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墓之谜之十大疑案(遵义发掘千年古墓)

2014年贵州省遵义市政府准备将杨家湖打造成大型水库,竟挖出了一座千年古墓,就连棺椁的抓钉都是纯金打造,令人惊愕不已。

千年古墓之谜之十大疑案(遵义发掘千年古墓)(1)

贵州省遵义市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地区,在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度的斜坡地带,常年雨量充沛,也是洪水和泥石流频发地带。

就在这里的新浦镇有一个小的杨家湖,政府决定将其改造,建成大型水库用来增加储水量,以解决洪水自然灾害的问题。

千年古墓之谜之十大疑案(遵义发掘千年古墓)(2)

由于遵义自古至今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政府明文规定在任何工程动土之前,都要先进行考古勘测,防止还未发现的文物遗迹被破坏。

千年古墓被发现

杨家湖的改建也不例外,请来了贵州省考古研究所勘探队进行例行勘测,在挖到杨家湖底时考古队发现这里的土质有所不同,经验告诉他们这里肯定有东西。

但当挖出来是一个8米见方的土坑时,考古队心凉了一半,因为发现的就是普通的土坑葬,一般这种墓葬方式都是普通百姓所常用的方式,价值并不大。

千年古墓之谜之十大疑案(遵义发掘千年古墓)(3)

既然挖出了古墓,无论价值大小都不能放任不管,于是考古队例行公事的开展拯救发掘清理工作。就在挖掘工作开展的第三天,一名挖掘工人竟然发现了一个见方的金条,知道这件事非同小可,马上报给了考古队,考古专家看到这个金条,发现竟然是棺椁上用的抓钉

千年古墓之谜

这个发现让考古专家们开始激动不已,因为一般的棺椁用的都是铜钉,哪怕身份再高贵的王侯将相用的也是银钉,就算海昏侯刘贺都没有如此高规格,那这位墓主人到底是谁?

如果身份地位高贵,墓葬一般会采用石室墓,石壁上会雕刻精美图案,或描述墓主人生平,或雕刻墓主人形象、生活场景图、武士像等。

千年古墓之谜之十大疑案(遵义发掘千年古墓)(4)

当然根据墓主人身份不同,题材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但为什么这座墓是以不起眼的土坑木椁墓而存在?带着这些疑问,考古队继续他们的勘探挖掘工作。

千年古墓令人惊叹

随着挖掘工作的开展,整个墓葬的结构逐渐呈现出来,原来这是一个双层墓室,上层有几十平米,下层却有一百多平米,在下层左侧就是墓主人的墓室,右侧是墓主人夫人的墓室,是一座双层双室并列的合葬墓。

千年古墓之谜之十大疑案(遵义发掘千年古墓)(5)

墓室内豪华奢侈的陪葬品,无不在彰显墓主人的尊贵身份与地位,有各种精美金银器达80余件,除了金钉银钉外,还有碗、筷、匙、盆、酒壶、杯、烛台、钥匙、精美首饰等金银器日用品以及玉器刀剑等。

最值得一提的是一套螭首金杯、金盘,出土时金杯倒扣在金盘之上,金杯高1.9厘米,口径7.85厘米,重230克,有夹层,外层水波纹为底,双螭缠绕盘旋其上,两螭首对称探出杯口成杯柄,设计精妙,工艺精湛,栩栩如生。

千年古墓之谜之十大疑案(遵义发掘千年古墓)(6)

金盘口径18厘米,重180克,纹饰与金杯相呼应,盘心为海中翻涌的浪花,双螭口尾互衔,盘旋嬉戏于水波之间。这些纹饰兴起于宋朝之后,寓意美好,有望子成龙之意。由此可初步推断墓主人可能是宋朝人这套金杯盘现陈列在贵州省博物馆藏,属无价之宝。

还有象纽银执壶上的大象雕刻得惟妙惟肖,鎏金双鱼银洗上的纹饰雕刻的也十分精妙,更显示出南宋的特征,由此可进一步印证与缩小了墓主人身份为南宋人。

在拯救性挖掘中还出土了一件极其罕见的文物——环首金柄宝剑,剑鞘是黄金打造,图纹美轮美奂。

千年古墓之谜之十大疑案(遵义发掘千年古墓)(7)

南宋是以重文轻武而闻名,南宋的百姓是不能私藏任何武器的,就连菜刀都要实名制,那这座墓里怎会有宝剑?另外还挖掘出木胎银皮盾和弓箭等兵器。

解密千年古墓

随着另一件文物的出现,慢慢揭开了这层层历史的迷雾,是一个精美的银烛台,在烛台底部刻有“乙卯田都统司公用”,这为解密墓主人身份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证据。

在考古专家夜以继日地查阅相关文献,以及到达当地村民提供的距离古墓不到十公里龙岩山的地方,勘察那里的古代建筑,所获得的信息,最终确认这座千年古墓的主人就是南宋播州第十四世土司杨价夫妇的合葬墓。

千年古墓之谜之十大疑案(遵义发掘千年古墓)(8)

追溯到南宋末年,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国家重文轻武,军力力量薄弱,蒙古大军南侵,杨价是那个时代的名将,不仅英勇善战,还非常好学,文学功底也不错,并深受中原文化的熏陶。

当蒙古铁骑即将踏上南宋国土时,杨价请命出兵迎战蒙古军,由于好学,自幼熟读兵书的他,不仅在蒙古皇子攻打支援四川而被围困的宋军时解围,还屡出奇招袭击蒙古军取得胜利。

后来又率万兵在四川长江南岸安营扎寨,援助四川,使得蒙古军不敢再来侵犯,因此获得了朝廷的倚重

千年古墓之谜之十大疑案(遵义发掘千年古墓)(9)

杨价戎马一生,在蒙古军中更是声名远播,是蒙古军的劲敌,可以说只要有他在蒙古军就休想渡江,生前为朝廷作出巨大贡献,去世后被追封为“威灵英烈侯”。儿子杨文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为朝廷抗击蒙古军南侵而奋战。

所以杨价作为功勋卓著的名将以及拥有“威灵英烈侯”的身份可以得到这样高规格的厚葬,也在情理之中。墓室中有宝剑及其他兵器的谜团也迎刃而解。

至于为什么是土坑木椁墓?当时蒙古军正在虎视眈眈,得知杨价死讯后,更是蠢蠢欲动,随时都有再次进军的风险,时间仓促。防范敌军以及战事又需要大量的石料,所以石料也非常紧缺。建造石室墓除了需要大量石料外工期又长,所以只能改为土坑木椁墓。

千年古墓之谜之十大疑案(遵义发掘千年古墓)(10)

上下两层墓室,既可以防止摸金校尉盗取,又能防止蒙古军因报复而采取极端行为破坏墓室,一举两得,毕竟当时蒙古军对杨价可是恨之入骨

历史证明杨价还是非常有先见之明的,宋朝墓室十墓九空,正因为杨价夫妇是以土坑木椁墓的方式下葬,完全不同于其他播州杨氏土司的石室墓,才能使墓室及陪葬品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这也是唯一一个未被盗取的杨氏土司墓葬。

自此杨价夫妇墓的所有谜团解开,这次挖掘工作,为我们了解南宋时期的丧葬习俗、制度等历史以及当时的经济、工艺等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与美学价值,也能和其他南宋墓室相互佐证,获得更详细准确的资料信息,解开更多未解谜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