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用人智慧(读资治通鉴魏文侯)

时间进入战国时代,魏国在诸侯国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在三家分晋以后,魏国出了一位承上启下的贤明君主——魏文侯。魏文侯是为君的典范,在《资治通鉴》中有句话叫做“四方贤士多归之”。他的臣子当中,在现代被人们熟知的有吴起、李悝、子夏和西门豹,在当时被称为贤士的有魏成子、田子方、段干木、乐羊、屈侯鲋、翟璜。

吴起治军、西门豹治巫,李悝变法与子夏作为“孔门十哲”之一和“孔门七十二贤”之一被我们熟知,但是魏成子、田子方、段干木等人的才干与他们不相上下。这么多能臣围绕在魏文侯周围,足以从侧面证明魏文侯的贤明。

魏文侯是怎么为君的呢,作为后世的君王又该从魏文侯的身上学习什么呢,这就要从司马光记载的几件事情来研究了。

第一件事是“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单独读这句话完全不知道司马光在讲什么,还是要结合其他的资料来理解。段干木的贤名传到了魏文侯的耳中,在当初段干木还不是文侯臣子的时候,文候对段干木求才若渴,去拜访段干木邀请他辅佐自己,但是段干木严格遵守“不为臣不见诸侯”的古训,得知文候来就翻墙逃跑不见文候。文候更加敬重段干木的贤达,后来文候每次经过段干木的宅子都要扶着车上的横木向段干木致敬。文候的行为感动了段干木,他答应出仕辅助文候,文候把段干木当作老师请教治国之道。

这件事讲的是求才和如何对待人才,司马光在这里告诉君王,人才难得,如果遇到人才并想要他为自己服务,一定要礼贤下士,给予人才足够的尊重。

第二件事是“与虞人期猎”。魏文侯在某个下雨的天气中同群臣饮酒十分欢乐,突然他命令身边的随从把车架赶到园囿。随从就很好奇的问君王:“今天外面在下雨,您又同群臣饮酒正开心,为什么要到园囿呢?”。文候回答,他想起自己同掌管园囿的臣子约好要打猎,不能失约。于是,就亲自到了园囿与臣子说明情况,取消了这次打猎。

这件事讲的是君王要信守承诺,并且要尊重臣子。很多翻译把虞人译成平民,这是错误。虞人是春秋战国时期掌管诸侯山河、苑囿、畋牧的官员。这里还是讲君王要对臣子信守承诺,尊重臣子的。

第三件事是“拒绝协同赵、韩出兵征讨对方”。三家分晋的时候,魏、赵、韩约为兄弟之邦,相互约定不征讨对方。但是,对于君王来说,协议就是用来撕毁的,所以赵、韩直接有了矛盾就相互征战。然而,魏文侯却牢牢坚守当年的约定,不帮助任何一方,反倒劝导赵、韩两国和平相处。文候的举动被认为是有古代君王的品德,从而得到诸侯的尊重。

这件事主要说明文候牢记先王教诲不偏帮一方,他公平公正的品德值得学习。

第四件事是“仁君可以容直臣”。魏文侯也是一个喜欢听恭维话的君主,他问大臣自己这个君王做的怎么样,大臣们都称赞他为仁君。文候正高兴的时候,任座却说:“君王你得了中山国,不用它来用作弟弟魏成子的封地,却把它用作儿子的封地,又算什么仁君呢?”任座指出了文候虚伪的一面,让文候下不来台。文候很生气,把任座赶了出去。第二天,他问翟璜自己是不是仁君,翟璜称赞他是仁君,并说只有仁君才能够容忍耿直的臣子。文候听了很开心,就让翟璜召回任座,并亲自到堂下迎接,以“上客”的待遇来礼遇任座。

这件事可以看出来魏文侯的容人之量,并且司马光借助文候的事委婉劝告君王朝堂中一定要有“诤臣”,君王一定要能够容下“直臣”。

第五件事是“田子方告诫文候要懂得任命官员”。魏文侯在听到奏乐的时候,对音乐做了精准的评价,引来田子方劝诫。田子方告诉文候,身为君王可以不懂音乐,但是一定要能够任命懂音乐的臣子。

这件事是司马光借田子方来告诉君王,身为君王不必要事事精通,但是一定要懂得知人善任。

第六件事是“田子方教子击”。子击是魏文侯的世子,未来的魏武侯。田子方教育子击讲述道:“国君骄人则失其国……”

这件事是司马光借田子方教魏武侯的事告诫君王,对人一定要谦虚谨慎,不能看不起人,否则国君会“失其国”。

第七件事是“文候问李克如何选相”。在战国时期,相国也就是丞相的职权真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君王往往把治理国家的权力托付给相国,相国能够掌握一个国家的大小事,很多时候会把君王架空。所以,相国的选择是慎之又慎的。

魏文侯在抉择翟璜和魏成子之一为相国的时候,有些举棋不定。他招来李克,想让李克给他一定的建议。但是,这种大事很容易得罪人,只能够君王“乾纲独断”,李克不想参与。只是,文候苦苦相逼,李克不得不提出自己的建议:“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文候略微一思索就明白李克的意思了,自己也下定了决心。

这件事是关于魏文侯选相的事,但是可以明白用人的标准,就在于臣子身处“居、富、达、穷、贫”五种情况下的选择。后世的君王也可以从中汲取教训,如何选择臣子。最好的臣子,能托付国家大事的臣子是“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的一心为国的。

司马光记载魏文候求才、信守承诺、公平公正、容人、知人善任、谦虚谨慎、用臣的七件事,劝告后世想有所作为的君王应该如何去做。同样,我们也可以学习如何获得人才、如何选拔人才、如何接人待物和如何治理公司,最终学会做一个好的领导者。

魏文侯用人智慧(读资治通鉴魏文侯)(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