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有没有重要的习俗(清明节的7大习俗)

#清明风俗大赏#最是人间四月天,一年一度又清明。

妈妈说她每年的清明节,会很哀伤,想起逝去的亲人,再美的景色,在清明节这天也不想欣赏。她说,现在年轻人,对中国的文化习俗都不重视了,很多习俗禁忌都不知道,说今天一定要给我科普一下。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清明节的习俗不同,盘点一下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有没有重要的习俗(清明节的7大习俗)(1)

扫墓

最重要的当然是祭祖扫墓了,清明扫墓,带上贡品,纸钱,折几根带着嫩芽的柳枝,插在坟头,寄托已故亲人的哀思。

踏青

踏青又称春游,四月大地回春,草长莺飞,温度不冷不热,是春游的最好时候。踏青习俗在秦朝就已经开始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

清明节有没有重要的习俗(清明节的7大习俗)(2)

荡秋千

记得小时候,每年清明节,爸爸都会在家里的小院里,给我们姐妹绑一个秋千,怎么玩也玩不够。秋千是一项娱乐活动,比较受女孩子欢迎,儿童最喜欢。

清明节有没有重要的习俗(清明节的7大习俗)(3)

蹴鞠

蹴鞠是一种古老的游戏,鞠的意思是皮球,蹴是用脚踢,战国时期在我国就开始流行,汉代成为练兵之法,宋代蹴鞠有了一定规模,高俅就是凭借蹴鞠得到赏识。

清明节有没有重要的习俗(清明节的7大习俗)(4)

放风筝

放风筝据说可以消除灾祸,拿竹篾,浆糊,彩纸,做成的风筝,穿上线,飞上天空,等到飞到一定高度,拿剪刀剪断,让风带走,可以消除灾难。

清明节有没有重要的习俗(清明节的7大习俗)(5)

插柳

清明时节,柳树是最嫩的时候,最容易成活。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树生命力十分旺盛。插柳据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先神农氏,稼穑的意思是种植与收割。插柳还可防病辟邪,清明节踏青回来人们通常头带柳枝编的花环,说是可以防病害,通常柳枝还可以插在门口,避免虫害。

清明节有没有重要的习俗(清明节的7大习俗)(6)

吃寒食

寒食节,在清明前一两日。这日只能吃寒食,禁烟火。寒食禁火吃冷食的习俗,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介子推,介子推与晋文公中耳流亡各国,介子推割大腿肉供晋文公充饥。后来晋文公复国,介子推看不求利禄,与老母亲归隐绵山。文公焚山求他复出,介子推拒绝出山,与母亲报树而死。晋文公十分后悔,厚葬介子推母子,并下令介子推焚死之日全国禁火吃寒食,以寄托哀思,后来成为一种习俗。

清明节有没有重要的习俗(清明节的7大习俗)(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