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吃东西会被罚款吗(车厢内饮食可能被记入信用档案引起关注)

5月22日下午3时40分,北京地铁10号线三元桥站,一名女士手拿着一份盒装冰淇淋进入了地铁车厢旁边的人看了她几眼,都没有说话不远处站着一名乘务管理员,向女士这边瞅瞅也没有说话女士一直在吃,直到呼家楼站下车而车厢内,拿着奶茶、饮料的人不在少数,有的乘客还时不时饮用,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地铁吃东西会被罚款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地铁吃东西会被罚款吗(车厢内饮食可能被记入信用档案引起关注)

地铁吃东西会被罚款吗

5月22日下午3时40分,北京地铁10号线三元桥站,一名女士手拿着一份盒装冰淇淋进入了地铁车厢。旁边的人看了她几眼,都没有说话。不远处站着一名乘务管理员,向女士这边瞅瞅也没有说话。女士一直在吃,直到呼家楼站下车。而车厢内,拿着奶茶、饮料的人不在少数,有的乘客还时不时饮用。

5月15日,新修订的《北京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和《关于对轨道交通不文明乘车行为记录个人信用不良信息的实施意见》同时开始实施。在《乘客守则》中明确规定,不得在地铁车厢内饮食。同时在《实施意见》中明确,在地铁车厢内饮食可能会被记录个人信用不良信息。这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能不能在地铁上吃喝一直以来就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认为可以吃,因为没有影响到他人。但也有人认为不可以,因为地铁是公共场所,一些味道比较大的食物影响了别人的乘车体验,饮品的洒漏甚至还可能造成安全隐患。一些城市出台规定禁止地铁上饮食,很多人赞成,但也有人质疑。

禁食令 是否支持有分歧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对是否支持地铁禁食,受访者都给予了肯定回答。然而,对禁食的条件和方式却各有各的见解。

“以前觉得没有必要限制在地铁上吃东西。但是有一次见到有人吃猪肉大葱包子,那个味道实在很大,那时就有点理解为什么要在地铁上禁食了。”在北京一家国企上班的小马说。

小马上班每天乘坐地铁要2个小时,单程超过50分钟。她的印象里,在地铁上吃东西的人很少,倒是不少人都在喝一些奶茶、咖啡等饮料,还有人上下班时会带一些食物,虽然不吃但味道不小。

从不理解到理解,小马对地铁禁食的规定因为自身经历有了转变。与小马不同的是,小林从一开始就支持地铁禁止吃东西。小林在上海的一家国企工作,之前每天都是乘坐地铁去上班。“上海地铁里面很少有人吃东西。即使有,也没有造成特别差的印象,所以也记得不是很清楚。”小林说。

有的人也支持地铁禁食,但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小靳在北京的一所高校工作,他每天乘坐地铁的时间是110分钟。当记者问他对在地铁上饮食的看法时,小靳说:“上下班时,有时饥肠辘辘,看到别人吃我也想吃。”但据他观察,在地铁上吃东西的人确实很少。

小靳没有明确支持地铁上禁食,“吃,对我没有什么影响。不吃,对我依然没有什么影响。”不过,小靳也表示,如果因为在地铁上饮食引起了公共卫生问题,那还是应该要禁止饮食。

小杨和小靳的想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小杨在深圳工作,每天也是要花费2个小时在地铁上。据小杨描述,从他去深圳工作之后,没有在深圳的地铁上碰到吃东西的情况,“感觉深圳人还是比较自觉的。”

然而,对于能不能在地铁上吃东西,小杨表示,只要不影响他人,吃与不吃并没有什么区别。“如果吃东西,味道不要太大,高峰时段不要吃。”小杨说。

“对于地铁是否禁食,我认为不要‘一刀切’地回答是与否,而要考虑每个城市的特殊性。”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李志刚说。他表示,首先地铁禁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乘车环境,但在地铁上饮食有可能是生活所迫,也有可能是生活习性使然。其次,如果实行禁食令,还需考虑这个城市是否有足够的人力、物力确保规定执行。一方面,城市的公共安全资源不可能大量投入其中,禁食令面临取证难、执行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一旦禁食令被确立,就不应该形同虚设。

执法难 特殊情况要考虑

记者在北京市的地铁上随机采访了一些乘客,大家都表示了对出台地铁禁食令的理解和支持,但是也希望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对饮品的限制,对没有刺激性食物的限制等。

记者在北京地铁10号线车厢中采访了一位地铁乘务管理员。他告诉记者,在新修订的《乘客守则》出台之后,加强了对饮食方面的管理。但更多的是以劝告为主,而且主要是针对那些有刺激性的食物。一般的食物,如果不影响他人,就不会干预。

此外,这位乘务管理员告诉记者,地铁方面要求他们尽量柔性管理,不要和乘客起冲突。如果遇到不听劝告的乘客,就使用随身携带的摄像头拍摄乘客的视频,然后交到上级,由地铁站管理层去处理。

目前,除北京之外,上海、南京、西安、厦门等城市都已经有了明确的禁止在地铁上饮食的规定。南京、西安、厦门制定了详细的处罚措施。

小张在南京就有过一次被处罚的经历。根据《南京市轨道交通条例》规定,禁止在车厢内饮食,饮品仅限于瓶装矿泉水和自带茶水,瓶装饮料等都禁止饮用。小张当时携带一杯奶茶进入地铁站,并在车厢内饮用,结果被地铁执法人员看到,当场给予警告并开出了罚单。

“罚款的钱数不多,更多是起到了宣传的作用。尤其当时是假期,能有更好的效果。”小张向记者表示。

在大城市上班,许多上班族会面临通勤时间达到1小时以上的情况。而对于一些体质虚弱或者患有疾病的人来说,及时补充一些食物或者水分就很有必要。这就与地铁禁食令的规定产生了矛盾。

小马在采访中就表达出了同样的疑问:“如果有低血糖症状出现,在车厢里面吃了一颗糖,那算不算违反规定?应该如何处罚?”

许多城市虽然有明确规定禁止饮食,但法外有情,对于病人、婴幼儿等有特殊情况的乘客,地铁方面也会给予照顾。

此外,较长的通勤时间会导致很多上班族选择在路上吃早餐,有时着急在地铁上吃东西就不可避免。小马的公司提供早餐,所以她没有在地铁上吃早餐的需求。“出外勤时很想带点东西在地铁上吃,但想想还是忍住了,不给别人添麻烦。”结果就是不吃或者迎着风走在路上随便吃两口。

上班族的这些需求应该得到重视。“现在,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多元化。面向‘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目标,人性化、精准化管理的需求也更加迫切。”李志刚说。

多举措 共创地铁好环境

地铁环境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执法力度的大小,更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让乘客能够主动遵守规定,与地铁工作人员一道创造良好的乘车环境。

好政策取得好效果,离不开公众参与,地铁禁食令的实施必须让公众参与其中。南京市自2014年实施地铁禁食令以来,不断加强执法和宣传,让地铁禁食的观念深入人心。现在,南京地铁上经常会出现乘客制止乘客饮食的行为,这说明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公众参与是推动地铁禁食的最重要、最核心环节。”李志刚表示,尤其是否实行禁食令、哪些食物属于禁食令范围等,更需征询市民意见。前期方案的共同参与、共同制定,都有助于禁食令推行后的共同管理、共同维护。

网络上的反应印证了这一点。对于新修订的《北京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不少网友就指出,新的规定是“一刀切”。网友们对口香糖、巧克力等小零食被禁止以及喝水被禁止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疑问。

为此,小马建议,应该细化执法的标准,把禁止的食物和饮品列出具体清单,“这样一是有助于乘客更了解禁食的范围,在乘车时避免携带;二是有助于执法人员执法,避免出现管多了被指责不人性化管理,管少了被认为不认真履职。”小马说。

李志刚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包括在地铁安检环节实施“准入”原则,对榴莲等气味较大的食物、对饮料和汤水等易泼溅食物实行禁入;设立“禁食车厢”与“可饮食车厢”,并张贴相关标志,有助于不同需求的乘客自主选择乘车空间;采取分时段策略,如在规定的高峰期内允许饮食;采取因人而异的群体差异策略,考虑老人、小孩、孕妇、特殊患者等群体的特定需求等。

李志刚表示,如果确实需要在地铁上饮食,要选择对其他乘客影响较少的食物种类,例如不食用气味较大的食物、不食用易泼溅的食物等。此外,饮食者也要注意维护公共环境卫生,如自觉清扫食物残渣、不乱扔垃圾等。

对于上班族的需求,小靳建议,加强地铁沿线重点站点附近的小商业布局,解决“一口饭”的问题。“具体而言,就是在一些重要的地铁站设立一些带座位的食品店、便利店等,方便乘客能够在上下车之后饮食。如果在上车之前或者下车之后能解决吃饭喝水的问题,那在地铁上就没有必要吃喝了。”小靳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