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象棋奥赛最高级别(国际象棋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国际象棋奥赛最高级别(国际象棋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1)

一、国际级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一)世界杯赛(个人)、世界锦标赛(个人)前八名;

(二)奥林匹克团体赛、世界团体锦标赛:

1、第一名授予参赛的5名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参赛的4名运动员;

3、第三名授予参赛的3名运动员;

4、第四至六名授予参赛的2名运动员;

5、第七、八名授予参赛的1名运动员。

二、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一)世界杯赛(个人)、世界锦标赛(个人)第九至十六名;

(二)奥林匹克团体赛、世界团体锦标赛第二至八名授予除国际级运动健将外其他参赛成员;

(三)亚洲个人锦标赛、世界冠军分区赛(中国区)、全国锦标赛(个人)前十四名;

(四)亚洲团体锦标赛出场率不低于40%和得分率不低于70%:

1、第一名授予参赛的5名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参赛的4名运动员;

3、第三名授予参赛的3名运动员;

4、第四至六名授予参赛的2名运动员;

5、第七、八名授予参赛的1名运动员。

(五)全国智力运动会(团体)出场率不低于40%和得分率不低于70%:

1、第一名授予参赛的男女各4名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参赛的男女各2名运动员;

3、第三至六名授予参赛的男女各1名运动员。

(六)全国锦标赛(团体) 出场率不低于40%和得分率不低于70%:

1、第一名授予参赛的男4名、女3名运动员;

2、第二名授予参赛的男女各2名运动员;

3、第三至六名授予参赛的男女各1名运动员。

(七)全国青年个人冠军赛(17岁—20岁)前二名且得分率达到70%;

(八)全国等级赛甲组冠军且得分率达到76%。

三、一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

(一)亚洲个人锦标赛、世界冠军分区赛(中国区)、全国锦标赛(个人)第十五至三十二名;

(二)全国锦标赛(团体)前八名授予除运动健将外其他参赛的男、女运动员且出场率不低于30%和得分率不低于60%;

(三)全国智力运动会(团体)前八名授予运动健将外其他参赛的男、女运动员且出场率不低于30%和得分率不低于60%;

(四)全国智力运动会(少年团体)(10岁—16岁)前二名且出场率不低于30%和得分率不低于60%,授予参赛的男女各4名运动员;

(五)全国青年个人冠军赛(17岁—20岁)前十名,参赛人数不足20人,录取前五名(17岁—20岁);

(六)全国等级赛乙组参赛人数50人以上,录取前十三名;参赛人数70人以上,录取前十八名;参赛人数100人以上,录取前二十五名;参赛人数150人以上,录取前三十八名;

(七)全国少年冠军赛甲组(16岁组)、乙组(14岁组)冠军;

(八)省、自治区、直辖市个人锦标赛前三名;

(九)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级赛乙组冠军。

四、二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

(一)全国锦标赛(个人)第三十三至四十二名;

(二)全国锦标赛(团体)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赛的男4名、女3名运动员;

(三)全国智力运动会(团体)第九至十二名授予参赛的男女各4名运动员;

(四)全国智力运动会(少年团体)(10岁—16岁)第三至五名授予参赛的男女各4名运动员;

(五)全国青年个人冠军赛(17岁—20岁)第十一至十八名,不足20人比赛,录取第六至九名(17岁—20岁);

(六)全国等级赛丙组参赛人数50人以上,录取前十三名;参赛人数70人以上,录取前十八名;参赛人数100人以上,录取前二十五名;参赛人数150人以上,录取前三十八名;

(七)全国少年冠军赛甲组(16岁组)、乙组(14岁组)第二至十二名;丙组(12岁组)、丁组(10岁组)前八名;

(八)省、自治区、直辖市个人锦标赛第四至十二名;

(九)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级赛丙组前六名;

(十)省、自治区、直辖市少年冠军赛,甲组(16岁组)、乙组(14岁组)前三名,丙组(12岁组)、丁组(10岁组)冠军。

五、三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三级运动员称号:

(一)全国锦标赛(个人)第四十三至六十二名;

(二)全国锦标赛(团体)第十三至十六名授予参赛的男4名、女3名运动员;

(三)全国智力运动会(团体)第十三至十六名授予参赛的男女各4名运动员;

(四)全国智力运动会(少年团体)(10岁—16岁)第六至九名授予参赛的男女各4名运动员;

(五)全国青年个人冠军赛(17岁—20岁)第十九至二十六名;不足20人比赛,录取第十至十二名(17岁—20岁);

(六)全国少年冠军赛甲组(16岁组)、乙组(14岁组)第十三至二十五名;丙组(12岁组)、丁组(10岁组)第九至二十名;

(七)省、自治区、直辖市个人锦标赛第十三至三十二名;

(八)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级赛定级组前十名;

(九)省、自治区、直辖市少年冠军赛,甲组(16岁组)、乙组(14岁组)第四至八名,丙组(12岁组)、丁组(10岁组)第二至四名;

(十)省辖市、地区、自治州个人锦标赛前六名;

(十一)省辖市、地区、自治州等级赛定级组前六名;

(十二)省辖市、地区、自治州少年冠军赛前三名;

(十三)县(区)个人锦标赛冠军。

注:申请等级称号的条件

1、赛制:不得少于11轮棋,每轮棋用时不少于60分钟。全国性的赛事允许有一次快棋申请称号。

2、亚洲团体锦标赛、全国智力运动会(团体)、全国锦标赛(团体)按出场次数(按条例的出场率)来计算得分率。

3、凡参加全国等级赛的运动员必须持等级证书参赛。技术等级证书必须符合上述条例的比赛名称方可办理等级证书,否则视同无效。

4、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级赛:

(1)比赛分为甲组(一级运动员组)、乙组(二级运动员组)、丙组(三级运动员组)、定级组;

(2)持棋协大师证书可参加乙组,持候补棋协大师可参加丙组,持棋协一至二级棋士证书可参加定级组。

5、参加省级以下(含省级)比赛所有人员必须是有当地户籍的运动员。

6、比赛秩序册、成绩册、获奖证书(根据规程录取名次发)必须加盖组委会章,而全国等级赛的成绩证明单必须加盖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公章方可作为申请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的依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