圣彼得传统安葬地的旧圣彼得大教堂而兴建。根据原布拉曼特的计画,它应被修建成中央带圆顶的希腊十字架形。布拉曼特去世后,后来的设计师包括拉斐尔在内,改变原来的设计,将希腊十字架形状改为了拉丁十字架形。小达•桑迦洛恢复了布拉曼特的对称设计。米开朗基罗在去世前已经将中央巨大的圆顶基本完成。但教宗保禄五世(约1605~1621)坚持为了礼拜而将其修建成纵剖面图,并接受了马代尔诺(1556~1629)的设计,将中央广场扩展到东面。贝尼尼后来为之增加了带柱廊的椭圆形广场作为通往会堂的通道。教堂内部充满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大师作品,包括米开朗基罗的《罗马圣殇》、贝尼尼修建的华盖、圣朗吉努斯像、乌尔班八世墓和圣保罗的青铜制主教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