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论有用和无用(有用与无用大用与小用)

庄子论有用和无用(有用与无用大用与小用)(1)

庄子的名篇《逍遥游》都讲些什么呢?“相对性”这个主题一直贯穿始终。每个人看待世界都有自己的角度,心理学称之为“单一视角”,就像投资家查理芒格说的“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眼中满世界都是钉子”。

《逍遥游》中庄子多次用了“大鹏”和“小鸟”的寓言故事来说明,一个大智慧的人和小智慧的人之区别。庄子说,在北海有一种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很大,不知道有几千里大。鲲后来又化而成为了鸟,它的名字鹏。鹏也很大,它的翅膀也不知有几千里宽。大鹏展翅,可以飞到几千里的高空。当海风大起时,它会乘风迁徙到南边的一个天然大池。

这里的“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庄子这里说的不是进化而是主体生命的自我转化。这不是量的转化,而是质的飞跃。“怒而飞”展现的是生命蜕变的能量积存。北冥与南冥,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分异,而是价值之境的超越之异;这里不仅仅由北极飞往南极,而是人间天上的永恒追寻。正如孔子所说的“下学而上达”的精神高度,体现了“知我者其天乎”的天人合一之生命境界。北冥与南冥的自然变迁,也是天地人间阴阳造化的“化天地育万物”的价值追求。

庄子在这里引出寓言“小鸟嘲笑大鹏”的故事。小鸟自鸣得意于自己一纵身就可以飞上枝头觅食,嘲笑大鹏鸟又何必飞到几千里外地方去呢?这里,庄子用大鹏鸟和小鸟来对比小智慧和大智慧的区别。庄子说,朝生暮死的细菌不会明白一天的时光;春生夏死、夏生冬死的寒蝉,不会明白一年的时光,这些都属于庄子眼中的小年。楚国南方有一棵冥灵树,以五百年为春季,以五百年为秋季;上古时代有一棵大椿树,以八千年为春季,八千年为秋季,这些都庄子眼中的大年。彭祖活了八百岁,到现在还以长寿而闻名,一般人与他相比,都会觉得很悲哀。这是庄子的大小之辩。庄子给我们的人生指南是,人人皆可逍遥,物物无不逍遥。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里说的是类似的道理。这也是庄子的“小智慧和大智慧”之区别。“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庄子是说“有大智慧的人,总是从容不迫;只有点小聪明的人,则往往斤斤计较”。

在道家文化中,相对性同样还体现在“有用”和“无用”上。这一点是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有无”哲学。在庄子的《逍遥游》中,小鸟和大鹏谢幕退场,转由人间不同层次的人物登场,这里庄子想通过几个人间故事来阐释了“有用”和“无用”的进境。

“宋人次章甫而适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这是庄子的第一个人间故事,很简单,短短二十个字,就把故事讲清楚了。宋国人运礼冠到越国去贩卖,但是越国人的习惯是剪光头发,身上刺青,根本用不了礼冠。庄子这里是想表达这样的道理:对你有用的东西,对别人未必有用。这和孔子的“己所欲,亦勿施于人”的道理是一致的。

庄子论有用和无用(有用与无用大用与小用)(2)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这个人间故事是说,庄子的好朋友惠子,魏王送了他一个大葫芦种子,惠子拿它种了,并且长出了一个大葫芦,但是这个大葫芦用来装水,不够坚固。用来打水,水缸都容不下,所以有的东西看起来有用,但实际却无用。这里面就有这样一个问题,大小之用不能太简单粗暴,关于有用无用要根据物性而择其而用,方为大用。庄子在回答惠子的同时,也给惠子讲了一个故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庄子这里想告诉惠子,宋国有个人擅长调制一种治疗手裂的药物,世世代代以这个为职业。有一位商人愿意出一百金买了药方,拿着药方去游说吴王,吴王用来治疗好了士兵的手裂,并且在与越人的战争中大胜。于是,这个商人得到了丰厚的奖励。庄子的故事讲的是,有的东西在有的人看来是小用,而在有的人看来就是大用。你又怎么这个问题呢?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嫠牛,其大若垂天 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庄子的这个故事是说,有一棵大树,树看起来很大,但树干臃肿,树枝卷曲,木匠对这种树都不屑。所以看似有用,实则无用。野猫和黄鼠狼看起来都是身子卷曲,但是它们可以逮住老鼠,大牛虽然身体庞大,但并不能逮住老鼠。这同样是一种“大而无用”。

庄子论有用和无用(有用与无用大用与小用)(3)

这里庄子用几个人间故事来阐释了他的有用和无用、大用和小用的哲理。庄子的哲学其实获得真知的学问,他告诉我们很多事情并非我们看上去的那样。有用和无用都是相对的。明晰事物的“相对性”是道家思想的精髓之一。老子的《道德经》第二章,对世间万物的相对性也进行了大量深刻的论述。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相对相生相克的概念,都是有用无用,用者有用不用无用的概念。这些概念恰恰是人间世的认知之道。

原来,人生的困苦都是从心中所执着之“用”的标准而来,有了标准就会带出责求,有了执着就会带来造作,就会分出有用无用,而有用又分出大用小用,从而尽量摆脱无用。人人都证明自己有用,并且是大用;而摆脱无用,且是小用的负面评价。这样我们的生命就会落在无边的困苦之中,执着是困,造作是苦。如何扭转?庄子这里就在告诉我们:从“有用之用”转向“无用之用”,无掉执着之“用”。

我们的心当“无何有”的时候,随处皆是“广莫之野”,从而获得“无为其侧,寝卧其下”的“从心所欲”,这就是庄子心中的“逍遥游”吧。如果在“绝对的自由和逍遥”与“无限的财富和地位”之间选择,你还会选择逍遥吗?

庄子论有用和无用(有用与无用大用与小用)(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