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茶脱贫专题讲座(光大帮扶种藤茶)

“藤茶就这样长得快,刚采摘完,等几天又可以采摘。”7月6日,在湖南省古丈县断龙山镇尚家村藤茶园里,湘西众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彭言付向古丈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光大集团驻古丈帮扶工作队队长秦纲汇报茶叶采摘、加工、销售情况。

种茶脱贫专题讲座(光大帮扶种藤茶)(1)

湘西众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彭言付(中)向古丈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秦纲(右)汇报茶叶采摘、加工、销售情况 毛志亮 摄

彭言付介绍,尚家村2016年之前是产业空白村,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村民思想封闭,等靠要思想严重。年轻人外出务工,田地荒芜,对产业既没有概念也没有信心。2015年7月,村干部带头种植了罗汉果34亩,因干旱以失败而告终。2017年村里又发动村民种茶,结果只有7户村民种了20多亩茶。为了让村民短期见到效益,1989年出生的土家族青年彭言付2017年应扶贫驻村第一书记肖珍辉邀请返乡栽培藤茶。

种茶脱贫专题讲座(光大帮扶种藤茶)(2)

中国光大集团定点帮扶古丈县尚家村藤茶种植加工基地 毛志亮 摄

从开挖沟渠、水肥管理、病虫防治、树冠养护一点一滴反复钻研学习,彭言付很快掌握了藤茶种植培管技术。3个月后,彭言付种植的藤茶便开始采摘,产生了2万多元的收入。尚家村村民看到彭言付种植藤茶有了成效,于是主动上门向彭言付讨要技术。彭言付趁热打铁,组织村民去张家界罗塔坪、茅岩河、花垣十八洞村等地实地考察,自费请来炒制莓茶的头号师傅到村传帮带,并牵头成立了湘西众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彭言付在光大集团的帮扶下,对生产加工设备及冷链物流进行升级,并与村里32户村民签订了合约,流转土地120亩,合作社统一规划、种植、培管、采摘和销售,免费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3年后交给村民。彭言付坚持生态种植,不施任何农药化肥,坚持人工除草。由于藤茶地里没打除草剂,天气暖和后,各种野草忽忽地疯长,一两个星期就将藤茶全部盖住,彭言付经常大热天去田里拔草或锄草。汗水湿透了衣衫,火辣辣的阳光将原本白皙的彭言付晒得黝黑黝黑的。彭言付的父亲心疼儿子,背了桶喷雾准备打除草剂,彭言付着急了,连忙倒掉药水,和他父亲争吵,说除草剂固然可以快速解决杂草问题,但就不再属于有机种植,藤茶就不值钱了。

种茶脱贫专题讲座(光大帮扶种藤茶)(3)

小叶藤茶 众华农业供图

到了可以采摘藤茶的时候,村里六七十岁的老人们纷纷去地里采摘。彭言付坚持以最优的价格收购老人们采摘的藤茶,从不压价。为了保护老人们的积极性,彭言付一直是当天现金结算。老人们一般一个上午就能挣到50到80块钱,手脚快的可以挣到100多块。老人们采完茶拿到钱后心里乐呵呵。

如果碰到周末,上小学中学的孩子们也会和他们爷爷奶奶一起采茶,年轻人通过体验劳动,学习更积极主动了。由于可以不出村通过采摘藤茶增加收入,老人们热情很高,开始一段时间,老人们天没亮就打着手电筒在茶园里面去采茶。彭言付发现了,劝说老人们注意安全,但仍有老人们坚持在天亮之前采摘。为了防止老人们被蛇咬伤,彭言付干脆禁止了老人们天亮之前进园采茶。

彭言付在芙蓉镇有民宿,他经常和客人讲述发生在田间地头的一些点点滴滴。游客们也很喜欢听他讲一些见闻,有些游客还会随彭言付一起去田间地头观摩采茶,体验炒茶。游客们经过现场了解,越发体会了留守村民的艰难和藤茶种植的艰辛,往往也会购买一些,回去后向周边人介绍,在游客们的口碑相传下,彭言付的藤茶销路大增。

种茶脱贫专题讲座(光大帮扶种藤茶)(4)

湘西众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彭言付 毛志亮 摄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共产党员,彭言付积极参加黑土麦田和麦田计划等公益组织,认识了许多和他有着同样梦想的年青人。彭言付通过社会扶贫把美国华裔学生及长沙营地教育等团队引进村里,在村里体验农耕文化,参与帮扶贫困生、贫困老人和助力产业脱贫等,同时与村里的7名高中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为每个贫困生每年资助3000元,对村里8户无劳力的家庭进行委托帮扶,为村民发放爱心无息贷款养蜂,鼓励村民发展产业,并签约为村发展莓茶投资10亩产业示范基地,帮助尚家村拓展莓茶和黄桃销路。

彭言付坚持以“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成立了断龙山镇尚家村扶贫产业协会,整合资源,吸引州域、县域内网红主播、视频达人等能人成为尚家村“名誉村民”。通过彭言付的多方努力,村民们人均增加了2000多元收入。每次看到村民领到报酬后满足的表情,彭言付更加坚定了走下去的决心。(寅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