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片区规划(太原北引擎强力驱动)

6月30日,太忻大道五标段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装载车、运输车等各种施工车辆穿梭奔忙,大道旁,塔吊林立,2万名施工人员昼夜施工,原本的乡野日新月异。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片区规划(太原北引擎强力驱动)(1)

太忻大道五标段施工现场。摄影 彭可儿

自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战略规划提出以来,这里便被赋予了山西省中部城市群发展“北引擎”的历史使命,确立了“一年见效、三年成形、五年成势、十年成城”的发展目标。大盂产业新城作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区)的启动区,是引领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战略节点和主要阵地。

肩负“时代使命”的大盂产业新城位于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承南启北”的中枢节点,通过新城建设可有效填补太忻交界地区“有产无城”的服务空白,带动太原和忻州两市生态、生产、生活的一体化发展。

山西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杨俊民表示,作为先行启动区,要把大盂产业新城作为突破口先行建设,通过下好“先手棋”,带动“一盘棋”。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片区规划(太原北引擎强力驱动)(2)

太原科创驱动中心2号楼已经封顶。 摄影 彭可儿

据悉,大盂产业新城规划可概括为“一中轴、两方城、四组团”。“一中轴”是以太忻大道和中央绿轴作为整个大盂产业新城的中轴线;“两方城”包括北部以科创、研发、商务、办公为主的活力方城,南部是以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要内容的智造方城;“四组团”是分布在中轴线和两方城周围28平方公里范围内的4个产业组团。

据介绍,新城将强化产业支撑,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通用航空四大产业集群,大力培育产业发展配套的科技成果转化生产性服务、现代物流、商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形成“4 3”产业板块布局。

今年开始,新城分批实施道路交通、市政配套、防洪排涝、中央景观绿轴等4类32项基础设施建设。记者在现场了解到,3月开工的太忻大道,目前整体进度已完成近80%;大盂污水处理厂项目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将于7月底实现一期通水;新城核心“六纵四横”道路在3000多名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也将于近期完工。

与此同时,新城14个重大项目已经完成预选址,其中地热能中试基地已经开工建设,科创驱动中心和太忻双碳产业园规划展示馆已经封顶。从规划提出,到基础设施布局、招商引资突破、产业项目落地、政策体系完善,这座新兴之城正在跑出“太忻加速度”。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片区规划(太原北引擎强力驱动)(3)

太忻双碳产业园规划展示馆主体框架已具雏形。摄影 彭可儿

“太忻双碳产业园项目紧密围绕‘双碳、示范’主题进行设计建造,建成为将为双碳产业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筑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应用,双碳新材料、新技术、新业态的科技研发、产业推广、产业孵化、人才培育等提供服务。”在太忻双碳产业园规划展示馆施工现场,太忻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高强描绘着这座全省乃至全国第一座低碳园区的未来图景。

已经初具雏形的太原科创驱动中心则将在未来给太忻经济区产业招商、科技创新、科研技术转化提供优质的载体平台,其开放的产城融合空间和商业配套将为太忻经济区企业高管和技术人才提供生活、生产的保障,促进太忻经济区全面高质量发展。

从大盂产业新城如火如荼的建设进程,可以窥见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的巨大活力。据悉,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太原区招商引资在谈项目89个,总投资额965.16亿元;已经签约项目沪硅集团半导体硅片、苏州中来20万吨工业硅 10万吨多晶硅等84个项目,投资额达646.3亿元,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正在成为新的投资热土。

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王鹏表示,到2035年,大盂产业新城将被建设成为新兴产业集群成链、公共设施功能完善、综合交通便捷高效、生活空间活力宜居,产业化城市化齐头并进,具有强大辐射带动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极,打造成为融入京津冀和服务雄安新区的重要平台。(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撰稿:彭可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