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健康心理(心理健康知识)

当前疫情下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具体的说,我们在面对疫情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方面的心理反应。

1.明显的情绪反应 紧张、担心、不安、害怕、恐惧、恐慌,情绪烦躁,容易激惹、发脾气,经常抱怨,甚至对疫情信息感到愤怒,对其他事情缺乏兴趣,闷闷不乐,无法开心起来,表情痛苦,哭泣。

2.明显的躯体反应 头晕头痛,心慌胸闷,心跳加快,呼吸不畅,憋气,恶心,腹部不适,腹泻,胃肠胀气,食欲差,尿频尿急,出汗,肌肉紧张及发抖,双腿乏力,肩背部疼痛,自我感觉发热等。

3.睡眠差 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多梦且多噩梦,睡眠不持久等。

4.认知功能受影响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不清晰,决策困难,脑子反应变慢。

5.人际关系变得紧张 容易敏感多疑,过度防范他人。

6.行为反应 逃避或回避一些信息、场景,反复查看疫情的进展,反复测量体温,反复洗手,社交减少,变得懒惰,极端的甚至可能出现攻击行为等。

7.其他 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幻视、幻听、被害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那么,当我们出现这样一些心理或行为反应之后我们要怎么去调节呢?

这些心理反应都是我们在应激状态下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正常的心理反应,我们不用过度地担心、紧张,当我们出现一些负面情绪的时候,首先,我们要学会接纳我们的负面情绪。负面情绪并不可怕,及时觉察并接纳它是自我调整的第一步,回避负面情绪不利于后续的情绪管理。觉察并接纳了负面情绪之后呢,我们就要及时进行发泄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发泄,听音乐、唱歌、画画、写字、运动或者大哭一场,都是很好的发泄负面情绪的方式。有条件的话建议最好进行运动锻炼,不仅能发泄情绪,增强抵抗力,而且能促进大脑释放内啡肽,能够让我们感到快乐,有利于改善我们的情绪。

躯体反应往往跟我们的情绪反应相关,也就是说,当我们的情绪不好时,便有可能出现躯体反应,当我们没有及时处理好我们的负面情绪,不接纳、回避负面情绪,负面情绪便会在我们的身体里累积,最后以躯体上的不适表现出现。所以,要处理躯体不适,要先处理情绪。

关于睡眠问题,居家隔离或者集中隔离的人,可能会作息时间紊乱,夜间很晚不睡,然后白天睡得太多,所以就算是隔离期间也要按时起床,按时睡觉,规律生活,成年人每天保证7—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青少年的话需要9个小时左右,不能睡得太少,也不能睡得太多。如果是因为情绪问题引起的失眠,需要先处理情绪问题。

就算是在疫情期间也要保持正常的社交,可以通过电话、网络、视频等方式跟家人、朋友保持联系,让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避免我们处于一个孤立无援的状态。

对于有些本身比较敏感,或者是情感比较丰富,共情能力比较强的人来说,除了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外,可以不用过多地去关注疫情的其他相关信息,比如因为疫情造成地一些负面影响。不要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疫情上,我们要了解新冠病毒,了解疫情,但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

如果我们长时间处于抑郁、焦虑的状态,自己没有办法调整过来,并且以及影响到工作、学习和生活,那么可能我们就需要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如果出现一些严重的精神病性症状,可以到医院寻求专业的精神科医生的帮助。(未完待续)

盘州市安宁医院 宣

如何培养健康心理(心理健康知识)(1)

编辑:周真明

一审:李佳凤

二审:赵明

三审:刘红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