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驼岭奇经八脉大招(狮驼岭一难所体现出的深意)

导读:人这一生在很多时候都如同活在棋局之中,有人因为一步之差,让自己失去所有优势,甚至满盘皆输。也有人因为一瞬间的观念转变,从而摆脱困境反败为胜。比如在《西游记》的狮驼岭一难中,孙悟空与三个妖怪的斗争过程,就非常形象的体现了这种局势上的变化。

在这个故事当中,他们都在为了战胜对方而不断的努力,从复杂的局势中寻找着对自己有利的条件。可是与此同时,双方也都犯下了一些比较类似的错误,产生了一种极其相似的心态。也正因如此,他们的处境才会不停的转变,在成功与失败之间来回周旋。

狮驼岭奇经八脉大招(狮驼岭一难所体现出的深意)(1)

孙悟空与狮驼岭三妖的斗争,不仅是一场关于个人实力的精彩对决,更是一场心态和谋略上的较量。能够决定最终成败的因素,不仅仅是双方战斗力的高低,更重要的是能否在局势的转变中,及时认清现实,并且抓住机会为自己创造战胜对手的先决条件。

这一段跌宕起伏的情节,非常生动地体现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成功与失败的转变,总在一念之间。无论是孙悟空最初阶段时大意轻敌的表现,还是金翅大鹏雕想出的反败为胜之计,亦或是这件事情最终的结果,其实都已经在无形中与这句话的含义相互吻合。

连续两次的胜利,让孙悟空放松了内心里的戒备

《西游记》中的800里狮驼岭,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妖怪聚集地,同时也是唐僧师徒西行之路上的一个巨大障碍。就连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曾这样对唐僧说道:

“师父,你也忒不通变。常言道,单丝不线,孤掌难鸣。那魔三个,小妖千万,教老孙一人,怎生与他赌斗?”

不过话虽如此,但经还是要取的,他们绝不能因为眼前的困难而退缩。常言道:“逢强智取,遇弱活擒。”为了保证师徒几人能够顺利通过,他采取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战略方针——擒贼先擒王。

狮驼岭奇经八脉大招(狮驼岭一难所体现出的深意)(2)

他在与青毛狮子的战斗过程中,趁其张开血盆大口之际,出其不意地钻进了对方的肚子里。经过一番折腾之后,狮子精终于被收拾的服服帖帖,另外两个妖怪也暂时达成了共识,表示只要他能放过青毛狮子,自己就可以让他们师徒四人安全度过狮驼岭。

对手提出的这个条件的确让他非常动心,毕竟狮驼岭上妖怪众多,想要一路打过去是不可能的。只有迫使这些妖怪主动让开一条道路,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仔细斟酌之后,孙悟空随即答应了妖怪们的请求放了青毛狮子,然后带着唐僧高高兴兴地准备过山。可他却不知道这只是对方的缓兵之计,狮子精虽然已经不敢再与他为敌,但另外两个妖怪却并不服气,依然不打算放过他们。于是黄牙老象带领3000小妖,前来找唐僧师徒挑战。

面对这样的结果,孙悟空并没有表现的过于愤怒。此时他的心中充满了自信,既然自己能够降服大魔头,那么眼前的这个二魔头自然也不在话下。不过这一次他却没有亲自出手,而是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派出了自己的二弟猪八戒与其针锋相对。

可是猪八戒的表现却并不理想,不但没有抓住妖怪,反倒还落在了对方的手里。之后孙悟空只好亲自上阵,再次大发神威,牵着黄牙老象的鼻子将其带了回来。

在这一刻他的气势显然已经达到了巅峰,完全扭转了最初的劣势。随着青毛狮子和黄牙老象大败而归,妖怪们的士气已然跌到了低谷状态,甚至已经开始准备屈服。

狮驼岭奇经八脉大招(狮驼岭一难所体现出的深意)(3)

同时孙悟空也觉得自己早已胜券在握,占据了绝对优势,狮驼岭上一共只有三个大魔头,如今已经被打败两个。从这样的局势上来看,胜负其实已经非常明显,即使妖怪们继续负隅顽抗,似乎也没有任何意义。

然而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并不能够代表实际的情形。《孙子兵法》中有云:“兵者,诡道也。”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根据表面上的现象去下定论,包括这件事情也是一样。

两个大魔头虽然都先后吃了败仗,在对手面前表示屈服。但是他们的内心里,却依然没有真正放弃抓唐僧的念头,所谓的屈服也只是由于形势所迫,而不得已做出的决定。或者也可以说是局势的转变造成了这样的状态,同时也让孙悟空产生了一种胜利在望的心态,从而放松了内心中的警惕。

人们在即将成功的时候,总是难免会生出这样的想法,觉得所有事情都已成定局,不会再出现任何差错。然而越是在这样的时刻,局势就越容易发生转变,而且一旦有所变故,就会让人措手不及。古往今来有多少人都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自己的一念之差,最终功败垂成,走向了失败的命运。

此时孙悟空也面临着与之相同的局面,整个取经团队的命运,都在他的一念之间。

金翅大鹏雕的反败为胜之计

黄牙老象的失败,无疑给狮驼岭这群妖怪的气势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让他们的心里对孙悟空产生了深深的忌惮。此时他们尽管心有不甘,却也不愿意再继续与之相斗。

狮驼岭奇经八脉大招(狮驼岭一难所体现出的深意)(4)

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青毛狮子在这一点上表现得非常到位。

他当时是这样说的:

“孙行者是个广施仁义的猴头,他先在我肚里,若肯害我性命,一千个也被他弄杀了。 却才揪住你鼻子,若是扯了去不放回,只捏破你的鼻子头儿,却也惶恐。快早安排送他去罢。 ”

其实他所说的这些话也不无道理,因为要论真本事的话,他和黄牙老象都不是孙悟空的对手。在这样的先决条件下,认输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毕竟俗话说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没有把握战胜对手的情况下,只能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所以说眼下的局面,对妖怪们而言已经可以说是败局已定。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就只能按照孙悟空的要求,护送他们师徒四人过山。可是在另一方面,这样的无奈局势,却也为金翅大鹏雕创造了反败为胜的先决条件。

他针对眼下的情况,来了一个顺水推舟将计就计,专门安排了一座八抬大轿,让手下的小妖们去护送唐僧。而自己则联合青毛狮子与黄牙老象,等候在狮驼国的城外,在这里守株待兔,等待着师徒四人的到来,然后将之一网打尽。

随后发生的事情也正如他的预料,经过前两次的胜利之后,孙悟空的戒备之心已经被全部消除,完全没有察觉到任何不妥之处。可见金翅大鹏雕对于局势的分析的确十分到位,完全摸透了对手的心思,并且能够根据现实情况加以利用。

而孙悟空则恰恰与之相反,被他蒙在鼓里,因此导致取经团队走上了一条充满危险的道路。这样的情形正如古人所说:“当局者迷。”身在局中的人往往难以看透一件事情的虚实,更无法及时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总会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差,最终满盘皆输。

师徒几人就这样跟着妖怪们,一路来到了狮驼城外。然而当他们接近城池的时候才发现,这里的景象比狮驼岭更加恐怖,无数妖魔鬼怪在城中盘踞,即使是曾经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也被眼前的情形吓了一跳,瞬间跌倒在地上。

狮驼岭奇经八脉大招(狮驼岭一难所体现出的深意)(5)

就在他短暂失神之际,三个魔头开始发起反扑,分别扑向他和猪八戒以及沙僧。在这种万分被动的情况下,他们只能疲于招架,此时双方的差异体现的非常明显,一方仓促迎敌,而另一方则蓄谋已久。这场斗争的结果毫无悬念,狮驼岭三妖大获全胜,将师徒四人尽数活捉。

此时此刻孙悟空的处境,在一瞬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本来以为成功在望,却没想到最后居然是自投罗网。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就是他此前的错误决定。正是由于他在占据优势之后产生了大意轻敌的想法,所以才给了金翅大鹏雕反败为胜的机会。

或者也可以说,当他决定相信妖怪的那一刻,其实就已经注定了此时的失败。可见成败往往只在于一瞬间的决定,在那些关键的时刻,绝对容不得半点马虎。

金翅大鹏雕捉住唐僧师徒之后的松懈心态,让孙悟空在绝境中找到了反击的机会

三个魔头将师徒四人一网打尽之后,便在狮驼城中住了下来,并且于当天夜里把师徒四人捆得结结实实放进了蒸笼,之后各自回去倒头大睡,准备在第二天享用唐僧肉。不过这三个妖怪显然小觑孙悟空了,区区一条绳子又怎么能捆得住齐天大圣?

他不但挣脱了绳索,而且还取回了行李,带着唐僧他们一路向城外逃跑。可是当他们跑到一半的时候,却又突然被妖怪们发现。三个魔头毫不客气,再次把唐僧、猪八戒还有沙僧抓了回来,只有孙悟空得以独自逃跑。

狮驼岭奇经八脉大招(狮驼岭一难所体现出的深意)(6)

对于他的离去,金翅大鹏雕并没有像上次一样去忙着追赶,反而任由对方一路逃走。之后他还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让小妖们把唐僧锁在柜子里,然后便开始散布谣言,说唐僧已经被自己吃了,其目的就是让孙悟空彻底死心,不再来找他们的麻烦。在他看来对方走投无路之后,只能选择放弃唐僧等人,放弃取经的事业。

可是他却低估了对方与唐僧之间的情谊,以及对取经事业的坚决态度,因此也就错误判断了事情的走向。孙悟空听说师父被害的消息后,并没有像金翅大鹏雕想象的那样死心塌地的离去,反而在心中这样说道:

“老孙且驾个筋斗云,去见如来,备言前事。若肯把经与我送上东土,一则传扬善果,二则了我等心愿。”

可见西天取经的事业,已经成为了师徒几人共同的梦想和心愿,即使唐僧不在了(孙悟空当时并不知道实情),他也依然要坚持把事情完成。更何况他们师徒这一路上共度风雨,早就建立了极其深厚的感情,此时师父被几个妖怪所害,他又怎么可能就这样善罢甘休?

可金翅大鹏雕却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他认为事情完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对方已然不足为虑。不过也正是由于他一念之间的疏忽和松懈,才让孙悟空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并且成功找到了如来佛祖,最终导致整件事情的局势再次发生了转变。包括金翅大鹏雕在内的三个魔头,最后分别被孙悟空请来的如来佛祖以及文殊、普贤两位菩萨降伏,至此狮驼岭一难也随之落下帷幕。

狮驼岭奇经八脉大招(狮驼岭一难所体现出的深意)(7)

在此事的整个发展过程当中,孙悟空与三个妖怪的处境,都先后经历了多次转变,其中每一次由成功到失败的转变,都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心态产生了偏差,所以导致了对形势的错误判断。这也正是狮驼岭一难所体现出的深意,这段故事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成功与失败的转变,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尤其是在面临重要抉择的关键时刻,人的一念之差,往往会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改变自己和其他人的命运走向。也正因如此古人才会一再告诫人们,做人做事一定要慎始慎终。越是在成功即将到来的时刻,就越要小心谨慎,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性,避免自己走向失败。

结语

人生如梦,世事如棋,生活在世上的每一个人,都在与现实的生活进行着一场漫长的博弈。我们走出的每一步都需要以现实为代价,所以必须时刻谨慎对待,每做一个决定的时候,都要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清楚自己的处境,然后再做打算。毕竟在人生的棋局中,没有反悔的可能,无论是对是错都只能亲身面对。

这些道理就是《西游记》中的狮驼岭这一难,所体现出来的深刻含义。在这部书中还有着更多的人生法则,等待着我们去感悟。正如人们所说,古人留下的经典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智慧,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仔仔细细的品味。

本文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