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为何赐死白起(秦昭王在位56年出了多位相国)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在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开始,再到秦惠文王的第一次改“公”称“王”,再跳过秦武王来到秦昭襄王时期,使得秦国得到很大的发展,也为后来秦始皇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秦昭襄王为何赐死白起(秦昭王在位56年出了多位相国)(1)

秦昭襄王,嬴姓,赵氏,名稷,是秦武王嬴荡异母弟,秦武王嬴荡在一次举鼎中死去,嬴荡又无子嗣,本在燕国为人质的嬴稷在魏冉等人的帮助下回国即位,成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

正可谓国不可一日无君,朝野不可一日无相,所以说丞相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中流砥柱,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罗列一下秦昭襄王嬴稷时期的各位丞相。

NO.1:樗里疾

秦昭襄王为何赐死白起(秦昭王在位56年出了多位相国)(2)

魏冉,也被称为穰侯,他是宣太后芈八子的弟弟,也就是秦昭襄王的二舅,在秦武王死后,魏冉拥立秦昭襄王上位后与宣太后把持朝政,魏冉的相国之路坑比三起三落,一生共先后四次任免。最后一次被雎对说了魏冉在外事上擅权,让秦昭王免掉了魏冉相国的位子,最后死于封地陶邑。

NO.3:甘茂

甘茂,姬姓,甘氏,名茂。甘茂与嬴疾一样,也是于秦武王时期被任命为左丞相,在秦昭襄王即位后虽为丞相,可处处受到挤兑,最后因向秦昭王提出要把武遂退还于韩国后,被向寿和公孙奭在背后说坏话,因为怕有不好的下场,最终离开秦国跑到了齐国,最后死于魏国。

甘茂的孙子我想大家不会陌生,他便是小小年纪出使赵国而得到十几座城池的甘罗。

NO.4:田文

秦昭襄王为何赐死白起(秦昭王在位56年出了多位相国)(3)

田文,妫姓,田氏,名文。他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也被称为薛公,号为孟尝君。他那门下有食客千人,可谓名气之大,秦昭王也是很想得到他,于是用了不少方法,在公元前299年,田文被齐湣王派于秦国,而此时秦昭王任用田文为秦相。一些臣子劝说于秦昭王:“田文是齐国的同宗,不可能会为秦国打算,定是先考虑齐国后才会想到秦国,不可重用。”最终秦昭王罢免了田文,还想杀掉他,可惜被门客想方设法逃离,后回齐国为相,最后老死。

NO.5:楼缓

楼缓,先为赵武灵王的功臣,后在樗里子死后,出任秦相,联合赵,宋来对抗齐、魏、韩三国。次年失败后被免职。在长平之战后,本为秦国去赵国说服赵王献城求和,可惜没得到同意后便离开了秦国。

NO.6:向寿

向寿,关于他的事记载较少,但我们知道他是宣太后娘家的亲戚,出使楚国回来后有楚怀王的推荐,在加上宣太后的关系做了回秦相。

NO.7:范雎

秦昭襄王为何赐死白起(秦昭王在位56年出了多位相国)(4)

范雎,字叔,改过名为张禄。后被称为“应侯”。他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的门客,一次因被怀疑卖国打得半死,机缘巧合遇见王稽并推荐给秦昭王,一开始并没有得到重用,在魏冉提出越过韩国和魏国去攻打齐国的战略时,范雎说出了利弊,还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这样范雎被拜为客卿,后一次告诉秦昭王君王的权力太小,要加强王权才能更好的发展,于是废太后等,任范雎为相,还举荐恩人王稽出任河东守。因王稽于公元前255年通敌,使得范雎受到了秦昭王的怀疑,最后辞归病死。

关于范雎,他与大将白起就不那么和睦了,最后还与秦昭王一起商议赐死战神白起。

NO.8:蔡泽

蔡泽,本是燕国人,早年周转各国,最后走投无路来到了秦国。后来范雎因被怀疑,于是推荐了蔡泽给秦昭王,先为客卿,后范雎称病辞归后被封为秦相,没几个月就被人骂,因怕被杀,于是交出了相国的位置。最终在秦国留了十几年,曾在秦始皇时期出使过燕国。

个人总结:樗里疾和甘茂为老相,虽在秦昭王时期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示,在对于秦昭王上位有功劳,而魏冉更是出将入相的人才,虽与宣太后专权,也为秦国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后期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的策略更是对统一中国有着很大的帮助。

除了上面的列出来的八位之外,记载的还有寿烛等。秦昭王一生共在位56年,在这么多相国的扶助下,使得秦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也扩大了土地,为秦始皇统一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功劳当然少不了列位相国,在你们的心中,哪位相国对秦统一做出较大贡献?欢迎各位发表自己的见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