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美食馓子(再尝故乡美食-馓子)

文史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为纪念晋国名臣义士介子推,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两日)要禁火三天,于是人们便提前炸好一些环状面食,作为寒食节期间的快餐,既是为寒食节所具,就被叫做"寒具",“寒具”即为馓子宋代苏东坡曾写过一首名为《寒具》的诗:“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可见馓子从古至今,深受世人喜爱,是老少皆宜的时令食品,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河南美食馓子?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河南美食馓子(再尝故乡美食-馓子)

河南美食馓子

文史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为纪念晋国名臣义士介子推,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两日)要禁火三天,于是人们便提前炸好一些环状面食,作为寒食节期间的快餐,既是为寒食节所具,就被叫做"寒具",“寒具”即为馓子。宋代苏东坡曾写过一首名为《寒具》的诗:“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可见馓子从古至今,深受世人喜爱,是老少皆宜的时令食品。

鲁西南的馓子与其他地方的做法有所不同,称为“细馓子”。它的主要原料是小麦面粉、芝麻、盐、花生油(棉籽油)。由于我本家一位堂叔几代人都做细馓子,所以我对细馓子的做法大致了解。首先是用盐水加上白面粉和少许芝麻揉匀成软面团,取一块面搓成如细筷子粗的面条,盘起来,放进盛有花生油的盆内泡起来;第二步是锅内放花生油烧热;第三步是取油盆内泡着的面条往手上边缠边拉,拉成如细香粗的长条,共缠十五圈左右;四是用长竹筷将缠好的细条套住,放入油锅,随炸随抻,待细条炸挺后,用竹筷的两头抻挑绾翻一环,再抽出筷子,边炸边翻,待炸透呈棕红色时夹出,控净油即成。

鲁西南细馓子味微咸,长而细,酥脆可口;配豆腐脑、胡辣汤同食,别有风味。如今,我们只要有机会回故乡,都买些馓子回来吃,也送给街坊邻居们尝尝,大家都说非常好吃。希望这一美食尽快推广,让人们都能享受到此美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