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10位惨死在地球上的奥特曼(55岁的奥特曼在历史上曾被)
自9月24日以来,国内特摄爱好者可谓经历了一场大悲大喜。
因为这天下午,《迪迦奥特曼》因不明原因突然全网下架,紧接着,全网掀起了一场舆论风波,网友们纷纷表示不解,为何《迪迦》这样一部充满正能量的作品会下架。
时间来到9月27日,有网友就发现《迪迦》的国语版已经陆续在各平台上线,以及到了29日前后,日语版也回归到平台之上,只是是否存在情节删减目前还不好说。
显然,《迪迦》的下架之所以能够引起全网轰动甚至舆论一边倒的局面,根本原因在于《迪迦》本就不是所谓“不良情节”的作品;
正相反,《迪迦》中的很多情节都宣扬着和平、成长、环保等积极思想,而这样的一部正能量作品因为“不良情节”下架,自然是引起粉丝们的激烈反应。
其实从此次舆论风波可见,《迪迦》或者说《奥特曼》系列在国内的人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这样的规模,离不开长时间的积累。
同样的,也离不开创作了如此优秀作品的圆谷株式会社。
01.停了拍摄,也停不了梦想
奥特曼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1962年,此时一位名叫“辛波特”的泰国人来到日本学习广告和电影制作,期间认识到了“特摄之神”圆谷英二,而此时的圆谷正在拍摄《金刚大战哥斯拉》。
辛波特在观摩和学习的过程中,向圆谷英二提供了不少特摄上的创意,其中就包括与怪兽对立的“巨大英雄”概念。
当然这一概念,最终是通过成田亨、金城哲夫的加持方才得以构思和创作的,“奥特曼”的形象也才诞生了出来。
(左:圆谷英二 右:辛波特)
虽说形象、故事大致完成,但刚建立“圆谷株式会社”(简称圆谷)的圆谷英二并不想一开始就冒险采用新形象,于是1966年,试水作《奥特Q》出世。
该作是史上第一部以怪兽为主角的特摄连续剧,同时也是“空想科学特摄电视剧系列”的第一作,全篇讲述的皆是怪兽所引发的不可思议事件。
《奥特Q》成功延续了日本自1954年《哥斯拉》上映以来的“怪兽热”,平均每集的收视率都达到了30%以上。
借着这一成功,圆谷便顺势使用先前已经创作好的“巨大英雄”形象,在同年推出了《初代奥特曼》,自此,圆谷开始书写特摄界的又一个传奇。
《初代奥特曼》获得了超于《奥特Q》的成功,圆谷乘胜追击,在下一年推出了《赛文奥特曼》。
然而好运并没有继续眷顾这一特摄新秀。依据资料显示,圆谷自《奥特Q》以来累积的财务赤字问题也在《赛文》身上集中爆发,在剧集中屡屡出现没有穿道具服的侵略者登场,同时奥特曼的皮套也因为经费问题而遭到了“缩水”(可能这也是赛文胸口没有能量提示灯的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在《赛文》播放的同时间,日本媒体也开始了大肆鼓吹妖怪和体育的热潮,而这个举措也进一步削弱了《赛文》的关注度,自36集开始改特摄的平均收视率已经下降到16%左右,大不如前两作了---此后,奥特曼系列迎来第一次停拍。
1970年1月25日,圆谷英二因病逝世,享年68岁。
圆谷英二的离世固然是公司乃至业界的一大损失,为了纪念这一“特摄之神”,继承公司的圆谷一在1971年重启了奥特曼系列,拍摄了《归来的奥特曼》(简称《归曼》)。
由于是纪念作,《归曼》中的“巨大英雄”与初代奥特曼的形象、招数都非常相似,也正因如此才被冠上“归来”之名。
在剧情上,《归曼》首次引入了“奥特兄弟”的设定扩充世界观,将前两作串联起来。在纪念意义、剧情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下,《归曼》引发了新一轮的“奥特热”,看到机遇的圆谷决定重启奥特曼系列。
然而由于圆谷“有钱就浪,没钱也浪”的拍摄风格,在拍摄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准备微观模型、特效,虽说这样的“工匠精神”为观众带来了一部部振奋人心的特摄作品,但其亏损状态也不容忽视。
而就在这时,社长圆谷一因脑溢血去世,圆谷英二的次子圆谷皋继承了负债累累的公司。
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父亲的友人,同时也是“巨大英雄”的提倡者之一的辛波特,在此时伸出了援手,通过购买7部昭和系奥特曼版权来让圆谷度过了难关,并同时签署了《1976年合同》,此后也与圆谷合作,拍摄了数部极具泰国风情的特摄片。
虽说辛波特的介入拯救了正深陷财政危机的圆谷,但他后续的一系列版权操作,却让圆谷陷入了一场长达数十年的版权风波当中(其中就包括《钢铁飞龙之再见奥特曼》),这也是之后的圆谷元气大伤的原因之一。
回到圆谷皋继承圆谷的时间,在得到资助后,《艾斯奥特曼》、《泰罗奥特曼》、《雷欧奥特曼》相继播出,并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收视率。
在这些作品当中,奥特曼的世界观再次得到扩充,“光之国”的概念也被正式提出,为后续作品的展开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可能性。
但可惜的是,当时的特摄市场早已不是奥特曼系列一家独大,不同类型的特摄片分散了受众,导致这些作品的收视率高低不一,圆谷也未能得到稳定的版权费,迫于资金问题---奥特曼系列陷入第二次停拍。
直至五年之后的1980年,缓过来的圆谷拍摄了《爱迪奥特曼》。同样的,因为收视率和资金问题,圆谷再次陷入低谷---奥特曼系列进入第三次停拍。
仅靠着上述奥特曼的衍生剧场版和向外国授权获取版权费勉强支撑。
转折点发生在1995年,这一年圆谷皋去世,其子圆谷一夫继承了公司,同时奥特曼系列也迎来了三十周年。
在这样的特殊日子里,圆谷自然是要推出纪念作品,于是在社长圆谷一夫的带动和各工作人员的努力之下,《迪迦奥特曼》诞生!
经过数年的沉积,圆谷的拍摄手法也得到质的提高,虽收视率仍不及初期的前辈们,但在口碑上为奥特曼系列力挽狂澜,拯救了圆谷。
而后的《戴拿奥特曼》、《盖亚奥特曼》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三部作品并称为“平成三杰”。而《迪迦》在引进中国后,更是带领奥特曼系列在国内人气走上了新的高度。
“平成三杰”的成功让圆谷开启了新的征程,但即便是社长季度更替,圆谷终究还是圆谷,血液里依旧流着“浪”的本质。
步入平成时期,圆谷在不断探索新的模式,希望在每一部奥特曼剧集里都能拍出些新东西,探讨更加深层的话题。
然而这些风格的转变也造成了部分低龄受众的流失,尤其是《奈克瑟斯奥特曼》,由于剧情过于黑暗,收视率远不如前几部,最终导致片子腰斩。
由于圆谷一直以来在拍摄手法和剧本风格探索上的浪(依据资料显示,因为圆谷对拍摄场景和后期特效的精益求精,于是制作《迪迦奥特曼》的开销就超过亿元RMB,而这个成本也达到了一般特摄的几十倍之多),也导致了财政一直处于赤字状态。
让圆谷雪上加霜的是,当圆谷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布局海外市场的时候,居然遭到了辛波特的律师函对待,后者强调《1976年合同》明确规定了奥特曼海外版权归属辛波特公司的事宜,于是时任社长的圆谷一夫也只好诚恳地道歉---虽然后期拉开了圆谷和辛波特关于“合同真假”的法律诉讼,但经过了十多年的较劲,直至今天也没有明确的定论。
而无力经营的圆谷最终在2007年也被迫并入TYO集团同时得到了万代的投资,而被万代注资后奥特曼系列也愈趋商业化,以至于在之后的作品中,尤其是新生代系列,玩具广告片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虽然可惜,但从发展的角度看,这也是圆谷的无奈之举。
不过奥特曼系列毕竟是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的特摄,在不断出新剧作的的过程中,圆谷还是尽可能寻找平衡点,既吸纳新的低龄受众,保障奥特曼系列的长远发展,也为一直追随着的高龄观众带来一次次感动。
02.结语
虽经历了三次停拍,几度濒临倒闭,圆谷依旧是带着奥特曼系列越过了一次次困境。
这55年来,奥特曼系列变了吗?
也许是变了,世界变得更加广阔,角色也越来越繁多,故事也各有各的特色;但也许没变,它们依旧承载着创作者的特摄梦、观众们的英雄梦,借虚构但又真实的故事讲述着一个个道理。
正如圆谷英二所说:给予孩子们梦想,让他们做正确的事。
这就是奥特曼系列“活”到今天仍被人们爱戴的原因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