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惑的解释(成语知天命)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成语不惑的解释?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成语不惑的解释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对孔子五十岁认命,彻底放弃斗争而采取退缩,隐居态度的描述。
“知天命”是古人的形容人到了五十的事情,大雅的叙述方法。"知天命"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 所以,"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五十之前,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就,而五十之后,虽然仍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但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十有五,就是十又五,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十五。孔子说:我十五岁即志于游学。“志”就是心之所之,也就是一心趣向之意。“志于学”,就是专心求学。孔子在童年,即知求学。
“三十 而立“。“立”,谓所学经业成立也。孔子十五岁,志于学,三十岁,所学已成立。也就是学有根柢,有力,非外力所能摇动。
“四十 不惑”。”惑“就是不疑惑。遇事可以行权,无可,无不可。“立”,则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不知权变之道。所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 知天命”。“天命”,就是天的命令。知天命者,知己为天所命,非虚生也。则天之所以生己,所以命己,与己之不负乎天。故以知天命自任。
“六十 花甲”又曰:“六十之耳顺”,是所闻不逆于耳,故曰耳顺也。能闻他人之言,即知他人的心意。此是耳闻无碍之境。
“七十 古稀”,孔子至七十岁时,顺从心之所欲而不逾越法度。顺心而为,自然合法,也就是动念不离乎道。
孔子自十五志于学,至四十而不惑,是修境。五十知天命,是悟境。六十耳顺,至七十从心,是证境。此圣言,大有道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