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为什么日本人叫太君(为什么日本鬼子被称为)

看过抗战剧的小伙伴们对于“太君”这个词肯定不会陌生。但是很奇怪的是,日语中并没有“太君”这个词汇。也就是说,“太君”这个词并不是由日本传到中国的。在中国的词汇中“太君”所指的对大臣母亲或者妻子的封号。

抗战时期为什么日本人叫太君(为什么日本鬼子被称为)(1)

那么日本鬼子为什么被称为“太君”呢?

有一种解释是这样,“太君”一词对日本来说属于外来语,是抗战时期日军用语大人(taijin)的音译。在日本人的史料中,也有很多中国百姓称呼日本军官为“大人”的记载。

日军用语中的“大人”(taijin)与中文“太君”(taijun)的发音很相似。日本人初到中国,但也知道中国人用“大人”称呼权贵,也要求中国人用大人称呼自己。当时很可能是中国人误听或者汉奸翻译有误,因此用“太君”称呼日本人也就流行开了。

抗战时期为什么日本人叫太君(为什么日本鬼子被称为)(2)

不过“太君”对应的日语“大人”也不是日语,包括我们在抗战剧中听到的“米西米西”“死啦死啦地”等等,都是日军为了与中国人沟通发明的俗语。

这类俗语被日本称为“大兵中国话”,就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兵使用的源于汉语的口语,是为了方便与中国本地人沟通而产生的混合语,是战时产生的临时用语,所以随着二战日本投降而消失。

抗战时期为什么日本人叫太君(为什么日本鬼子被称为)(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