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真实经历(林徽因九十九度中)
林徽因,福建闽侯人,出生杭州,诗人、作家,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导读重温林徽因名篇《九十九度中》,一源于才女建筑大师的人格才情,二源于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九十九度中》是林徽因理性建筑才华与天赋文学才情的完美融合,体现的是抽象艺术与客观现实的契合统一。
《九十九度中》显著特色是运用现代派手法。她选取老北京夏季酷热的一天,截取典型生活事件,以挑夫流动的脚步,将貌似毫无交集的各阶层人们不同的生活场景连辍在一起,展示上世纪30年代老北京众生百相,表达了林徽因对底层人们深切的悲悯与关怀。
林徽因撷取的每个画面唤起整个时空,使作品呈现高度浓缩的文学思想主旨;语言清新诙谐,不乏讽刺,折射林徽因跳脱而善良的魂灵。给人印象最深的画面是"老北京挑夫",林徽因以挑夫的脚步贯穿并连辍整个时代大背景及作品全篇。
我们来看看"挑夫文化"与众生百相的互相交织与对照。
林徽因最出名的两部小说之一《九十九度中》,另一部是《我是人间四月天》
一、 旧社会时代背景下衍生的"挑夫职业",折射出古代"挑夫传统文化"挑夫,是旧社会里雇主专门运送物资的人,他们一般采用肩挑背磨的原始运输方式,所以称为"挑夫",也可称为"脚夫"。一般临时雇用或长期雇佣,雇主支付一定的劳动报酬。
1、 挑夫的起源,大约形成在宋朝,距今逾1000年
挑夫的起源、发展和延续都与泰山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在很多写泰山的文学作品里,我们都会看到挑夫的影子,挑夫几乎成为泰山的文化元素之一。
自古以来,泰山都有"挑夫",或叫"挑山工"、"役夫",挑夫在泰山一直比较盛行。历代统治阶级或贵族兴土木、办祭祀时,其它交通工作无法施展,所有物品包括祭祀器具等皆由人力原始负荷而上。
宋文曾记载挑夫。宋人赵鼎臣在《游山录》中言:"道中游人,尚班班往来,有陟者,有降者,有跣而进者,有负而趋者。"
文中指明:上山运送物品者中除了游客,还有职业民伕。
"负而趋"者就是身背祭祀器物品上山的挑夫。赵鼎臣还提:"余将登山,假舆徒于邑中",这就有了舆夫和挑夫,两者分工不同、同时存在。由此推断,挑夫作为专门职业,约形成于宋朝。
古代职业挑夫们
2、挑夫组织出现,是在明代,由个体发展成为组织运作
公鼐《登岱八首》其六云:"寸木囊沙负戴跻,扪参历并上云梯。人工欲磁天工巧,民力难将帝力齐"。
这四句诗堪称"挑夫职业"的传神写照,也被称为"历史上最早的泰山挑山工礼赞",山高道阻,负重登山,极为不易,让人心酸泪目。诗中挑夫挑运泥沙等建材在云梯上艰难盘旋地攀登,"寸木"指挑夫用的扁担。
这种多人合力挑运或搬运物资的工作,非专业组织莫能运作,说明在明代已有挑夫组织出现。
职业挑夫组织出现
3、民国期间,挑夫除了承运各类物资外,还与舆夫一道为游客服务
民国吕吟声《泰山游记》中言:"雇轿代步......另雇挑夫两名,分担卧具食物。"
冯骥才《挑山工》这样写泰山挑山工,教科书上也学过:
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他们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扁担两头的绳子挂着沉甸甸的货物......他们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使身体保持平衡。
负重上山的挑夫
4、在旧上海,挑夫和脚夫有区别
挑夫跑长途,脚夫接短途,挑夫重活脏活都干,脚夫通常在车站和码头帮旅客拎行李。生意不好时,他们会"串岗乱岗",因而江南人统称"挑脚".
5、在重庆,"棒棒军"是最有特色的挑夫
他们爬坡上坎,肩扛一米长竹棒,棒子上系着两根青色尼龙绳,沿街揽活,他们是来自农村的"临时搬运工",或称为"脚夫"、"苦力",重庆市民称为"棒棒军",他们成为重庆当地独有"文化符号"。
直至2011年,重庆棒棒军的区域文化现象在慢慢消失。
心酸又不想说再见的“重庆棒棒军”
6、在旧成都,也存在职业挑夫
乡野间,两位成都挑夫在大步流星地赶路,为首的个子较小,打着赤膊,穿着草鞋,左手搭着扁担,右手柱着木棍。担子看起来很沉重,货物框子很大,从他黝黑透亮的皮肤和健硕的肌肉,可以推断这位挑夫已经是职业老手了。
旧成都的职业挑夫
7、现代社会,挑夫逐渐消失
如今,我们只在山区旅游景点或特殊地方,看到挑夫的身影,他们专门为游客或山上商业店铺运送货物。主要还是因为山区道路受限,不能使用现代交通工具,只能靠人力实现。
挑夫文化历时1000余年,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这种文化现象在慢慢消逝,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如今还依稀存在的挑夫
二、 《九十九度中》的挑夫,连辍老北京五组画面,丈量自己悲苦的人生《九十九度中》以挑夫流动的脚步将看似互无交集的5组各阶层人的生活场景连缀在一起并贯穿全文。5组画面为:挑夫、卢二爷、张宅、车夫、阿淑,这是作品的原有形态。
作品一开始便将5组画面推出,然后又将其打散, 这是林徽因建筑上蒙太奇手法。据查这种手法原理:先将原有形态进行科学分解,然后将分解的各元素按照新的美学思想进行重构。
我们来捕捉下"挑夫"流动的脚步。
初读《九十九度中》,或许会迷茫,现整理出5组平行又有交集的图示,以便于阅读和理解
1、挑夫进城
作品一开始便以"挑夫出场"挈领整篇:
三个人肩上各挑着黄色,有´美丰楼´字号大圆篓的,用着六个满是泥泞凝结的布鞋,走完一条被太阳晒得滚烫的马路之后,转弯进了一个胡同里去。
三个挑夫的工作是为张宅运送做寿物资。"满是泥泞凝结的布鞋"、滚烫的马路",道尽夏日酷热之下挑夫生活的艰辛与艰难,由于不断奔街窜巷,鞋已布满泥泞。
文中温度"九十九度",指的是华氏温度,相当于摄氏37.3度,两者测量标准不同。
林徽因以挑夫领全文,以小见大、以小人物窥探大时代。挑夫是游窜于街头巷尾的极为普通的小人物。他们小,小如蝼蚁一般;他们大,大到可以涵盖千万国人。
他们以苦力为生,养活一家人,身体便是他们最大的资本。
挑夫出场引出其他4条线头:卢二爷找餐馆、张宅备寿、杨三讨债、阿淑备婚。其实第一个环节已隐藏着两悲三喜的结局。
旧时职业挑夫们
2、 挑夫讨赏
挑夫讨赏跟张宅这条线息息相关。一边是张宅上下全力给张老太备寿,一边是三个挑夫在苦等他们微弱的报酬;一边是富裕悠闲的上层社会,一边是受剥削、下苦力的劳动底层。有些讽刺。
语言形象生动:那三个粗蠢的挑夫蹲在外院槐树荫下,用黯黑的毛巾擦他们的脑袋,等候着他们这满身淋汗的代价,另外一个还偷窥院内华丽场景。
这场寿的主角-张老太,生在钟鸣鼎食之家,生育过11个儿女,出色完成了封建大家庭传种续嗣任务,是长寿又有福气的人,如同《红楼梦》贾母享受着至高无上的富贵。
林徽因用语诙谐,如:
并且为这一庆祝,饭庄里已将许多生物的寿命裁削了,拿它们的肌肉来补充这庆祝者的肠胃。
林徽因用辛辣讽刺的笔触写张老太,又以幽默诙谐的笔调写挑夫,两相对照,相当违和,有趣而悲怆。然而,张老太生日这天,也成了送物品的挑夫的忌日。
文中这样写张家人给挑夫酬劳:
赵妈走到外院传话,听到陈升很不高兴地在问三个挑夫要多少酒钱。
"瞅着给罢。"一个说。
"怪热天多赏点吧。"另一个抿了抿干燥的口唇,想到方才胡同口的酸梅汤摊子,嘴里觉得渴。
按理,挑夫们以苦力付出了劳动,就应该获得相应的报酬,而且天气酷热,雇主应该乐于支付。但那个年代不这样,张宅人明显"很不高兴",挑夫的要求是"看着给"或"天热多赏点",他们还要买胡同口酸梅汤来解渴。
旧时职业挑夫们
3、 挑夫喝酸梅汤
胡同口酸梅摊边刚走开了三个挑夫。酸凉的一杯水,短时间地给他们愉快,六只泥泞的脚仍然踏着滚烫的马路行去。
在37.3度的高温天气里,人都几乎快被晒化,却还要负重前行,挑夫努力讨生活的样子让人心酸。根据医学常识,日最高气温超过37度时,极有可能中暑,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挑夫喝冰酸梅汤",为后续的悲剧发生埋下了伏笔。
林徽因这里又提到"六只泥泞的脚"和"滚烫的马路",与篇首呼应,挑夫不就是用脚在丈量大地和人生,用流动的脚步在讨生活吗?老辈提到的"泥腿子"实则指的是底层劳动人民。
与此同时有些讽刺的是,逸九、卢二爷和老孟,这些悠闲惬意的上流们,一边在百无聊赖的闲聊,一边欣赏和感叹着青衫女子的美,逸九还想起了他的初恋情人琼,而琼已死,暗恋他的阿淑正在他嫁。
当你在心酸地忙着讨生活、疲于奔命时,而有些人却在大肆享受着生活,挥霍着金钱,多么讽刺。
旧时挑夫图片
4、 挑夫暴病
挑夫晚上回家喊他媳妇,"提起"二字用得甚妙,说明下苦力的劳累。他媳妇正在为他做后勤保障-纳鞋底子。文中常提到"脚"和"鞋",很精妙,很有寓意。文中这样写:
天快要黑下来,媳妇还坐在门口纳鞋底子;赶着那一点天亮再做完一只。一个月她当家的要穿两双鞋子,有时还不够。
做为职业挑夫,每天走街窜巷,最是费鞋,一个月要穿两三双鞋,可见他们每天的工作强度有多大,差不多10天就踏破一双鞋。记忆里老辈人做的布鞋挺耐穿,现有的年轻人也喜欢手工布鞋。
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这双鞋,李挑子终是穿不上了。
继续呻吟着,挑夫开始感到苦痛,不该喝那冰冰东西,早知道这大暑天,还不如喝口热茶!迷惘中他看到茶碗,茶缸,施茶的人家,碗,碟,果子杂乱地绕着大圆篓......不到一刻,他肚子里像纠麻绳一般痛,发狂地呕吐使他沉入严重的症候里和死搏斗。
这,文章里提过"许是霍乱"。
旧时职业挑夫
5、 挑夫死亡
在李挑子与死神搏斗中,义气的朋友张秃子去找丁大夫拿暑药,但无人过问,因为此时丁大夫正在张宅玩牌;朋友又去找国外医院,但医院不收传染病,朋友失望而归。
他听到李大嫂的哭声知道事情不行了。院里瓷罐里还放出浓馥的药味。他顿一下脚,"咱们这命苦的......"他已在想如何去捐点钱,收殓他朋友的尸体。叫孝子挨家去磕头吧!
一边是李挑子死亡的哀景,一边是张宅夜宴和打牌的乐景,两相对照,无比违和,无比讽刺,更见悲凉。
曾在咖啡厅与太太悠闲喝过冰激凌的编辑,面对"挑夫霍乱数小时毙命"消息,他的感受是"白天去吃冰淇淋是件不聪明的事"。
这里,我们感觉到了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想起了鲁迅《祝福》祥林嫂在鲁镇欢乐祝福声里惨死在雪地。
上层社会对下层百姓的冷漠,可见一斑,让人唏嘘。
老北京四合院
三、《九十九度中》与挑夫同底层人们的命运,深刻揭示贫富悬殊、不平等的思想主题《九十九度中》是富贵悠闲的上层社会,与贫穷困苦的下层百姓的鲜明对照,五组交错切换的画面展示了两类人截然不同的生活图景:
挑夫、车夫、丫环,是底层劳动人们系列,他们的命运结局是病死、坐牢、挨饿;卢二爷、张老太、阿淑,是富贵人家系列,他们的生存状态是空虚无聊、挥霍无度、因循守旧。
这就是两类人的巨大悬殊。上世纪30年代旧中国,可以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社会现实,林徽因通过对照,表明对底层民众的深切悲悯、同情和关怀。
与挑夫同命运的底层的人力车夫
结语《九十九度中》结构新颖独特,主题揭示强烈,语言诙谐理趣,这是现代意识流写作手法,开了新派创作的先河。有大学教授竟然读不明白,为此李健吾写出了评论,并热情盛赞林徽因:
在我们好些男子不能控制自己热情奔放的时代,却有这样一位女作家,用最快利的明净的镜头,摄来人生的一个断片,而且缩在这样短小的纸张上。
这样的断片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挑夫"的断片,不仅展示了传统挑夫文化,更揭示了底层人们用"脚"丈量的艰辛悲苦的人生。
参考资料:林徽因《九十九度中》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END)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