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长怎样引领幼儿教师成长(幼儿教师园长修炼记89)

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它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说儿歌、拍手、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培养儿童的乐趣,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使儿童能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热爱音乐。

园长怎样引领幼儿教师成长(幼儿教师园长修炼记89)(1)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它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音乐游戏、歌曲、舞蹈、绘画、演小剧、演奏奥尔夫乐器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综合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由简到繁,循序渐进

奥尔夫的动作训练从人类最常见、最普通的走跑开始,从通过动作进行节奏训练起步。听鼓声做动作练习听教师的鼓声“走”(一拍节奏)、“跑”(半拍节奏),开始是自由的走、跑,也可用围成一或两个圆圈活动,这里关键的是动作要与鼓声相结合,能走在点上,迅速反应鼓声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可加上音量、速度的变化,前后转向的变化;开始与停止的训练等等,还可以在停止时下一个动作口令;训练反应能力。

二、声势练习

1、声势可以说是动作教学的最基础方法

2、声势与节奏朗诵结合,如为儿歌童谣伴奏

3、声势作为一种声响加入敲击乐合奏之中,真正体现唱、说、动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

4、声势进行即兴是最方便、最容易的一种手段。

(1)“问答”,实际是模仿,即兴一般是从模仿进入,老师(或其他某同学)做一个四拍子气势(二拍子由于太短小一个小节不适于做节奏训练的基石)学生模仿。这种联系也可分成小组或两人一组进行。

(2)“接龙”有接见和接头两种,接见容易,即教师相四拍,学生重复后两拍,自己创造两拍不同的节奏。接头是学生要模仿教师关两拍节奏,再创造两拍自己的节奏。

三、奥尔夫音乐节奏练习方法

1、语言节奏练习

要结合一定的词组和语句去掌握一定的节奏型,然后再结合一定的动作和舞蹈去加强节奏,使孩子在边朗诵(或唱),边跳,边拍掌,边跺脚等过程中,去培养节奏的敏感性。

2、声势练习

通过有规律的拍手、拍腿、跺脚等形式掌握各种多变的节奏型,并为幼儿自己创造节奏型(为儿歌、歌曲伴奏)积累材料。

3、多声部及合声的节奏练习

在拍手、拍腿、跺脚的声势训练基础上,进行多声部及合声的节奏练习,对于儿童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4、论说节奏练习

在以节奏型为基础的说儿歌的过程当中,如果我们将幼儿分成两组或三组进行论说,这不仅能加强幼儿的节奏记忆能力,同时为今后学习轮唱奠定了深刻的感性认识。

5、变奏节奏练习

同一首儿歌可用不同的节奏分别说。也可用不同的节奏同时说,各种不同节奏则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


对于此篇解读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文章定日更新,如对你有用别忘记关注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