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工人钻入狭窄的管道(一次钻进地下管道中的采访)
#媒体人周刊#
作者\蒋万全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面对中国第四次大规模油气管道建设高潮——特别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能源战略通道建设,职业要求我必须忠实地记录这一切。作为中国石油报社派驻记者,2009年至2019年我服务于中国石油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先后多次横穿中国东西南北,从新疆霍尔果斯到太平洋西海岸的香港,从大兴安岭到中缅边境,行程18万多公里,甚至经历生死风险,用我的笔和镜头记录了我国十年管道建设大发展的这段历史进程,先后刊发上百万字新闻报道,为中央和社会各界媒体输出新闻素材数百万字,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广泛的社会影响,很好展显了我国油气管道工业建设发展进程和取得的成就。
好新闻是双脚跑出来的,好记者是苦出来的。虽在中国石油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的工作已让位于办公室工作,但身为一个记者,骨子里东西始终在催促我,只要抓住机会和空隙,我就会用自己的笔触去努力记录这段历史。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那次在钻进管道的采访。2012年8月,三秦大地热浪滔天,人即使在树阴下也在不断冒汗。我在西二线高陵分输压气站采访,对我国首套国产20兆瓦电驱压缩机组生产建设情况进行深度挖掘,我偶然听说有个风险极大的清管作业要进行,我当即希望采访。
建设单位负责人说清管作业太危险,作业现场前后方都要采取一系列安全防护和紧急救护措施。
我说只要工人们不怕,我就没有什么好怕的。
有人说关键是领导担心我出事,出了事他们担当不起这个责任,因为我的记者。而且,在他们的印象中,这个世界恐怕还没有哪个记者钻进管道中采访过。在他们看来,清管作业也没有什么好采访的,采访可以在外面就行了,没有必要钻进管道中采访。
在我再三要求下,这位负责人考虑了很久,而且是在经过大家讨论和做好更加周密的保护措施之后,才在第二天同意在确保我人生安全万无一失的条件下进入管道采访。这是因为在别的单位曾经有过在清管作业中的人员死亡故事……
此次清管作业有5条管道,每条管道长达近百米,深埋地面4米以下,管道直径从914毫米到1016毫米。管道中狭小的空间,因铁氧化形成的缺氧环境,是作业的最大风险。因此,在作业现场,各种防护设施和救护措施一应俱全,救援车辆与地方医院始终保持应急救援状态。
2012年8月8日9时30分,管道局五公司场站一机组组长蒋昆一马当先,推着一个3米长、60厘米宽、下有多个小轮的木板拖车,钻进了直径只有1米、刚够一个人蹲着前行的管道中。
他一边前行,一边用危险气体检测仪检验,检查空气是否畅通。进到管道深处,蒋昆在里面待了十几分钟,确认安全后,通过对讲机对外喊道:“兄弟们,没问题,一切正常,可以作业了!”
“好的,我们这就进去。”外面的同伴回答。
每次作业,自己先深入管道检测风险,是蒋昆一直坚持的做法。他说,这是为了确保员工安全,也是为了缓解其他员工的心理压力。这位33岁的汉子,结婚7年,因为长期在野外建设一线,一年与妻子见不了两次面,无法照顾家,至今没敢要孩子。
蒋昆说,清管作业就是用刷把清除掉铁锈,将管道中残留的水清扫出来,再用拖布拖干管道,用抹布擦拭干净。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用和好的面团把整个管道四壁“揉搓”得一尘不染,直到第三方验收人员验收合格为止。目的就是要把管道内部打扫得干干净净,确保管道顺利投产、压缩机平稳运行。
如此细致的工作,让我明白了我国管道建设质量为什么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员工们的防护用品和作业工具是我从未见过的搭配。他们身穿深棕色劳动布连体塔服,头戴防护帽和洞穴探险头灯,脖子上挂着防尘呼吸罩,脚蹬高筒雨靴,把整个人套得严严实实。
如果说这还像现代社会的工人的话,那么,以下这些“装备”就让人感到有些“滑稽”。他们有人手拿用来洗锅的竹刷把,有人拎着拖布,有人提着水桶,有人手持对讲机,有人抱着氧气袋。
我忍俊不禁:“你们这身行头有点儿好玩!”
他们也乐了,说:“咱们是有点‘古今中外’的感觉,但这是必须的!”
为了见证这一作业过程,我决定跟着员工们一起钻进管道,用镜头记录下这群管道中的作业人。
员工杨华笑着提醒我:“你行吗?身体够好才行!”
“放心吧。我每天骑一个小时自行车,体力足够。”我自信地说。
蒋昆告诉我,1.85米的杨华在狭小的管道中作业非常艰难。由于长期在管道建设一线工作,他很少有机会接触异性,32岁了还没有女朋友。其实,他对女朋友的要求并不高,就希望姑娘能理解管道建设者的艰苦,支持他的工作。
我问杨华:“你在管道中作业,害怕吗?”
他哈哈一笑,说道:“安全没问题,再说我曾经是军人。”看得出,他为自己曾经有过的军旅生涯感到自豪。
在他和其他员工的指导下,我穿好了防护服。
10时10分,我跟着员工来到地面4米以下的管道入口处,虽然前后只走了不到20米,但厚实的防护服已让我酷热难耐,呼吸频率加快,心跳加速。一个念头突然闪现脑海:我真的能行吗?会不会成为他们的救援对象?如果是这样,我还有必要进去吗?
我深深呼吸几口,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暗自告诫自己:“没事,这是太热的缘故。”
稍后,在蒋昆的引领和监护下,我钻进了管道。
人在管道中,只能蹲着一点一点往前挪动,稍不注意就会被四周坚硬的钢铁碰得生疼。里面的空气有一股浓烈的铁腥味,湿度较大。
没走多远,我的眼前已是漆黑一片,任凭睁大双眼也什么都看不到,就像进入一条深不见底的洞穴。此时此刻,的确有一种淡淡的恐惧感或孤独感从心间掠过。
员工进入管道后,守在管口外的员工严密监控,确保管道内员工安全。
行至管道深处,借助员工们的头灯,我注意到,管道内部比较干净,除了锈斑外,没有其他杂质。管壁内挂着大小不一的密集水珠,伸手摸去就是满手的水和铁锈。管道底部有一条食指宽的水线,是泥红色锈水。
前方,员工们正拿着刷把用力清除管壁中的铁锈和水珠,然后把汇聚到管道底部的锈水一点一点装到桶里。
管道中,除了他们与外面保持沟通的呼喊声外,就是鼓风机往里打压空气的“呼呼”声。
蒋昆说,作业时,他们三人一组,两人操作,一人监护。身后的管道出口处有多名员工,一人与里面保持联系进行安全监护,其他人拽着拖车长绳,随时准备救援。万一有员工出现呼吸困难,首先给他吸氧。如果症状没有缓解,他们就会把员工平放在拖车上,外面的同伴会迅速把人拖出去。为了确保安全,一般一个组只工作半个小时,然后换上第二组。
蒋昆向我介绍道,压缩机场站管道建设完成后,杂物已经吹扫干净,主要是试压后管道中还残留一些水,无法进行机械清管,只能采用人工清管。人在管道中清管,缺氧只是困难之一。主要的困难是人在漆黑的狭小空间里天生有一种恐惧心理,所以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护措施。这些年来,他们在做此项作业时从来没有发生过意外。
而我的体验是,虽然安全不成问题,但人在管道中基本只能呈“C”形蜷缩着蹲在那里,“O”形管道让人无法踩实。身体的全部重量都集中在前脚掌上,要不了几分钟,人就感觉犹如千斤重担在身,有劲也使不上。
我试图坐在管道中,但一坐下去就无法再移动。我再试着跪下,但双膝与钢铁的对撞,痛得让我忍不住叫出声来,只好起身继续蹲着,尽管也很难受。此时,表的指针指向10时15分。我才在管道中待了5分钟。
蒋昆说:“这种直径的管道还好些,如果遇到小口径的管道,我们只能跪着或者爬着清管。再苦再累,即使跪着,我们也要走下去。”
我蜷缩在那里,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管道中的一切。
蒋昆不时回头看看我,问我能不能坚持,问我紧张不,问我需不需要吸点氧气。我说没事。
这个时候,汗水已湿透我的全身。头上的汗水流进眼里,蜇得我双眼无法睁开。身旁的员工也是如此,但他们无暇顾及这些。
我感叹“在管道里工作真太不容易了”,并对员工们多了一份敬佩。
我想,下游数以亿计的老百姓在家中轻松地打开阀门,用到来自中亚的天然气时,很少有人知道管道建设者所经历的这些艰辛。
10时40分,当我从管道里钻出来时,高温下透支的体力和急剧的心跳让我感到一阵眩晕。我赶紧背靠土坑坐在脚手架上的一根管子上,蜷坐在那里,双手抱头深埋两膝间,深呼吸,努力不让自己倒下。
我笑着自嘲道:“看来我还真不行。你们还在用力工作,我只在里面待了一会儿就这样,的确太费劲了。”
有员工说,这是虚脱了。像今天这样钻进管道进行清管作业,是他们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尽管也有风险和心理上的恐惧,但这项工作,包括在狭小空间里作业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谈笑之间,员工仿佛若无其事。其实,每名员工出管后防护服都被汗水打得湿透,有的员工甚至瘫坐地上。杨华一口气连喝了两升的水,脸上的汗水如同雨下。从这些细节都可以看出清管的难度和他们付出的努力。
管道五公司项目经理崔剑对这项工作的风险和辛苦非常了解,所以给予每位员工额外奖励。
作为业主代表,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宁陕项目分部副经理殷军深有体会地说:“这点儿奖励,不足以表达单位对员工的关爱。因为员工的这种付出是无价的。而员工所承担的,更多的是一种责任!”
正是有了这种担当,经过几天艰苦细致的作业,8月14日,高陵分输压气站清管作业顺利完成,验收合格。
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精雕细琢国家重点工程。蒋昆说:“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能够参加我国第一个全部是国产化压缩机组场站的建设,这份荣誉足以让我们感到自豪。”
这篇新闻故事在《中国石油报》刊发后,得到了我国著名新闻界的专家学者张芬之先生的关注,他在《新闻之友》杂志2012年第5期特别撰文《足踏实地出佳作》,并指出:“新闻行家常说,挖深井,得清泉;入江海,捉蛟龙。又说,‘稿件质量要上去,记者必须深下去’。读了2012年8月15日《中国石油报》第四版刊发的该报记者蒋万全采写的现场通讯《高陵地下精‘雕’国脉》一文,禁不住感慨万端,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他指出:“说感慨和钦佩,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感慨钦佩石油人的艰苦勤勉,勇于担当。没有千千万万个像蒋昆和杨华这样忠于职守,辛苦劳作的石油管道员工,哪有西气东输工程的顺利进行?哪有天南地北、千家万户、伸手可取、点火即燃的烹调神奇?!亲爱的中国石油人,我们应当向你们致敬,也应当对你们的辛勤劳作深情地说一声谢谢!二是感慨和钦佩中国石油报的记者蒋万全,身体力行‘三贴近’,脚踏实地,‘身入’基层、‘心入’员工,与石油管道工人一起钻井狭长的管道,亲身体验,现场拍摄,用自己的眼睛和汗水,记录和许多幅真切感人的画面,写了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动人的通讯。
他还指出:“我们不是常喊‘走转改’和‘三贴近’吗?不是常说‘记者要下去,脚板底出新闻吗’?今天蒋万全等众多记者模范实践,就是最好的证明,最好的回答,最好的检验。作为新闻出版界的一名老兵,我为蒋万全们的行动而感奋而自豪,也为他们写出来的优秀篇章而欣慰、而骄傲。”
他在文章中说:“想想看,假如蒋万全不钻进管道,不亲眼观察,不亲身实践,能写出这么逼真而又生动的文字吗?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值得我们发扬和深思的。”
他特别提到:“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长处,那就是记者‘能文能武’乃至形成的相得益彰。综观蒋万全记者的图文作品,应当说他是合格的、出色的,也是需要有更多的记者和通讯员学习效仿的。我相信,有蒋万全们这样敢于吃苦、勤于实践、乐于多方面的优秀记者,风雨无阻、携手共进,《中国石油报》未来的‘面孔’一定会更加美起来、靓起来、火起来。”
能够得到专家肯定,这无疑是对我最大的激励。我没有想到,在我记录管道建设者足迹的同时,也被专家关注。
工程建成投产后,在高陵压气站1号机组安全运行600多个小时、2号机组安全运行2200多个小时、3号机组安全运行1700多个小时、4号机组已安全运行3200多个小时,4台套压缩机组始终保持平稳运行状态后,2013年8月16日,西二线高陵压气站压缩机组运行权交接仪式在西安高陵举行。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从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接过管理运行权,标志着我国首座全国产20兆瓦电驱压缩机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并进入工业性应用阶段。
2014年12月8日,在国家能源局统筹组织下,由国家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石油科技管理部联合主办,在西安组织召开了国产20兆瓦电驱压缩机组新产品暨工业性应用鉴定会,专家组鉴定结果表明:国产20兆瓦级高速直联变频调速电驱压缩机组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是我国民族工业在高端机电制造领域收获的一项重大成果,将从此打破这类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全文完。谢谢您的阅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