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堂九子分别叫什么名字(走进八大山人八大和偏居宁都的)

易堂九子分别叫什么名字(走进八大山人八大和偏居宁都的)(1)

《杂画卷》 纸本墨迹

纵 26 厘米 横 471 厘米 江苏镇江市博物馆藏

八大山人当时的人生抉择和今后的思想倾向,除了受到当时甲申之变、清兵南下与南明抵抗,以及清初全国知识分子的不合作态度的影响,还明显受到当时江西的政治文化生态圏的影响。考察八大一生所交、所提、所闻的人际交往圈,除禅门人物和少数几位清儒、官员之外,他始终处在一个由遗民文化组成的典型时代氛围中,特别是“易堂九子”这样的明清之交、鼎革之际代表性人物对他有特殊的影响。

“易堂九子”是指明末清初江西九个遗民知识分子组成的文化群体。现代学者余英时谈到易堂九子时曾说:“九子于清初图谋恢复最为积极,毕生奔走四方,连结豪杰,为晚明遗民放一异彩。”这九子分别是:

江西宁都人魏禧、其兄魏际瑞、弟魏礼,这三兄弟的魏禧(1624—1680)与汪琬、侯方域并称清初散文三大家。平生心怀高远志向,“任天下于一身,托一身于天下”。明亡,他向北痛哭,与其父变卖家产参加和组织反清斗争,失败后,隐居翠微峰授徒造士,是易堂九子的领袖。在山居近20年中,魏禧每天都穿着明朝的服装,拒绝蓄辫。后来他又出游江浙一带,结交反清复明之士,先后拜访结交徐枋、汪沨、李元植、顾祖禹、方以智等明遗民,写下《大铁椎传》,塑造了一位召之即来、呼之即去的大侠客形象,寄托了期望有这样一位奇人以反抗清朝暴政的理想。其文多颂扬民族气节人事,民族意识浓烈,文风凌厉雄健。

魏禧像

彭士望(1610—1683),南昌人。少小自负,早年积极参与抗清活动,做过史可法的幕僚, 又到过赣州帮助杨廷麟抗清。后邀林时益一同携家眷赴宁都依附魏禧,讲学易堂。他性格豪爽,生平爱好交友,广交天下气节名望之士,有“小孟尝”之称。自己处于危难之中,还收养杨廷麟的遗孤。魏禧称颂他:“遇事感慨激昂,凌轹古今,呼抢天地而不能自忍。”

曾灿(1622—1688),江西宁都人,少负诗名,为人厚朴诚挚,性格慷慨,能以死任大事。杨廷麟力保赣州时,曾灿随父曾应遴率兵数万人,赤日步行200里,火速赶往赣州救援,数日抵达赣州。与清兵战,失败后回宁都。守节不屈,削发为僧,自号止山和尚,远游闽、浙、两广。1661年(顺治十八年)归宁都,在翠微水庄筑“六松草堂”,从士夫谈儒理。晚年出游燕山,卒于北京。《八大山人年表》载,1685年,八大60岁时,为止庵作《玉兰页》(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杂画册》)并题诗一首曰:“方驾玉兰乙花,辰报开九辨(瓣),趁便极矣,赋正止庵先生。”“止庵”即曾灿。有《止庵集》。

邱维屏(1614—1679),是魏际瑞、魏禧和魏礼的姐夫,其村前村后多古松,他常在树下读书著说,人称“松下先生”。邱维屏道德高尚,严肃不轻率。平日沉静寡言,与人对坐,可以终日不发一言,但一谈学问之事,或遇人请教,则剖析如流,夜以继日,滔滔不绝。碰到争辩事理,则声高气涌,面红耳赤。他古文造诣深,尤精《易经》(“邃于《易》者”)、律历及西洋算术,而且都无师承。方以智来访,两人交谈后,方以智对人说:“此神人也。”

林时益(1617—1678),原籍南昌,原姓朱,明益王后裔,人称朱中尉,和八大山人一样都是明朝宗室。明亡后,隐姓埋名,易姓为林,携家眷同彭士望隐居翠微峰,与魏禧等人相讲习。1668 年(康熙七年)降诏:凡明宗室窜伏山林的,可还田庐,复姓氏。但林时益不愿归。林时益工书法,喜为诗,好禅,善种茶, 香味可与阳羡茶相比,世称 “林岕”,销路很广。江西画派的罗牧曾跟随林时益学制茶。

彭任(1624—1708),文学家,隐居之室曰“一草亭”,人称草亭先生。21 岁补诸生,但认为读科举八股之文没有益处,于是弃诸生,不事举业,提倡济世实用之学,曾写《论朱陆异同》一文,说:“学者之病,不在辨之不晰,而在行之不笃。”他人隐居在翠微峰,却心系国事,说:“世事纷未已,岂宜老丘壑?”顺治十年(1653),白鹿洞书院缺主讲,江西巡抚拟聘彭任担任此职,他以病坚辞。 他品德高尚,常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不揭人之短,德量宽宏,律己极严。

李腾蛟(1609—1668),是易堂九子中最长者。明诸生,明亡,弃诸生服,隐居翠微峰授徒。他好论《易》,诗作慷慨激昂,多发兴亡之恨、流离之感。他30年没有穿过应时的服装, 并要求弟子都要穿上蓑衣(用草做成的衣服),戴箨冠 (用笋壳做的帽子),以作揖谦让进入其室。

易堂九子分别叫什么名字(走进八大山人八大和偏居宁都的)(2)

宁都 翠微峰

在江西宁都县城旁边,有一座翠微峰,乍看很不起眼,海拔不过427米,绝对高度100多米,远远看过去,就像一个大盆景,到近处一看,让人大吃一惊,极为吓人。山峰如巨柱擎天,拔地而起,悬岩绝壁,自山根至山顶,如刀斧劈成,崖壁高处达160多米,低处近110米。山峰的南端,有一裂坼,这是唯一的登山之路,从这石壁缝隙之中凿蹬上,仅容一人攀爬。进缝口,“入门上石级,伛偻如登塔”,向上攀爬几米后,有宽约一米的石孔,设暗桥,名“乌谷”,又称“大棚上”。十分险要。魏禧《翠微峰记》说:“就使于瓮口砌其阐,三尺童子折荆而守之,虽万夫谁敢进者”。出孔后,石径更窄而险,身子需要贴在石壁上方能移动,到达“罗汉突肚”。何谓“罗汉突肚”?即崖壁如锅底挺突,不是90度,而是110度,人们须先仰胸仰腰、后俯腰勾背地向上爬。至此,“徐行去影动,低语谷声答;仰视绝壁间,势恐千仞压”,顿时有一种脚踩万丈深渊,头顶白云蓝天,耳边山风呼号的感觉。登上山顶一看,南高北低,迤逦峥嵘,林木郁深。

1646年(顺治三年),也就是1644年明亡于清的后三年,易堂九子拖家带口两三百人,隐居在这座高100米、面积不到2万平方米的翠微峰山顶上,前后生活达60年。他们视明亡于清为“国仇家难”,抱“怀明抗清”之志,誓不与清廷合作,走砥砺气节、切磋学问、授徒造士的消极抵抗道路,在这里筑庐设馆,授徒造士,研讨“易学”,留下传世之作三百余种上千卷。

易堂九子分别叫什么名字(走进八大山人八大和偏居宁都的)(3)

易堂九子

为什么叫“易堂”之名呢?一是九子在此相聚,讲学论《易》;二是“易”字上为“日”,下为古文篆写的“月”,即“明”,寓意为思念明朝之意。赵园先生认为,在遗民经学中,以《礼》学和《易》学尤为“显学”,这既是对宋明理学和心学的反动,更植根于历史情境。她说:“暴虐政治中的无常之感、丧乱中的生死体验,以及遗民式的恢复期待,都是以令士人关切于所谓‘天人理乱阴阳消息之际’,由《易》卜国运、世运及个人命运。至于遗民的读《易》,因读在明亡之后,尤有沉痛意味。”

易堂九子为什么会上翠微峰呢?据说,上山前,易堂九子卜了一卦,卜得什么卦呢?“乾离”卦,“乾”,三横;“离”,上下两根长横,中间两短横,乾在上,离在下,即三长横在上,两长横两短横在下。“乾离”卦叫“同人卦”,《易》说:“同人于野,吉。” 现在,翠微峰上墙壁的石砖上还刻有 “乾离草堂” 四个字, 说的就是这件事。就这样易堂九子上了翠微峰,安营扎寨60年,那年宁都屠城,也安然无事,躲过一劫,更重要的是这次上山,耸立起宁都文化、江西文化的一座高峰。

八大山人与易堂九子是否有过直接的交往,现在不得而知。尽管现在宁都人讲八大山人曾经来过翠微峰,但一直没有证据。不过,八大山人与易堂九子相关的人倒是交往不少,且关系挺好。

梁份,魏禧、彭士望的学生,江西南丰人,为人“朴挚强毅,尝只身走数万里,欲继两先生(指彭士望、魏禧)志,而其文则一法魏先生”,著《怀葛堂文集》八卷。梁份一生遍游四海,结交反清志士,据说曾参与“三藩之变”。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梁份给79岁高龄的八大写信,记载了他在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和安徽歙县潭渡人黄宗夏徒步前往谒明十三陵,并实地测量,绘出十三陵图的情形,还表示付梓以广其传的想法。梁份这封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八大至老不忘故国的情怀。

易堂九子分别叫什么名字(走进八大山人八大和偏居宁都的)(4)

致方士琯手札册(局部)

方士琯(1650—1710),宇西城,号鹿邨(鹿村),安徽歙县人。既是收藏家,又是书画商。据《八大山人年表》载,他约于1681年(康熙二十年)始与八大来往,直至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八大卒,相交长达二十多年,是八大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现存的30封八大致方士琯的信中,内容涉及八大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八大最后的困顿生活和去世前几个月的病重情形。他俩人的感情非同一般。据汪世清先生考:“他年逾二十即寓居南昌,因得与魏禧兄弟及罗牧、熊颐等相交。家有水明楼,读书其中,俨然有山林气韵。刻意为诗,颇得魏禧的称许。”

熊颐,字养吉,又字养及,江西抚州东乡县人,魏禧的学生。1680年(康熙十九年),熊颐为了给魏禧治病来到南昌,与方士琯结识,并客居方家“水明楼”。方士琯就把熊颐介绍给八大。熊颐有《和八大山人画菊颂》五律一首,序曰:“重阳后五日过访,不识隐庐,怅然而返。次日,八大山人持墨菊及新诗至,西城张之素壁。余把玩旬日,漫和原韵,以识怀思。”

罗牧(1622—1705),清初著名的山水画家、江西画派的开山人,字饭牛,号云庵,也是江西宁都人。据黄笃的《罗牧年谱》载,他曾于1645年(清顺治二年)24岁时从易堂九子之一林时益学制茶艺。约1653年(顺治十年)移家南昌。康熙九年,与魏禧同游吴越。罗牧于康熙四十四年卒。曾被“扬州八怪”誉为“一代画宗”“江西画派英才”。他与八大山人、和尚澹雪、江西巡抚宋荦都有交往。八大与罗牧应相知甚早,但目前的文献记载两人有明确的交往时间却是始于 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该年八大山人致方士琯的手札中谈及“饭牛老人”即罗牧,罗牧此时也有《赠八大山人》诗。罗牧和八大常在南昌东湖诗画雅集,组织“东湖书画会”,这就是绘画史上称为“江西画派”的雏形。

易堂九子分别叫什么名字(走进八大山人八大和偏居宁都的)(5)

罗牧 古木竹石图

不难想象,这些与易堂九子相关的人员,在与八大交往的过程中,肯定会谈论起易堂九子的言论与行动,这一切,特别是不合作的态度对八大的影响是深刻和深远的。另外,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八大与方以智的直接交往。

同治《金溪县志》卷三十一《寓贤》有两条转抄《道光县志》的记载:

其一:明方以智,字密之,江南桐城人……别号药地愚者。尝流寓金溪今二十八都。碧溪里浮图有密之书“砥中阁”三大字,“药地愚者智书”六小字,笔意绝类欧阳率更。(按:“欧阳率更”即欧阳询。因欧阳询官至太子率更令,故后人尊称为“欧阳率更”。)

其二:明八大山人不知何许人也,或曰益藩宗室。八岁能诗,工书画,善诙谐。甲申间忽喑哑不能言。性嗜酒。人爱其笔墨,多黑河招之。未醉时求其片纸字不可得也。曾与方密之往来于丁坊肖复远家。今其子孙藏山人书画甚夥。

今天在江西抚州金溪县城陆九渊纪念馆(仰山书院)的墙上,还嵌有一块石匾,灰红石质,长175厘米,宽63厘米,厚度不均,在8—10厘米之间。上写“砥中阁”三个大字,字大60厘米×37厘米。笔画劲健直率,结体平实舒张,严谨不失豪宕,隽秀更显古拙,有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风格。“阁”字后面一道平整的铲槽,可见左侧落款“药地愚者智书”6 个字是被铲平了。

易堂九子分别叫什么名字(走进八大山人八大和偏居宁都的)(6)

方以智 松柏图

《金溪县志》中提到的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别号药地、愚者。其父为明代湖广巡抚。晚明四大公子之一,崇祯十三年进士,官至检讨。李自成攻进北京后被俘,遭严刑拷打,不屈。后投南明小王朝,被排挤,流离江南,或卖药市中,或削发为僧。因为当年赣州、吉安、抚州等就处在南明各小王朝之间,是抗清斗争的主战场和根据地,所以,方以智长年在这一带活动,与易堂九子等人有交往,也曾访问过宁都,说下“易堂真气,天下罕二” 的名言。金溪就在宁都附近,加上方以智与金溪县周亮工同科,所以,他来金溪也是正常的了。据《金溪县志》的记载,当年八大山人来过金溪,和方以智有过交往。现在据宁都人讲, 八大还专门去宁都拜访过魏禧,但史料不全,难以证实。不过,八大在金溪和方以智是见过面、有过来往的。文中 “二十八都” 在今金溪芦河彭家渡一带,“丁坊肖复远家”,今直接叫肖家,也是芦河南岸的一个小村庄。芦河发源于江西资溪,碧清的河水流经此地,在石门乡的鸣山口注入抚河。很可能,八大就是坐船从抚州经芦河过来的。

明清易代之际,易堂九子,不愿降清,又无力进行武力反抗,也没有其他办法进行复清活动,只能是采取“辞”世隐居的方式表达与清廷不合作的态度,而且非常彻底。一是辞财,易堂九子毁家散财。第二是辞官,当官本是中国文人的梦想,学而优则仕嘛,但易堂九子舍弃了。第三是辞功名,都不参加科举。江西文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隐士文化,从汉代的徐稚徐孺子,到东晋的陶渊明,再到当时的易堂九子,这种隐于野、隐于市的不合作的文化对八大的影响应该讲是深入到骨子里头了。八大不自称、也不愿被人称为“和尚”“老衲”“师父”这样的佛门称呼,倒是经常自称或被人称为“山人”“灌园长老”“荷园主人”之类的山野味很浓的称呼,他作品中的各种艺术形象也多半是表达了不合作、不搭理、不靠近的神态和思想。

编辑/JM ANGIE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