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前的遗址(神策门外茅草屋低矮)
江苏南京是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在雨花台下筑建城堡 ,是为南京最早的雏形。
在其后的近两千五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分别有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在此建都,因之有“六朝古都”之誉,再加上南唐、明朝前期 、太平天国以及国民党政府也曾建都于此,故又有“十代都会”之称 。
本组图片拍摄于1925年前后,这些珍贵的老照片将带着我们走近古都南京,领略金陵古城旧时的历史风貌和人文风景。
神策门外
这是90多年前南京神策门外的情景。一男一女正站在城外的一条土路上交谈,路边是一间低矮的茅草屋茶馆,门前坐着饮茶的人力车夫。前方道路两边的墙壁上画着醒目的香烟广告。
城外的行人
一群从刚刚从神策门出城的当地男子,因为天气炎热,有的将上衣顶在头上遮蔽太阳,有的光着膀子,他们脚下,是一座长长的木桥。
中华门
中华门是南京古都的正南门,是出入南京的要道之一,平日行人和车辆往来不断,川流不息,非常繁忙和热闹。1937年12月,侵华日军的装甲部队炮轰中华门,并从这里进入了南京城。
南京鼓楼
鼓楼位于古城中央,是旧时的报时中心。民国时,已不再使用钟鼓报时,但在鼓楼前竖起一块现代时钟,依旧发挥着报时的功能,可见南京百姓对这座报时用建筑的深厚情结 。时钟旁边设有报栏,还有执勤警察的身影。
评事街
评事街是古都南京的一条千年老街,曾是南京历史上最繁华的地区之一。因为古老,路面比较狭窄。街道两边是传统商铺,门前挂着各式各样的幌子。图中有一位妇人正驻足街头张望,远处是一支运粮食的驴队缓缓走来。
街道上的行人
评事街位于南京老城南,与其说是街道,不如说更像一条狭长的小巷,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居民在这条小巷子里繁衍生息,使之充满了浓郁的市井生活气息。
纺棉花
老妇人坐在门前,一手捻着棉絮,一手转动着纺花车。早在西汉末年,这种纺花车便已经出现。“纺花车子摇钱树,天天摇着自然富。”这种看似简陋设备 ,不知陪伴过多少代的中国女子,让她们满怀着致富的希望走过勤劳而漫长的一生。
采经纱
江苏是中国传统的纺织大省,南京地区所生产的“南京布”曾因质地轻薄、透气性好而行销世界,深受西方上流社会的青睐。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大量向中国倾销机织棉布,导致国内手工纺织行业的萎缩。但有一些人们依旧坚守着这种传统的手工纺织技艺。图中的男子正将线轴上浆好的线一根根并排拉出,形成布匹的经线,看上去非常壮观。这种作业方式叫做采经纱,是织布前的准备工作之一。
街头经纱工
经纱是织布前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需要把采出的经纱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理整齐,然后才能上织布机。 如果做得不好,织出来的布会出现松紧不一、布面不平整等现象,影响布匹的质量。
夫子庙牌楼
夫子庙位于南京市内秦淮河北岸,是由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组成。从六朝至明清,南京的名门望族及当朝权贵就多聚居于周边。
夫子庙街市
夫子庙可谓是南京城一等一的繁华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素有“六朝金粉”的美誉。这里也是当地百姓最喜欢去的地方,不但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而且吃喝玩乐各种服务应有尽有。
秦淮河游船
夫子庙前的游船。人们可以乘坐这样的船只在秦淮河上畅游。船上有用以防风遮雨的棚子,用围席搭成,可以随时卷起或放下。
秦淮河风景
“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缓缓流淌的秦淮河水,像少女纤细的倩影,曾出现在多少文人雅士的梦中。
远去的背影
一段古老的城墙,一个挑夫的背影。城墙上的巨大的裂痕似乎正在向人们诉说这座古城的沧桑历史。然而,此时的人们怎么也想不到,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劫难正在一步步逼近这座千年古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