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散文简介(全国特级语文老师说珍珠鸟)

全国特级语文老师说《珍珠鸟》:散文不是记叙文?,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珍珠鸟散文简介?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珍珠鸟散文简介(全国特级语文老师说珍珠鸟)

珍珠鸟散文简介

全国特级语文老师说《珍珠鸟》:散文不是记叙文?

原创: 文|王小弘

偶然听到某特级语文老师的讲座,内容大多忘了,但其中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讲到《珍珠鸟》的时候,老师提出的一个观点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个观点大致是说,《珍珠鸟》是一篇散文,不是记叙文,要用散文的方法来理解,不能用记叙文的方法来理解。

每种文体都有一些突出的文体特点,了解不同的文体特点,参照不同的文体规律来理解文本,这是常识。但是把记叙文和散文拿出来做比较,却是违背常识的。

多年前刚进入语文教学领域的时候,我也曾被一些混乱的概念弄得头昏脑胀,其中文体划分就是一种。通常在语文教学领域,将现代文的文体划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这是与文学文体完全无关的一种划分法。这样的划分,按理说是根据文章的写作目的来划分的,记叙文记叙生活表达思想感情,说明文说明事物事理普及知识,议论文陈述观点建立逻辑,从培养写作基础能力的角度来看,这也比较合理。但偏偏说是按照表达方式来划分的。而表达方式又常被分为五种:议论、抒情、记叙、说明、描写,如果按表达方式来分文体,那岂不应该有五种对应文体?于是对应“抒情”又勉强多出来一个“抒情散文”,对应“描写”则实在生不出文体来了。其实,这五种表达方式的划分本身也挺混乱,其中“记叙”从表达方式角度来理解,就是陈述的方式,与描写、议论一样,都是表达的具体方式,但说明和抒情却是表达目的,这如何就归为表达方式了呢?

混乱的划分形式和划分依据,本身没道理可讲,还用这个来教,来考试,真的是在误人子弟。但是很多语文老师在稀里糊涂地教,学生也就稀里糊涂地考,这是语文教学领域里的一个大问题,但不知为什么,很少有人在这种专业问题提出质疑。

进入语文教育领域之前,我写一点文学作品,了解一点文学文体的划分。现代文学写作通常是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童话、科幻、寓言、对联、杂文等,这些划分总体看起来比较清爽,各种文体特点也比较明显,好区分。

从这个划分可以看出,记叙文和散文,其实是两个不同领域里的称呼。一篇在文学领域里被称作散文的文章,在语文教学领域里可能被称作记叙文、说明文或议论文,所以说“记叙文不是散文”是一个常识性错误。比如《珍珠鸟》这篇文章,确凿是一篇散文无疑,但它记叙了作者与珍珠鸟之间发生的事情,也肯定是一篇记叙文。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按文体规律来理解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该按散文来理解,还是该按记叙文来理解?

这就需要进一步来理解散文与记叙文的内涵。

前面说了,记叙文是语文教学领域里的创造性表达,独属语文教学领域所有。创造这个文体名称,是出于培养写作基础能力的目的,所以这个文体是从写作的基本要素角度来考虑的,比如记叙六要素、记叙人称、记叙顺序等,重在常识性的普及,这必然导致该文体专业性特点的模糊性。从写作内容上来说,记叙文可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不同的写作内容,就会呈现出文体的不同特点,但如果我们试图从写人艺术或叙事艺术角度去理解一篇记叙文时,其实是在掌握记叙文所传递的写作常识的基础上,从散文或小说的角度来进行审美探究的。或者说,记叙文中涉及到的写作技术之美或思想感情之美,其实源自散文、小说的写作技术探究或思想感情表达,记叙文只是在小说和散文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独属于语文教学领域里的一个名称。

一篇文章该按散文来理解,还是该按记叙文来理解,这是一个伪命题。记叙文作为一个文体名称,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只是提供了一个认知记叙类写作常识的框架背景,并没有提供理解文本的依据。

理解一篇记叙文,那就根据这篇文章所写的内容,结合相关文学文体的基本规律来理解,人物塑造、叙事艺术、景物描写等,都有一些基本规律。从文体来说,如果这篇记叙文是小说,那就按小说规律来理解;如果这篇记叙文是散文,就按散文规律来理解。

为什么语文教学领域会出现很多常识性错误呢?这个真值得人们多多思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