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海法优秀青年李海跃)

青春不负凌云志,榜样引领正当时。上海海事法院“海法优秀青年”评选如约而至,10位青年获得“海法优秀青年”称号和提名奖。他们立足本职,担当尽责,展现了新时代海法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本期带来审判监督庭(研究室、审判管理办公室、执行裁判庭)审判长、三级高级法官李海跃的成长故事。

上海海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海法优秀青年李海跃)(1)

2009年李海跃进入法院,先后在洋山深水港派出法庭、办公室、审管办等岗位锻炼。如今,他的工作职责内容也从最初的审判管理逐渐扩充至审判监督、审判调研、司法改革、综合文稿等工作,复合的职责内容,需要他在多重角色中进行转换。对他而言,变化的是工作内容,不变的依然是初心。唯有积跬步,方能行千里。

做一名沟通者

审判管理时刻把脉全院审判运行态势,每月质效数据通报是“常规例行体检”,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守住管理底线,更需要抓住主要矛盾稳住管理预期。海事的“小体量”容易因偶发因素而造成数据异动,对于审判管理的精准性和针对性要求更高,有赖于各部门的协同配合。多年来,李海跃一直努力当好一名沟通者,分解目标任务,及时沟通协调,做好上传下达,确保审判质效平稳。

做一名提醒者

审判监督是内部规范审判权力运行的重要方式,无论是二审发回改判、案件评查还是案件质量检查,都是对法官审慎行使审判权力的提醒。在评查案件时,需要换位思考尊重法官依法裁量,更需要冷静分析指出问题所在。作为一名提醒者,李海跃一直在尝试摸索监督管理的合理边界,用不懈的努力守住质量底线。

做一名挖掘者

审判调研是对审判智慧的凝练和升华,肩负着助推海事精品战略重任。每一个案件都凝聚着法官的心血,但如何让它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则需要潜心打磨。每一期海事审判研究、每一件精品案件认定、每一次“四个十”评比,都是一个深度挖掘的过程。作为一名挖掘者,需要对好案子了然于心。论文研读、案例检索、法条分析、规则提炼……李海跃在背后的努力付出,都是为了能让案子闪光。

做一名开拓者

上海海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海法优秀青年李海跃)(2)

司法体制改革既要开拓创新,又要平稳有序。如何让宏观层面的司改制度框架与具体的海事审判特点和工作实际相结合,是在每一项司改工作中需要思考摸索的命题。司改启动之初,李海跃就参与其中,钻研司改精神,结合海事法院实际起草制定有关制度规范,努力成为一名开拓者,助力司法体制改革的有序推进和落地生根。

做一名规划者

综合文稿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文字体现思维与视野,涉及全院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学会如何站在全局思考问题,如何在繁杂材料中总结提炼,如何在提出问题之后寻求解决方案。李海跃不畏挑战,以高度的责任心统筹做好相关工作,为法院发展贡献智慧。

做一名法官

上海海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海法优秀青年李海跃)(3)

努力做一名好法官,也是李海跃的职责使命所在。作为一名审判综合岗位的法官,他珍惜每一次办案机会,并力争办出精品和取得成果。他主审的案件曾获全国法院系统优秀案例分析评选三等奖,多次在上海法院“四个一百”评比中获奖。他撰写的论文获全国海事审判研讨会论文二等奖,多次执笔上海司法智库重大课题,撰写的多篇调研文章发表于《人民司法》等刊物。因工作表现突出,获评“上海法院审判管理先进个人”、“上海海事法院服务审判能手”。

李海跃说,无论何种角色,他都将守好内心的坚持,走好脚底的每一步。长路漫漫,步履不停,未来可期。

上海海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海法优秀青年李海跃)(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