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五行表(五行理论的数理-62)

四象五行与二进制十进制

【作者:赵致生(1943-2021),《五行理论的数理》一共85篇】

在数数认识层面上,数位表达数值的一致性,是一进制数字的记数逻辑。

即,一个数字有多少个数位构成,它就表达多大的数值。

所以,一是一个数位上的

二就是两个数位数位上的

三就是三个数位上的,……。

所以,用属性逻辑来讲,数位的有有连续性,就是一进制数字的属性特征。

但是,在两个数位的有无关联关系中,则产生了有无四象:

无无、

无有、

有无、

有有。

分别把它表达成数字形式00、01、10、11。

于是,一进制数字二,就变成了二进制数字中的三。

在一进制数字1与2之间,就增加了一个新的数字二,为10。使四象变成了一二三无的一个循环节。

这个循环节的终点,消失在00这个四象可持续链接的特殊结点之中。使下一个四象开始新的一二三数字轮回。而且,这个新的轮回,是以第一个四象轮回的周期为数数内容的。它的数字内容,是第一个四象的周期轮回次数。

如果,把第一个四象称为阳四象,

那么,第二个四象则称为阴四象。

两个四象都存在相同的轮回周期。

所以,把它称为阳一、阴一。

但是,它们又存在不同的次序性,第一个轮回一周,至第二个轮回才增长一个数。

所以,也称其为阳一阴二。即阳为第一个轮回周期,阴为第二个轮回周期。第二个轮回周期的每个数,都是第一个轮回周期的次数。

所以,二进制数字的整体体系认识,与一进制数字的整体体系形成的数字分割形貌,就产生了结构不同:

一进制数字体系把整体:11111111111111……,分割为:[1][11][111][1111][11111]……。

二进制数字体系把整体:11111111111111……,分割为:[11][11][11][11][11]……。

一进制数字,把人类认识世界万物的原始数字体系,分割为互不相同数位表达的不同数值。

二进制数字,把人类认识世界万物的原始数字体系,分割为两数位结构表达的相同数字轮回周期(11)。即,把完全不同的数位数量表达数值的认识方法,升级为完全相同的两数位二合而一的四象数字轮回(01、10、11、00)。

自然中存在的万物虽然各不相同,但是,都可以通过两个数位产生的二进制数字四象认识方法,把它们归纳为三个数字的链接轮回。第一个[11]个体之后的所有[11]单位,都具有数字三的倍增长属性。

而且,这种倍增长属性仍然可以继续发生在两个[11][11]的关联关系之中。

形成[4 8=12]、[16 32=48]、[64 128=192]、……,与[4 8] [16 32]=60、[16 32] [64 128]=240、……新的更大范畴中二合而一后继规律性。

那么,二进制数字二数位数字体系在第二数位之后所展示出来的持续二合而一的规律性,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它与十进制数字体系之间,又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属性关联关系呢?

不得不从二进制原始四象数字中的二(10),在对数列体系1111111111111……的分割过程中,到底跑到哪去了的问题,进行一下研究。

现代人对数字10是非常熟悉的,因为它是十进制数字的第一个进位。是十进制数字的第一个循环节。那么,二进制的数字二,怎样变成了十进制的循环节呢?

1、10、11、00的四个属性认识,在古代数码中被表达为:丨、丨丨、丨丨丨、乂。其中,乂是一个进位变化过程。数字形貌次序表达应该是一、二、三、四。它们都是四象数码体系中的一元数字

四象数字一二三四中的二元组合数有两组,

  • 一组是有一的二元数:三(1 2)、四(1 3)、五(1 4);
  • 一组是无一的二元数:五(2 3)、六(3 3、2 4)、七(3 4)。

它们有一个共用的数字五,形成五行关联关系。【1 4=5,2 3=5】

另外一个四象有

四个三元数:六、七、八、九,

一个四元数:十。

四象的所有组合数,最小的组合数是一二三四,最大的组合数为十,表达为10。中间有

五个二元数,

四个三元数。

五与十都是唯一的。

  • 五是唯一的二元数,
  • 十是唯一的四元数,

一二是纯粹一元数,

三四既是一元数也是二元数,

六七既是二元数也是三元数。

于是,在二进制数字体系的四象循环节中,就在一与二纯粹的唯一一元数认识范畴,产生了1与10之间的新五行关系,这种五行属性的关系,是在一元数与三元数之间的唯一性与不唯一性之间产生的。形成了1至10之间的八个新数字认识:二、三、四、五、六、七、八。

四象,是体系认识从一进制到二进制数字个体与数字体系变化的属性逻辑体系。

四象的继续变化,使二进制数字向十进制数字的进步,奠定了两个四象生五行的属性逻辑基础。

从一进制数字认识到二进制数字认识,是数字一与数字二产生的二合而一变化过程。

那么,二进制到十进制的认识进步过程,则是二进制数字一与数字二产生的二合而一变化过程。只不过,这种二合而一的过程产生了重复性、二重性。三焦过程之后,进入了四象合一的新体系。

而且,这种新体系的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四象又产生了五行、六气、七阶、八卦、九宫等新的知识体系。

在数字认识范畴,一二是数字进制产生的源泉。

一进制数字体系的数字分割认识体系与个体的方法,

产生二进制数字体系的数字分割认识体系与个体的方法;

十进制数字体系的数学分割认识体系与个体的方法,可以称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最恰如其分的总结。

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宇宙,认识自然的三个不同的认识层面。使中国的钟鼎文化,从垒石结绳时代,进入了河图洛书的数理发展时代。正是中国远古时代经历了垒石结绳河图洛书数学的发展时代,中国钟鼎文化时代对天圆地方的认识,很快就进入了周天历度的精确计算时代。

中国古人对世界、宇宙、自然的认识,经历了盖天论,喧夜论,浑天论三个不同的认识层面的升级。而三个天文天象理论体系的产生,与中国数字体系用数字分割表达的进步是息息相关的。

{附上我总结的时空架构图}

数理五行表(五行理论的数理-62)(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