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会最难的一题(江枫渔火对愁眠)

“江枫渔火对愁眠”何意?北大博士都答错,诗词大会专家亲自解释

唐代的湖北地区出了这么一个人,此人自幼博览群书,知晓天下事,参加科举考试时,非常顺利地通过了笔试,然而安史之乱的爆发,本应进京被皇帝选官的他,却不得不离开长安城避难。

直到灾难过去整整九年之后,他才得以上任。为官十分勤勉清廉的他,却在上任才1年多,就在任上撒手人寰。

诗词大会最难的一题(江枫渔火对愁眠)(1)

此人的诗词十分闻名,本人生活却很低调,他就是写出《枫桥夜泊》张继,这首诗出现在三年级的语文教材里,很多小学生都会背诗词大会第4季曾特意为张继的《枫桥夜泊》出了这样一道题,却把当时的冠军难住了:

诗词大会最难的一题(江枫渔火对愁眠)(2)

张继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他“愁”的原因最可能是什么呢?

A旅费不足,寄宿游船。

B国家动乱,自己漂泊。

C环境凄凉,疾病缠身。

诗词大会最难的一题(江枫渔火对愁眠)(3)

如果你的答案是选B,那么恭喜你,你选出了正确答案。

如果你的答案是选A,那么恭喜你,你和当时作答这道题目的选手---董卿、赵忠祥都非常看好的北大博士陈更,选择了相同的答案。

诗词大会最难的一题(江枫渔火对愁眠)(4)

诗词大会专家李定广在节目中解释说:

这道题目的设置是特意而为之,因为很多读者都对这首诗存在误解,当年的语文教材也有些错误的解释,因此,要借此机会普及:诗人当时写的不是自己的愁!

诗词大会最难的一题(江枫渔火对愁眠)(5)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诗: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词大会最难的一题(江枫渔火对愁眠)(6)

首联“月落乌啼霜满天”,诗人通过“月”“乌”“霜”几个意象的组合,创造出朦胧清冷、“苍凉欲绝”的意境。

“月落”点明时间的流转,上半夜有月,下半夜无月。“月落”的一瞬间,原本被月光所洒照的大地,突然陷入黑暗中。鸟儿被瞬间的黑暗所惊扰,发出惊慌的啼叫。此时,天地间弥漫着一片肃杀寒冷之气。

诗词大会最难的一题(江枫渔火对愁眠)(7)

“霜满天”是虚写,霜一般都是凝结在地面上或物体上,而不会弥漫在天空中。

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是要通过这样的虚写,使得霜气实体化,读者更能够真实的体会到一股寒冷压力的笼罩,无法躲避也无法消除。

诗词大会最难的一题(江枫渔火对愁眠)(8)

“江枫渔火对愁眠”,诗人夜泊枫桥满怀忧思,与“江枫”、“渔火”对坐无眠。江边秋天的枫叶和渔人生的篝火,由于其鲜红的颜色,在漆黑的夜晚中显得鲜明而突出。

与其说枫、火长夜难眠,不如说是诗人因心中的愁思而无眠。诗人因时局的动荡、国家的战乱、百姓的罹难而满怀愁思,彻夜难眠。

诗词大会最难的一题(江枫渔火对愁眠)(9)

诗人为何无眠,传统看法是诗人科举落第,但据史料记载证明,张继此时早已成进士,并已经“受职江南”。所以张继此时无需为自身迷茫,他愁的不是自己,是国家。上述那道题目的答案,也就水落石出了。

“姑苏城外寒山寺”中的“寒山寺”这个名称争议颇多。但是纠结于“寒山寺”的实地,对鉴赏诗歌的美,并没有过多的意义。即使钟声不来自于“寒山寺”,给诗人带来的触动效果也是一样的。

诗词大会最难的一题(江枫渔火对愁眠)(10)

“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句,“夜半”并非是夜过一半,而是残夜,夜将明的时分。在夜将尽的时候,从城外的一座山寺里传来了钟声。这钟声非但不是愁绪的解脱,而是使所有的愁绪都纠结达到了顶点。

这声鸣钟使得诗人刚要沉淀下来的情绪,一下子又剧烈起伏起来。而钟声过后的余音,回荡在诗人的耳朵里,更回荡在诗人的心里。那些愁绪像被重新激起的涟漪,弥漫、晕染开来。

诗词大会最难的一题(江枫渔火对愁眠)(11)

诗人对战争的厌弃以及对自身个体无法作为的低叹,交织在一起,或许还掺杂了旅居异乡的愁思、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这些感情复杂的交织在一起,才使诗人愁绪顿生。我们现在带着完整的历史记载读完整首诗,是不是和以前读的时候有了不同的感受呢?

张继此人十分低调,对其本人的记载少之又少。这首诗体现的不仅是作者的内心世界,还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反映,从诗词当中,我们能够窥见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隅。

诗词大会最难的一题(江枫渔火对愁眠)(12)

因此,常读诗词的人,往往历史也不错。若想提高自身素养,我认为诗词是绝对不能错过的一环。

下面这套《飞花令》推荐给你,里面包含了张继的诗词,还有唐宋以来很多名家的传世经典。

在带给你美妙诗词体验的同时,会讲出每一篇诗词背后的文化故事。书中包含近1000首经典诗词——《诗经》《楚辞》,唐宋明清,贯穿传统文化始终,集结名家名篇,精选最传世的千古咏叹。

诗词大会最难的一题(江枫渔火对愁眠)(13)

安史之乱过后,表面时局暂缓,但是平乱的官兵却借机四处抢掠百姓,所到之处一片荒凉。跟着张继等诗人的作品,我们也可以行至苏州,被满目荒凉景象所触动,体会那种忧国忧民,夜不能寐的情怀。

当你读懂了诗人的心境,我相信你会在脑中形成更加完整的历史全貌,也能通过诗词把各个历史片段连接起来,对待历史的看法也会有更独到的眼光。

诗词大会最难的一题(江枫渔火对愁眠)(14)

点击下方商品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