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翻拍大戏(中外都在屡败屡战)

经典翻拍大戏(中外都在屡败屡战)(1)

经典翻拍大戏(中外都在屡败屡战)(2)

经历漫长的被吐槽之后,中国翻拍电影终于开始“逆袭”。王千源、包贝尔主演的《“大”人物》翻拍自韩国2015年票房冠军电影《老手》,该片豆瓣评分达到6.7、猫眼评分9.2,影片上映6天票房已突破1.6亿元人民币,在国产警匪片中表现不俗。在此之前,改编自意大利电影《完美陌生人》的《来电狂响》上映18天后票房已突破6亿元人民币,成为今年元旦档最大赢家。去年国庆档,姚晨、马伊琍主演的《找到你》口碑叫好,甚至超过“一片两拍”的韩国版《消失的女人》。这几次接连翻拍成功,究竟是偶然,还是中国电影人已找到翻拍的成功秘籍?

翻拍难翻身

中国翻拍片以前鲜有口碑成功的例子。2017年上映的《解忧杂货店》改编自日本作家东野圭吾同名小说,中国版豆瓣仅5.0分,口碑不及山田凉介主演、获得日本电影学院奖提名的日本原版。黄磊导演的《麻烦家族》翻拍自日本电影大师山田洋次导演的《家族之苦》,前者豆瓣4.6分,后者豆瓣8.1分。最集中的批评在于几乎照搬原作情节,“把发短信换成打电话,把日本饭馆换成爆肚店,把日本鳗鱼换成北京烤鸭,这算什么改编……”苏有朋执导、王凯和张鲁一主演、同名日本电影改编的《嫌疑人X的献身》被认为是改编日本电影相对成功的例子,但豆瓣也仅有6.3分,和原作8.3分差了不少。

难成功的不仅是翻拍日本电影,还包括韩国电影。除了豆瓣7.1分、票房3.64亿元人民币的《重返二十岁》相对成功,霍建华、万茜主演的《捉迷藏》,以及陈妍希、佟大为主演的《外公芳龄38》,口碑票房都“扑街”。

演技对比是另一个争议点。拿下2.15亿元人民币票房的《我是证人》,女主角杨幂在片中的演技被认为不及拿下韩国大钟奖和青龙奖的韩版女主角金荷娜。

情节、人设、类型本土化

本土化一直是困扰所有改编电影的核心问题。在《解忧杂货店》中,“中国摇滚教父”崔健成为追梦少年秦朗的偶像,房间里收藏着所有迈克尔·杰克逊的专辑CD,舞女出身的角色在高校扩招政策下步入大学……导演通过这些本土化符号为观众还原90年代。在《“大”人物》中,导演五百通过情节本土化,让影片更加接地气。原版故事的起因是企业拖欠员工薪酬,中国版改成房屋强拆,并加入“学区房”这一社会问题。

人设的本土化是另一个重点。《找到你》中一个明显改编是:将女主角身份从韩版中的娱乐公司员工改成女律师,加强忙于工作还要应付前夫争夺女儿抚养权的戏剧冲突,突出女主角中产职场精英的身份属性。《手机狂响》则在原版悬疑故事基础上,增强喜剧元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