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打德国轴心国多久(五花八门的轴心国北美攻击方案)
1941年末,随着美国加入二战,胜利的天秤在实际上已经倒向了同盟国一边。尽管德国和日本还在加速自己的战争机器推进,但他们都无法在实际上威胁北美大陆的庞大军功产业。只要有美国的存在,位于前线的英联邦和苏联就不会缺乏必要的战争物资。
因而,轴心国内的三大核心--日本、意大利和德国,先后制定了各有特色的攻击美国本土计划。哪怕只是不痛不痒的骚扰性打击,也被视为是足以动摇敌军士气并鼓舞己方战争意志的重要工作。
日军的潜艇偷鸡
二战中的日本 需要防御远大于今日的面积
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日本帝国,在幅员范围上是远远超过今日。除去自战争开始后占领的新地盘外,整个中太平洋群岛也是至关重要的固有领土。至于核心区域所在的本土列岛,则更是不容被敌军所染指的“净土”。
1942年1月 美国企业号航母空袭了日属马绍尔群岛
然而,战争爆发后不久,美军的一系列反击就落到了日本人头上。先是在1942年1月,企业号航母编队空袭了日本控制下的马绍尔群岛。接着在这年的4月,16架B25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航母上起飞,将炸弹丢到了日本本土。巨大的挫败感让日军海军决心孤注一掷,结果又在6月初的中途岛海战中大败而归。
1942年4月 杜立德的B25机队轰炸了日本本土
出于提振士气与报复美国的需要,日军迫切需要对美国本土也发动一次袭击。但日本军工业却无法为其提供所需的任何装备。对于一支连远程空袭都需要购买外国轰炸机来完成的军队,直接威胁美国本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大规模舰队出动也无法逃过盟军侦查部队的眼睛。于是,能隐蔽在水下的潜艇就成了唯一选择。
经常潜入敌占区的I-25号潜艇
日本海军为此出动了善于深入敌军腹地的I-25号潜艇。这艘潜艇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就潜入珍珠港附近执行了侦查任务。1942年1月,又再次深入澳大利亚的悉尼港附近完成侦查。潜艇上不仅装备有1门5.5英寸舰炮,还配有1架E14Y水上侦察机。平日以拆卸状态储存在艇上,需要时再快速拼装使用。
I-25上安装的5.5英寸舰炮
1942年6月21日,I-25号通过舰船较少的阿留申群岛附近,秘密航行到美国西北部的俄勒冈沿海。趁着当地守军在周末时放松警惕,一口气向当地的史蒂文森海防要塞发生17枚炮弹。虽然没有打死一名美军,也没有造成其他决定性的破坏,却并不妨碍日本人宣布自己完成了首次北美攻击任务。
遭到炮击的斯蒂文斯要塞
1942年的8月,美军开始在西南太平洋发起战略反攻。I-25再次奉命出击北美,誓要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在美国鬼畜的后院弄出大新闻。日军计划由潜艇上的飞机轰炸俄勒冈州的森林,利用夏季的干燥气候与燃烧弹来制造一场大型森林火灾。载重有限的E14Y水上侦察机,在美国海岸完成组装,并先后两次轰炸了没有军事目标的树林。每次都要投下2枚带有延迟引信的76公斤炸弹。
I-25潜艇上的E14Y水上侦察机
由于美军在上次遇袭后,加强了海岸警卫队的巡逻密度,日军潜艇不愿再进行第三次空袭。前两次投下的炸弹也因为质量太差而没有造成设想中的熊熊烈焰。所以,除了砸坏一些花花草草之外,袭击效果还不如前次的炮击。回程途中,I-25击沉了2艘美国运输船,并顺手干掉了1艘被误认为美军的苏联潜艇。
1943年9月,这艘两次袭击美国本土的“传奇潜艇”,在西南太平洋被美军驱逐舰炸沉。日军此后也不再有精力组织这类过家家袭击。
炸沉I-25的美军艾莱特号驱逐舰
意大利人的洲际轰炸机
意大利人的航空工业水平 总是容易被人忽略
作为轴心国三强中最不被认可的一方,意大利其实有着德国与日本都不具备的全面工业能力。特别是在航空工业方面,意大利人在二战前就推出了大量德日所无法自主研发的机型。远程轰炸机更是其中翘楚。
日军轰炸兰州就要使用意大利BR.20轰炸机
早在二战开始前的1939年2月,空袭兰州油田的日本陆军航空队,就必须使用意大利生产的BR.20轰炸机作战。而在1940年开始的不列颠空战中,也有意大利轰炸机北上增援德军对英国本土的空中攻势。但意大利人是在备战工作完成前就仓促参战的,所以真正可怕的航空器械还未被空军真正使用。有限的产能被全部用于提供战斗机与中型轰炸机,以便控制地中海上的制空权。
参加不列颠空战的BR.20轰炸机
到1942年中期,盟军的反击已经威胁到整个地中海战区。源源不断的美国军火被用来武装蒙哥马利与巴顿将军的部队,从而使两者能够从东西两个方向上包围非洲军团。意大利人这才幡然醒悟,知道战争离开自己的本土已不再遥远。部署到北非的美军轰炸机,也可以轻易轰炸整个亚平宁半岛。他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打到美国本土的装备。
研发于30年代的P.23R运输机
也是在这一年,原本已被人遗忘的P.23R运输机开始受到重视。这款飞机的原型,早在1936年便试飞成功。最初的计划是造就一款航程巨大的商业运输飞机。但因为二战的爆发,则无限期暂停了进一步研发计划。现在,意大利空军决心重新武装P.23R,让其成为欧洲历史上的首款洲际轰炸机。其5000公斤的载重,足以承担一般的轰炸任务。2000公里的极限航程,甚至比美军还没有上阵的B29轰炸机都更胜一筹。
原是竞赛记录明星的P.23R
意大利人准备将其部署到德国控制的欧洲北部机场,然后直接飞跃大西洋去空袭美国东海岸。只要丢下几枚炸弹,就能造成堪比杜立德轰炸日本的效果。
意大利人计划中的P.23R轰炸机
不过意大利人在1943年就倒戈到了同盟国一边。美军也成功缴获了还未准备好作战的P.23R轰炸机。否则,这款飞机将成为历史上第一种足以直接威胁北美的外国轰炸机。比后来苏联仿造B29生产出来的图4还要早上近10年。
意大利空军涂装的P.23R轰炸机
第三帝国的人操洲际飞弹
40年代 德国研发的火箭/飞弹家族
相比日本与意大利人的思路,德国人是更愿意剑走偏锋。因为在军功业上存在非常明显偏科,德国人一贯愿意捣鼓一些新概念,并投入相对更多的资源。这种以有对无的“鸵鸟战略”,在后来成为了很多人顶礼膜拜德国黑科技的源头。但在真实的历史中,诸如雷达、喷气发动机、斜角度装甲等重大军功发明,都不是德国人先捣鼓出来的。唯有各国尚未重视的弹道飞弹技术,是含金量较足的项目。
经常被防空火力拦截的V1飞弹
从大战后期的1944年起,走巡航飞弹路线的V1与走战术弹道导弹路线的V2,就已经被用于进行战略反击。当盟军飞机统治了欧洲的天空,德国人就只好祭出效率不高的早期飞弹报复。建造于比利时的飞弹发射基地,总是将老对手英国作为发泄对象。但V1的速度太慢,很容易被战斗机和高射炮拦截。V2则精度严重不足,经常偏离目标很远。最重要的是,这两型飞弹都没法打到美国本土。
经常严重偏离目标的V2飞弹
好在德国从1940年开始就在研发人类历史上的首款洲际弹道飞弹。在V2还不能上战场的岁月,更高更远的改进型就被不断制造出来进行测试。其中又以射高190公里的A9火箭特别突出。德国人以此为基础,又研发了最早的二级火箭A10。通过加装6个捆绑式的A4火箭,将飞弹射高加到了史无前例的400公里。也就是说,飞弹发射后将进入大气暖层。至于目标,则被选定为纽约一类的美国东海岸大城市。
具备洲际攻击能力的A9与A10弹道飞弹
当然,由于当时的制导技术还不够发达,A10在发射后就机有可能偏离目标。例如短距离的V2就曾经偏离栽在了比利时,那么以A10的射程,落地墨西哥或南美都不奇怪。所以,第三帝国也别出心裁的为洲际飞弹配备了一名飞行员。他的主要任务是在飞弹完成上升阶段的飞行后,通过设在地面的无线电导引信号来严格把控飞行路线。在进入最后一程的下落状态后,飞行员将跳伞逃生。
V10利用二级推进装置 可以直抵暖层高度
根据最初的方案,德军必须为此在格陵兰岛等地建立一系列的信号发射站。同时也是飞行员跳伞逃生后的救援站。但美国海军在1940年就出动协防当地,让德军没有能力轻易将其攻占。加之更南方的冰岛被英军占领,德国人只能放弃陆地信号站方案。他们转而计划用特殊改造的U型潜艇,上浮发射引导信号,再顺道救回跳伞的飞行员。考虑到这类行动的巨大难度,A10的飞行员也多半是有去无回。
上升阶段的A10假想图
一直到1945年战争结束,德军的A10都没有准备好进行作战。潜伏在水下的U型潜艇,也很难突破大西洋防线。A10便和众多V1/V2一起被盟军与苏军瓜分。但德军却在最后关头,还派出一批潜艇驶往日本。艇上载有大量德军在战争中研发的新技术成果,包括了喷气战斗机、新式雷达,以及一批V2飞弹和相关图纸。
A10飞弹的驾驶员 将负责在半程中调整方向
拿到图纸的日军昭和军部,已经在准备给百姓配发竹竿进行本土决战。德国人的研发成果却成为了他们脑洞大开的灵感来源,也是期望绝地翻盘的最好心灵慰藉。根据德国同行的思路,昭和军人决定要给A10再增加一级火箭推进系统,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种三级推进火箭--A11。但在原型机开始制造之前,两颗原子弹就先后落到了广岛和长崎。
二战中美国大量生产的作战舰艇
随着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所有轴心国制定的袭击美国本土畅想也永远落下帷幕。在他们开启战端之前,从未想过自己需要通过攻击美国本土来获得象征性的战略平衡。当他们在战争中焦头烂额之时,也只能通过这类偷鸡摸狗的小动作,来鼓吹自己的战斗力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