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莫愁湖抱风吟月(诗话泰州马玉麟幽居)

南京莫愁湖抱风吟月(诗话泰州马玉麟幽居)(1)

幽居元•马玉麟唐候不受官,移家水云乡。养鹤置湖田,种鱼买陂塘。黄鸟下窥人,白云飞近床。清歌窈窕出,紫酒葡萄香。万事付春梦,百榼送流光。(节选)

此诗原是一首拟古长诗,风格清新明快,让人耳目一新,这里为节选。颇受元曲大氛围影响,语言上既有诙谐幽默一面,又有质朴自然一面。清代著名经学大师阮元在评价马玉麟的诗歌,用了四个字:婉丽畅达,并将其诗集《东皋诗集》五卷(今不传)著录于《四库未收书目提要》。对马玉麟诗歌价值,他说:“玉麟当元之末季,仕宦显要,乃能耽工吟咏,时出清言。且又惕事感时,借抒经济。今阅其古今体诗,……可谓有关于名教,有裨于讽谏者矣。”用“关于名教,裨于讽谏”八字,予以肯定。

马玉麟(?—1367),吴王张士诚得力助手。元末诗人,字国瑞,又字伯祥、谷遂,号东皋道人,海陵人,家住江都樊川镇(当时属海陵)。幼有诗才,被称为“奇童”,早年“昼经夜史、枕藉不厌”(王逊《东皋先生传》)。与王逢(张士诚征召不应)、倪瓒(朱元璋征召不应)等隐士相友善。

开头一句,直言侯爷不愿为官,喜欢回乡隐居。侯爷刚出场,就蒙上一丝神秘色彩。为下文设置悬念,颇具元曲的故事性特征。这必是一位传奇人物,一位有故事的人,一位跟社会格格不入的“怪人”。

好事者调查这位侯爷,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这位侯爷,名叫唐伯刚,在家排行老大,元末泰州人,为马玉麟同乡友人。因曾在吴王张士诚麾下效力,担任过县令等职,因功得封为侯爵。吴王定都平江后,唐侯上疏治国建议,终不被采纳,因生怀才不遇之叹,决定辞官回乡归隐。

南京莫愁湖抱风吟月(诗话泰州马玉麟幽居)(2)

侯爷的背影,多像乡贤施耐庵(张士诚征召不应),一样的淡泊名利,一样的清高孤介。既然不能献策于庙堂之上,不如隐居于水荡草泽之中,吟诗作画,在自己虚构的艺术空间里纵情人生,亦是快哉。

这位侯爷,为什么选择回乡呢?固然因为家乡一草一木都牵动着游子的心,还因为家乡泰州是一个鱼米水乡,一个躲避战乱,诗意的桃花源。水云乡,就是诗人赋予家乡一个雅致别名。当然,更深层原因是吴王弊政,必将祸及自己。留下来,不过是另一个作者马玉麟。苏州城破,作者以江浙行省参政身份,仰药殉国,留下绝命诗,“玉石俱焚嗟此日,中原消息尚茫然。”

不过,人各有志,也不能苛求每个人都选择隐居,明哲保身,国家终究需要贤能来打理。死得其所,也是一种选择。虽然马玉麟一直也有一个归隐梦,“此地如容我,移家住水南。”只是,马员外(元丞相达识帖木儿对他的称呼)来不及实现了。

南京莫愁湖抱风吟月(诗话泰州马玉麟幽居)(3)

回乡干嘛呢?第二句交代特别仔细,置湖泽田亩养鹤,买水陂池塘养鱼,好不快哉。其实,置办一大块湖田养鹤,我是不信的。梅妻鹤子,养几只玩玩就行了,为什么要那么一大块湖田,说明他有钱浪费么?当然不是,诗人只想通过养鹤一事,来表明他独特的审美意趣和出世态度,即我跟一般田舍翁不一样,我有着文士志趣,再一个就是将来我准备学道,向家乡神仙中人徐神翁学习。徐神翁最后修道成仙,他临走时跨上鹤,指道:“贫道要到罗浮山看梅花,不得奉陪了。”如此雅士高人,固非一般人可比。

第三句,写得特别有陶渊明田园诗的感觉,取“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之意境,实属难得佳句。第四句,道出了元末文士的一种生活方式,即喜点歌妓歌舞助兴,饮酒作乐。最后一句则是感慨光阴易逝,不如及时行乐,自是平易之句。唯“百榼(kē)”不作“百杯”,盖炫耀其才学广矣。

马玉麟写诗赠友人,其实也道出他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大概,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田园梦。只是,有的人肩负使命,不能成行。有的人,明哲保身,放浪江湖远。

-作者-

作者简介:严勇,文学硕士,主攻唐宋诗词的整理与研究,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已出版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散文集《读书旅行》。公开发表文章二百余篇。《泰州晚报》专栏作家、唐诗宋词古诗词(tcgsc8)专栏作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