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管理操作(5S管理如何运用PDCA循环)

在实施“5S”管理的时候,有些单位总是容易认为“5S”只是打扫卫生,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这些活动每天都在做,没什么好注意的。久而久之,“5S”管理自然成了拖地擦桌子的表面行为,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5S”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持之以恒更难。管理体系就是建立在这些扎实的基础工作之上的。笔者认为:实施“5S”管理必须视为一个过程,遵循PDCA循环原则,即计划-实施-检查-改进

规划阶段

首先,编制各部门的工作流程图。

第二是在群体中建立共同的愿望。也就是说,“实施5S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愿望通过会议、讨论、墙报等形式在每个成员之间进行沟通,让大家统一认识和思维,在群体之间形成新的认识和语言能力,进而催生出新的行为准则,这有助于培养大家积极真诚的贡献和投入,而不是被动跟随。

三是整理流程和物品。按照流程图和新的行为准则,把工作场所的所有物品按照用途进行分类整理,不需要的人、事、物进行处理。要点如下:首先,对各种物品进行分类,区分现场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其次,现场不需要的物品要坚决清理,这是实施“5S”的第一步。

实施阶段

首先是整顿环境。对需要的人、事、物进行量化和定位。通过上一步的整理,科学合理地安排和放置需要留在现场的物品,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所需物品,在最有效的规定、制度和最简单的流程下完成操作。

要点:物品要放在固定的地方和区域,方便查找,消除混放带来的误差。定位要科学合理,比如根据使用频率,经常用的东西要放近一点,不经常用的东西要放远一点。将物品摆放可视化,这样定量装载的物品可以按天计数,不同物品摆放的区域用不同的颜色和标记区分。

二是清扫环境。清理工作场所,通过清扫活动创造一个明亮舒适的工作环境。

清扫活动的要点是:

  • 自己的物品,比如设备、工具等,应该自己打扫,而不是依赖别人,加专门的清洁剂。
  • 设备的清扫重点在于设备的维护。清洗设备要结合设备的点检,即点检;清洁设备的同时也要润滑,清洁也是保养。
  • 清扫也是为了改进。当在清洁地面时发现缺陷时,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5s管理操作(5S管理如何运用PDCA循环)(1)

检查阶段

在整理、整改、清理之后,要精心维护,使现场保持完美的最佳状态,这就是清洁。是对前三项活动的坚持和深化,从而消除事故发生的根源。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员工快乐工作。

清洁活动的要点是:

  • 环境不仅要整洁,还要干净;
  • 不仅物品要清洁,人员本身也要清洁,比如制服、器械要干净整洁;
  • 人员不仅要身体上干净,还要精神上“干净”,要有礼貌,尊重他人;
  • 要保护环境不受污染,进一步消除浑浊空气、粉尘、噪音和污染源,消除职业病。

需要制定各种制度来巩固和维护这种良好的工作环境。

改进阶段

培养和提高素养。提高人员素质,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是“5S”活动的核心。没有人员素质的提高,一切活动都无法顺利开展,也无法开展。

所以,抓“5S”活动,要始终把重点放在提高人的素质上。通过前一阶段的规划、实施和检验,在共同的欲望和新的行为规则的作用下,大家实现了实施和“5S”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原有的心智模式,实现了自我超越。在环境-情绪-工作-效率的因素中,我们学会了用系统的思维去探索它们的内在联系。

完善“5S”与其它管理体系。在完善5S模式与学会系统思考之后,我们会重新审视已经建立的管理模式。从而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所以,把“5S”作为一个过程来管理,坚持PDCA循环,不断提高现场“5S”的水平,也就是通过检查,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检查评估后,还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案,使“5S”活动持续开展下去。尤其是在实施ISO9000体系的企业中实施“5S”管理,既能充分利用ISO9000体系原有的资源和流程,又能对ISO9000体系的实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是一项事半功倍的工作,值得推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