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诗最好的一首(史上最著名的一首回文诗)

史上最著名的一首回文诗,多数人看了都迷糊,水平够高才能读懂!

回文诗最好的一首(史上最著名的一首回文诗)(1)

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

回文诗,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就是正着读倒着读皆成诗文,往往是拼揍而成,没什么惊艳之处。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因为回文诗是一门对文学素养要求非常高的学问,其用韵、形式十分严苛,若是只为回文而随意乱用辞意,那诞生的作品必定无色无味、无生无气,没有美感。不幸的是现存的回文诗大多都为此类,所以大家才会对这种诗体有所误解。

创作回文诗,用"钩心斗角"来形容较为贴切,"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要做到情意双全,尤为难得。然而以我唐宋数百年漫漫之躯,岂能无有所得?回文诗虽难,但也有不少佳作,如我们熟悉的白居易、王安石、苏轼等人都热衷于脑回路的开发。不过在回文领域,他们的诗词都无法与下面这一首媲美!

回文诗最好的一首(史上最著名的一首回文诗)(2)

它就是来自于秦观所作的《赏花》,后世提起回文诗必定落不下《赏花》,可见它的著名程度。小解先不贴全诗,暂看浓缩版的:

"赏花归去马如飞酒力微醒时已暮"

这十四个字很难索解,说它是两句诗,可上下两句很不协调,说它是一句美言,前后也不甚搭调,到底该如何解读呢?不要怀疑你的水平,因为当初它刚刚被创作出来时也是难倒了一片人!它的创作背景是这样的:苏轼前去秦观家拜访,恰逢时值秦少游出门游玩,少游闻讯便写下这十四字寄给了苏轼。

在场的众人看到字信都非常迷糊:不是托信说事,也并非卖弄学问,秦少游这番是作甚?只有苏轼哈哈一笑,解出了精妙: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回文诗最好的一首(史上最著名的一首回文诗)(3)

原来将这十四个字拆开,每个字都用两次,就可以构成一首精巧绝丽的回文诗!而且此诗绝无胡拼乱凑之嫌,每一句都合情合理、韵味盎然,读来回环往复,给人一种荡气回肠之感。

首行赏花之后,不胜酒力的秦观驰骋归去,马蹄如飞。马如飞的原因很显然,是因为花儿迷人酒儿醉人,所以秦观才疾步回家想要快点分享畅快的心情。这一句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有异曲同工之妙!

后一行写酒醒再赏花,虽酒力甚微,但与友人欢饮也可一醉方休!酒醒之后,暮色苍茫,恰好可以赏花而归。这是何等的畅然,这是何其的洒脱,这又是多少人所无比羡慕的生活!不说回文,单摘出一句而言,其意境都是孤高清雅,无懈可击。

回文诗最好的一首(史上最著名的一首回文诗)(4)

回文诗比较小众,多数文人都爱吟风弄月却不喜欢动脑筋挖心思逐回文。有一点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回文是汉字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因为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所以可以讲究语序变化,才有了绵延无尽的回文手法,至于英语等多音节语言就不能这么玩了!

再有,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秦观的《赏花》是回文诗吗?它可不是正读反读啊!在这里小解普及一下,回文诗的形式有很多:通体、就句、双句、本篇、环复、藏头等等,秦观的这首即为双句,是指下一句为上一句的回读。所以大家不要误会了!

好了,今天的回文诗解读完毕,大家看完之后,是不是有所收获,是否想要了解更多的回文诗词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