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过滤一定要干湿分离嘛(简单说说观赏鱼缸过滤中的干湿分离)

关注元野自然,了解更多自然

在选购一些较大水体的鱼缸,尤其是底滤缸的时候,经常性的会听到”干湿分离“的概念,很多朋友只知道有这么一个”干湿分离“的东西存在,但是对什么是”干湿分离“,”怎么去合理的搭建一个”干湿分离“,却不甚了解。

鱼缸过滤一定要干湿分离嘛(简单说说观赏鱼缸过滤中的干湿分离)(1)

什么是干湿分离

干湿分离,就是想办法通过改造,将鱼缸循环过滤中的物理过滤部分中的过滤棉从水体中脱离出来。

在鱼缸的整体水循环中,第一步便是以过滤棉为主要滤材的物理过滤,水体中的肉眼可见不可见的颗粒杂质,绝大部分都会被过滤棉拦截,其中主要是观赏鱼等生物的排泄物以及残余的饲料。这些有机杂质积累在过滤棉上,会加重水体生态循环系统的负担,其中过量未及时反应掉的又有可能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所以, 就有人尝试着将过滤棉从水体中分离出来,避免有机杂质被水浸泡,”干湿分离“的概念也就由此出现。

所以,干湿分离本质上是针对过滤循环的一种改进,并不是一种单独的过滤方式。

鱼缸过滤一定要干湿分离嘛(简单说说观赏鱼缸过滤中的干湿分离)(2)

干湿分离的优缺点

干湿分离,被提及的优势通常有三点,分离有机杂质,延缓水体酸化以及增加水体含氧量。

  • 分离有机杂质

这也是干湿分离概念被提出的缘由。通过抬高过滤棉,将过滤棉从水体中分离出来,这样被截留下来的有机污染物也就从水中被隔离出来了,这些被截留的有机杂质,基本上也就不会再参与到水体的生态循环中,从而降低了水体生态系统的负担。

但是我们还需要注意到另外一个可能,那就是被从水体中分离出来的有机杂质,完全暴露在了空气中,而且由于干湿分离的本质决定,环境是潮湿阴暗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大量累积的有机杂质,很快便会霉变,乃至滋生各种有害细菌,这些细菌又随着水流返回到鱼缸水体中,反而会增加观赏鱼等生物的患病几率。

所以如何平衡这个问题,也是需要考虑到的,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分享图上的鱼缸下水口被套上了丝袜或者是过滤袋,除了防止水花四溅,最主要的作用还是减少被截留的有机杂质和空气的接触,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霉变的现象的发生。

  • 延缓水体酸化

干湿分离的机制,加速了水体中二氧化碳的逸散,二氧化碳又有酸化水体的作用,所以干湿分离可以延缓水体的酸化。以上所述,其实是一个想当然的结果!

二氧化碳有酸化水体的效果不假,但是,观赏鱼缸中水体酸化的主要原因,还是生态循环系统反应产生的有机酸和无机酸,相比而言,二氧化碳的酸化作用其实可以忽略不计的,更不用说那一点点逸散出去的二氧化碳。

  • 增加水体含氧量

增氧的效果的确存在,但是干湿分离不是为增氧,想要增氧有着别的更便捷的方法,增氧对于干湿分离来说,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效果。

鱼缸过滤一定要干湿分离嘛(简单说说观赏鱼缸过滤中的干湿分离)(3)

干湿分离的设计

网络上关于干湿分离的设计很多,市面上也有着各种成品的干湿分离盒购买,实际使用,效果也是不错,但是,每个人的鱼缸,尤其是定制款的鱼缸,其底缸尺寸都是不一样的,一个能够完美兼容鱼缸的干湿分离盒,还是定制为佳。

一个合理的干湿分离盒,在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多个问题,比如过滤棉的充分利用,下水的静音效果,水流的冲击减缓等等。

传统的干湿分离盒,主缸的下水管通常是直接怼到过滤棉上的,或者是加装雨淋管,如果有使用过的朋友应该都会有发现,通常只有水流冲击的地方会积累杂质,而且水流的冲击,时间长了后会导致部分有机杂质又重新穿过过滤棉被带回水体中,造成又一次的污染。

鱼缸过滤一定要干湿分离嘛(简单说说观赏鱼缸过滤中的干湿分离)(4)

上图是我设想的一种干湿分离盒,在主过滤仓前增加了一个下水仓,这样水流过去后,过滤棉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

下水仓和主盒间有反水板,目的是为了防止水流过小的时候,有机杂质在下水仓沉淀累积,这样的话干湿分离的主要意义就不存在了。

干湿分离的日常维护

干湿分离,是需要比较频繁的维护的。

主要就是换洗过滤棉,除了保证过滤棉的透水性,避免干湿分离盒中积水,乃至满溢外,主要还是为了及时的处理积累的有机杂质。

如果能够每天都清洗,自然是最好的,如果实在是没时间精力的话,起码也要保证每星期两到三次的维护量。

鱼缸过滤一定要干湿分离嘛(简单说说观赏鱼缸过滤中的干湿分离)(5)

关注元野自然,了解更多自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