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的省域中心城市(打造东部门户现代化小城市)
新沂市高流镇位于新沂市东部,东与宿迁市沭阳县潼阳镇隔河相望,距离新沂市区18公里,这里不仅是新沂市的东部门户,也是徐州市的东部门户。
十年来,高流镇在经济建设、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建设、小城市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飞跃式发展,该镇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镇、江苏省卫生镇和江苏省电商示范镇等荣誉称号,近几年来连续获得新沂市综合考核一等奖。
高流镇镇长苗壮说,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流镇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新沂市委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紧扣“四个标杆”发展战略,聚焦“五个高流”牵引性工作,一任接着一任干,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促改革、惠民生,顺利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创造了高流发展的一个又一个黄金期,跑出了实干兴业的加速度、谋事创业的新步伐,以实际行动交上了一份全面出彩的成绩单。
四方融合 成就东部重镇
高流镇牢牢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区域性优势,持续向东对接、向西融入、向南跨越、向北提档,四方融合成就东部重镇。
向东依托花木精品化种植优势加快对接沭阳花木产业群,不断壮大精品花木产业发展新业态;向西发挥公路港物流园、工业集中区潜能优势,加快融入高新区,持续优化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向南塑强沙墩湖乡村振兴示范区、水蜜桃和精品稻米特色产业基地优势,成功走出了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新路径;向北围绕全国原梅生产基地、华丰果蔬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平台,促进特色产业集群提档升级,把特色农业品牌的知名度提升到新高度。
高流镇坚持以“一城市一支点一门户”目标为引领,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促改革、惠民生、保安全,持续打造高流竞争优势和领先态势。2021年,实现财政收入1.5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00万元,工业应税销售14.5亿元,工业增值税实现483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达22.6亿元,年均增长13.2%,全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87元,年均增长7.8%,均高于GDP增长速度。今年1-8月份,高流镇规上工业总产值9.4亿元,工业应税销售7.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2.25亿元。新增规上工业1家(月度)、服务业1家、批零住餐3家;完成765签约项目5个、开工项目4个、投产项目2个、上会论证项目6个,其中5个已落地投产。
工业立镇 打造产业强镇
高流镇始终坚持“工业立镇、产业强镇”战略不动摇,经济发展既有量的突破、更有质的提升。
工业产业取得新突破。聚焦先进制造业,以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产业为重点,坚持在集约化、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特色化上下功夫,建成10万平方米镇级工业标准化厂房,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民营企业兴建2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引进永科电器、亚速尔特种陶瓷、雅祺新材料、文芳包装新材料、大鑫管业、泉聚新塑科技、博越高纯石英等15家先进制造业,徐工配套产业园、老范食品果品产业园等一批产业集群初具雏形。“二次创业”势头强劲,中大石英、建发新材料等企业加大“二次投入”,小丫裘皮服饰等传统产业实现量质双提升。
整合利用土地200余亩,盘活新沂市盛祥金属实业有限公司、江苏中意胶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完成融道路桥、舜恩工业项目招引并建成投产,为该镇工业经济发展腾出空间。加快创新平台建设,省级科技孵化器孵化小微企业55家,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9家,3星级上云企业11家,创新创业园获评徐州市“三乡工程”十佳创新创业园区。
农业产业呈现新格局。全镇共流转土地2万余亩,调优调强农业产业发展比例,形成了万亩特色花木产业群、万亩水蜜桃产业群、万亩绿色果蔬产业群、万亩有机稻麦产业群,初步呈现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南粮东花北果西桃”的产业格局。农文旅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围绕范南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沙墩湖田园综合体等靓点,大力发展大数据服务中心、特色民宿、果蔬采摘等乡村农文旅融合项目,提升农村文化休闲旅游体验感、时尚感,使美丽风景托起美丽经济,老范村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金峰生态园获评徐州市最美乡村休闲观光路景点。
枢纽经济释放新活力。紧紧围绕“物聚高流、货达天下”目标,充分发挥高流交通区位优势,以现代物流为产业基础,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探索出了“商、仓、流”一体化发展路径,全力支持现代运输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智慧物流、智能仓储,加快构建“全链条”现代流通体系。培育了新沂唯一1家4A级物流企业生辉物流、3A级物流企业1家宏昌物流。整合了镇域4000多辆货车、60余家停车场,与中石化、北京汇通天下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按照生产、生活和生态分类优化功能项目规划布局,以现代物流的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了公路港物流园,持续壮大了枢纽经济、平台经济、融合经济,开辟了高流发展新境界。
美丽宜居 绘就生态靓镇
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契机,全域推进“美丽高流”建设,整体谋划、全域联动,完善高流“美”的功能,增强高流“美”的内涵,提升高流“美”的质效,加快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生动画卷,让高流成为令人向往的诗意田园。聚焦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目标任务,在推动建设共富共美新高流的道路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不断完善农田基础设施,近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超过6000万元,建设电站及桥涵闸站50余处,高效设施农业面积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全市领先。特色农产品效益稳步提升,建设高流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8424西瓜获评江苏省“好西(甜)瓜”大赛金奖,高流干丝获评徐州市最美乡土菜,华丰果蔬专业合作社阳光玫瑰葡萄获新沂市鲜食优质果银奖。产业融合步伐加快,耀南苏鲁红村、沟埃梅花新村等一批项目稳步推进,范南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沙墩湖湿地公园等乡村旅游景点建成并投入使用,该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水蜜桃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大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均获省农业农村厅表彰,老范村荣获“徐州市乡村旅游最美村庄”“徐州市全域旅游重点村”等称号。
农村面貌大幅改善。全域开展人居环境治理,累计收回公共空间5800亩,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拆除各类违章搭建10万平方米,建设村内主要道路185公里,修整道路100公里,村内道路基本实现硬化。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新装路灯7000余盏,铺设污水管网110多公里,完成户厕改造1.1万户,新建水冲公厕170座,农村卫生改厕率100%。大力开展绿化造林行动,累计成片造林2万亩,建成绿美示范村庄18个,三岔村、石涧村、耀南村、黑沙墩村、沟埃村、高流村、高二村等7个村先后荣获新沂市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整治镇级红榜和村级红榜,黑沙墩村荣获“江苏省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称号,老范村、黑沙墩村荣获“新沂市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称号。
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突破,累计投资2.3亿元建成幸福家园社区、范南社区和官王社区等一批风格独树一帜的农房项目,先后建成徐州市美丽宜居村庄15个、新沂市级特色田园乡村3个,范南被命名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并列入了省传统村落名录。
村强民富成效初显。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增幅8%。拓宽村集体增收路径,通过发展农文旅项目、公共空间治理、土地增减挂钩、村庄规模绿化等渠道,有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呈现村集体收入稳定增长态势,培育出一批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共富共美示范村。几年来,村年均增收近20万元,老范、官王、程徐、黑沙墩等4个村集体收入超过100万元,老范村荣获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5位村党组织书记被评选为市“乡村振兴领头雁”。
治理完善 建设善治名镇
持续深化法治高流、平安高流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
安全屏障全面筑牢。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统筹发展和安全,认真落实上级关于疫情防控决策部署,抓源头、重预防、严管控,疫情防控网扎得更紧更牢,切实保障了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树立大安全理念,扎实推进“一年小灶”“三年大灶”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本质安全水平实现跃升,上级督导组反馈问题全面完成整改销号,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安全发展底线更加牢固。
移风易俗效果显著。结合送戏下乡、乡村大舞台等活动,引导群众抵制婚丧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活动。通过“居民一封信”“小手拉大手”活动扩大群众知晓率,倡导党员带头推动移风易俗,做到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将移风易俗之风真正吹入群众心里。加强移风易俗日常巡查管理,违规办理红白事等不良风气得到有效遏制,高流文明新风尚逐渐形成。郑建业被评选为“中国好人”,姜宗福被评选为“江苏好人”,高流处处都有好声音,人人都传正能量。
社会环境持续向好。以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抓手,持续加大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整治各类影响基层稳定的乱象。始终把打击锋芒对准群众反映最强烈、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各类黑恶势力和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办聚众赌博、横行乡里涉嫌村霸等多起案件。将市级网格化管理与镇级“五网共治”紧密结合,做到有问必答、快速处置。
提档升级 打造现代化小城市
围绕南宜业、北宜居发展理念,高流镇聚力打造现代化小城市,抓配套、强功能,优生态、美环境,筑牢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国卫生镇创建的坚实支撑。
城市三线建设日益加快。整合优势资源,强化统筹协同,大力开展公路港物流园产城融合线打造、迎宾路繁荣兴旺商业线打造、大沙河绿色廊道生态休闲线打造,以更大力度推动优势产业同链同兴,协同建好三线“经济圈”,扩大了小城市的发展空间,使“割裂线”变成了风景线、致富线、宜居线。
城市四提工程日益向好。加快提升小城市的服务功能、建筑风貌、管理水平、就业能力。全方位改造升级镇区东西出入口、雨污水管网、弱电飞线、道路栏杆、门头字号、红绿灯、停车位,使小城市焕发出了新面貌。加快推进入户道路建设,努力实现“户户通”,解决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问题,让小城市更具韧性和张力。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开展了迎宾路两侧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建筑物外立面改造工程,结合高流实际和建筑特色,打造迎宾路示范道路,推进内涵式发展,构建了疏密有度、错落有致的小城市三维交互空间。创新小城市管理方式,加快推进高流村“1 4”社区化,推动综合行政执法局物业职能下沉、关口前移,小城市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形成了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发展新局面。
城市现代化气息日益浓厚。累计投入2亿元,滚动实施城建重点工程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58个,二级消防站、垃圾分类处理中心、文化礼堂、社区文体活动中心等一批事关长远的城建工程投入使用,进一步完善了现代化小城市的基础功能,小城市发展能级越来越强。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下一步,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我们将紧扣全市打造‘一支点一门户一中心’和建设‘徐州工业第一县’战略定位,抬高标准,主动加压,比学赶超,挑重担、扛重责,敢为善为争一流、务实落实建新功!”高流镇党委书记陈爱泽说。
文字丨王海春 袁大邦
编辑丨魏晓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