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化学溶液知识点(初中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

九下化学溶液知识点(初中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1)

知识点1 溶解与乳化

1.溶液

(1)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组成

由溶质和溶剂组成。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 溶剂 ,被溶解的物质叫做 溶质

【注意】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有水的情况下默认水为溶剂,不论水的多少)。另外汽油、酒精等也可以作溶剂,如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碘酒)等等。

(3)特征

①均一性:溶液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

②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发生改变时,溶质和溶剂不会发生分离。

易错点)1.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乙醇等。

2.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氯化铁溶液为黄色。

3.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4.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但溶液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

(4)物质的溶解性

①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如碘几乎不溶于水,却能溶解在汽油中。

②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如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碘却能溶解在汽油中。

2.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1)温度:温度越高,溶解速率越快。

(2)溶质颗粒的大小:溶质颗粒越小,溶解速率越快。

(3)搅拌:搅拌能加快溶解速率。

3.常见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中考常考点)

物质

溶于水后的现象

吸热或放热现象

NaOH

温度 溶剂

放热

NH4NO3

温度 溶剂

吸热

NaCl

温度无明显变化

吸、放热不明显

【注意】浓H2SO4溶于水放热,CaO固体与水反应也放热。

4.乳化现象

(1)乳化现象

洗涤剂(如洗洁精、洗面奶)能使大颗粒油滴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均一的、稳定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乳化。

(2)乳浊液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乳浊液不稳定,如乳液(粉刷墙壁用的乳胶漆的主要原料)是乳浊液。

【注意】悬浊液:液体里悬浮着很多不溶于水的固体小颗粒,使液体呈现浑浊状态,如用X射线检查肠胃病时服用的钡餐就是硫酸钡的悬浊液。

(3)除污方法和原理对比

方法

原理

举例

溶解

利用溶解原理,使污垢溶于某些溶剂中,从而除去污垢

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乳化

利用乳化原理,使乳化剂作用于污垢,发生乳化现象,从而除去污垢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化学

反应

利用化学反应,使污垢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从而除去污垢

用醋酸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知识点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中考必考点)

1.概念:在一定 温度 下,向 一定量溶剂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不能继续溶解 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反之叫不饱和溶液。

2.判断方法

(1)当溶液中有固态溶质时,若固体 不再减少 ,那么该溶液是饱和的;若固体 不断减少 ,那么该溶液是不饱和的。

(2)当溶液中没有固态溶质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相应的溶质,如 固体不溶解 ,则原溶液是饱和的;若 固体继续溶解 ,则原溶液是不饱和的。

(3)当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3.相互转化(对大多数固体溶质来说)

九下化学溶液知识点(初中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2)

注意:

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如熟石灰等),需升高温度将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②将某饱和溶液降温或蒸发溶剂,往往会有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4.结晶(必考题)通过判断溶解度曲线大小使用

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如NaCl(适用于溶解度曲线变化小的)

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如KNO3 (适用于溶解度曲线变化大的)

5.溶液的稀、浓与溶液是否饱和的关系如图所示,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但同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其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九下化学溶液知识点(初中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3)

知识点3 溶解度

1. 固体溶解度(重点)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四要素:①一定 温度 下;② 100 g 溶剂;③达到 饱和 状态;④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单位为 g

(3)影响因素

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②外因:温度。

a.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

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如NaCl;

c.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4)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 ℃)

溶解度/g

<0.01

0.01~1

1~10

>10

一般称为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2.气体溶解度(了解)

(1)定义:通常是指该气体的压强为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①内因:气体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②外因:温度、压强。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

3.溶解度曲线(中考必考点)

(1)概念: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2)意义(图非常重要)

九下化学溶液知识点(初中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4)

图1

九下化学溶液知识点(初中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5)

图2

内容

意义

曲线(如图1曲线甲)

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

曲线上方的点(如图1点C

表示溶液饱和且有未溶解的固体

曲线下方的点(如图1点A

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曲线上的点(如图1点B

表示物质在对应温度时的溶解度

曲线交点(如图2点d

表示几种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相等

(3)应用

①判断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③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④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

⑤判断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⑥确定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

知识点4 溶液的相关计算(中考必考点)

九下化学溶液知识点(初中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6)

3.常见误区诊断(重点)

【误区1】溶液中的溶质越多,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一定越大。

【误区2】在一定温度下,可以配制出任意溶质质量分数的某溶液。

【误区3】将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某溶液倒掉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10%。

【误区4】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将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某溶液倒掉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不变的,仍为20%,只是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均减小了一半。

【误区5】将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与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5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