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古城里的文庙(太原府城游盘点)

文庙,即孔子庙,又称作文庙,是纪念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在中国各地都有,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的名称。称作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等。

而建造文庙的目的一般是为了弘扬儒学,为了彰显民族精英,来激励后人。清代以后,只要是县以上的行政单位,都建有文庙。

孔子回车

太原古城里的文庙(太原府城游盘点)(1)

孔子

孔子作为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其实也与晋国山西有着一段渊源和故事。

孔子回车,古山西泽州府(今晋城)八大景观之一,故址在今山西省泽州县晋庙铺镇境内。相传孔子周游列国,传道讲学,在郑国游说结束后,乘车直奔晋国。当他同随行弟子来到晋国边境天井关下一山村(今山西省泽州县晋庙铺镇境内)时,见有小孩以石筑城为戏,不肯让路。

其中一个叫项橐(tuó)的顽童,并以“只有车绕城,而无城让车”之说质难孔子。孔子见项橐虽小,却有过人之处,于是躬拜为师,令弟子绕“城”而过。

当行至天井关时,又遇松鼠口衔核桃跑至面前行礼鸣叫。孔子见晋国玩童如此聪明,连动物亦懂大礼,十分感慨并回车南归。

现天井关村仍留有当年的回车辙。后人为祭祀孔子,在村东南修有文庙(史书所载,该庙为东汉时期,孔子第十九代孙孔昱在洛阳居官时所建),还立有“孔子回车之辙”石碑和碑亭,并把星轺驿改为了拦车村,从此,孔子回车便成为晋城闻名的四大景观之一。

太原古城里的文庙(太原府城游盘点)(2)

孔子(山西肖像画家王川邻)

文庙历史

现在的文庙建的时间比较晚,原来的文庙是在太原市水西关一带。

水西关靠近汾河,当时汾河水很大,还可以走船。汾河经常发大水,文庙的地势比较低,一年就把文庙就给淹了。

而现在文庙在的地方,是原来崇善寺的一部分,崇善寺是明代朱元璋第三个儿子朱棡(gāng)为了纪念他的母亲而建的。当时崇善寺号称华北第一刹,寺庙的规模非常非常大,到同治年间,一场大火把崇善寺烧毁,崇善寺就退缩到了现在这个规模。

光绪七年的时候,汾河再一次发大水,文庙彻底冲毁,之后由清代名臣、当时的山西巡抚张之洞倡议,在原被火毁的崇善禅寺旧址上,利用未毁的零星建筑重建。

辛亥革命爆发以后,在1918年,阎锡山把文庙改成了山西省国立图书博物馆,其后文庙一直是山西文化的重要活动地区。

日伪时期这里叫新闻会馆,当时也是图书馆博物馆性质的。日伪时期结束以后,博物馆又搬回来,解放以后就叫做图书博物馆。

后来图书馆50年代分到了文源巷。再后来博物院也迁走后,文庙就改成了山西省民俗博物馆。

太原古城里的文庙(太原府城游盘点)(3)

太原文庙历史变迁

文庙建筑

建筑规制严格按照孔庙建制修建,整体建筑呈左右沿中轴线对称,南北纵深发展为三进院落,由亭、殿、门、庑、祠组成,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1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较之原庙更为恢宏、庄重、婉雅、俊逸。在修建之时为了营造肃穆的气氛,种植有大量的柏、槐等古树木,现在依旧保存完好,一片苍松翠柏的景象。

太原古城里的文庙(太原府城游盘点)(4)

文庙结构

走进文庙,您抬眼望去就是那硕大的照壁,又称“万仞宫墙”,青砖蓝瓦,据传是崇善寺的遗物,上部正面中间有砖砌“仰之弥高”四个大字,取《论语》“仰之弥高”的意思,是清代后期刻制的。背面正中,则是琉璃烧制的二龙戏珠团龙图案,四角饰以琉璃祥云装饰。气派非凡。

太原古城里的文庙(太原府城游盘点)(5)

照壁

绕过照壁背后,您就踏进了文庙的地界,第一重门,是棂星门,是文庙正大门,建于石阶高台上,前后有石鼓夹抱。与三门相间有四组琉璃照壁,每一壁正中浮雕盘龙,上有琉璃顶,下设须弥座。正中门檐下两面蓝底金字匾额,分别书有楷体、篆体“棂星门”三字。

太原古城里的文庙(太原府城游盘点)(6)

画家萧刚笔下的棂星门

太原古城里的文庙(太原府城游盘点)(7)

棂星门

如果说棂星太陌生,那么说到文曲星大家肯定不陌生,这棂星后来就是被人们解释为是天镇星、文曲星、魁星,主管天下文运,以至于古代要是出了文化名人才子大家,就会说他是文曲星君下凡。

太原古城里的文庙(太原府城游盘点)(8)

棂星门 门前的铁狮子

所以,以棂星命名文庙大门,象征着孔子可与天上施行教化、广育英才的天镇星相比,也意味着天下文人学士汇集于此,都统一于儒学的门下。

太原古城里的文庙(太原府城游盘点)(9)

石狮子

太原古城里的文庙(太原府城游盘点)(10)

猜一动漫角色

拾级步入棂星门,进入文庙二进院落。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泮池和泮桥,它是位于大成门正前方的半月形水池和池上的桥,意即“泮宫之池”,为官学的标志。设泮池以蓄水,蕴含着希望学子从圣人乐水、以水比德中得到启示。泮池、泮桥体现了封建礼制,包含着期盼学子跳跃龙门的殷殷之情。

大成门是文庙的第二道门,宫殿式建筑,面阔五间,绿瓦飞檐,彩绘斗拱,金碧辉煌,由3个门组成。中为大成门,两旁掖门,东曰“金声”,西曰“玉振”,门名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语意。金指钟,玉指磬,比喻孔子的德行就像奏乐,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完美至极。以此盛赞孔子“德牟天地”、“道冠古今”,并与“大成”相呼应。

太原古城里的文庙(太原府城游盘点)(11)

二进院与大成殿

过大成门是文庙的第二进院。院心宽广,古木森森,花草郁郁,特别是那紫藤缠枯柏,犹如枯柏复生,浓荫匝地,可谓奇特。院内正面的大成殿是文庙的中心建筑。

太原古城里的文庙(太原府城游盘点)(12)

大成殿

太原古城里的文庙(太原府城游盘点)(13)

大成殿

太原古城里的文庙(太原府城游盘点)(14)

大成殿屋檐

太原古城里的文庙(太原府城游盘点)(15)

崇圣祠

太原古城里的文庙(太原府城游盘点)(16)

后院

文庙承担的责任

古时候的科举考生要参加科举考试时,来这文庙祭拜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是不成文的惯例,现在很多考生在中高考前也会来此祈福。

从唐代以后,除曲阜孔庙以外,孔庙不但成为学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是学校的中心地;释奠之礼是国家大典,属于中祀;教师的地位,透过孔子庙制而神圣化;教育理想也透过孔子庙制而具体化。

太原古城里的文庙(太原府城游盘点)(17)

文庙祭祀大典

新职能——考古博物馆

太原文庙以古建筑群为馆址,曾是全省最大的民俗文化遗产教育、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中心,为弘扬儒学精神,保护、传承和展示山西民俗文化遗产及在文化强省建设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

2020年4月10日上午,位于文庙的山西民俗博物馆改名山西考古博物馆。

太原古城里的文庙(太原府城游盘点)(18)

山西考古博物馆挂牌仪式

整理 | 博物山西

制图 | 博物山西

版权 | 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资料来源:迎泽区政文化和旅游局、迎泽发布、wen_0303、互联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