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锣鼓十样锦(客家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关于十番锣鼓的诠释,据我国音乐史学家杨荫闵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一书中称:“十”是泛指多数,“番”是翻花样或变化之意,“十番”是指多样变化。关钊、刘东升在《中国音乐史略》记载:到明代万历年间,又有一种叫“十番”的器乐合奏出现。万历以后,“十番”在江南地区相当流行。
长校十番锣鼓从打击乐中发展而来,缘于演奏的十种乐器,即:铜鼓、哒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钹、碰铃、笛、二胡、板胡。“欢”与“番”谐音,民间又称为“十欢锣鼓”,寓意吉祥。长校十番锣鼓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403—1424年(明永乐年间),其所用的曲牌源于元、明时期的南北曲牌和民间小调,演奏形式有笛吹锣鼓、笙吹锣鼓,粗、细丝竹锣鼓、清锣鼓等。
起源与发展
长校镇位于清流县西南部,与连城、宁化、长汀三县交界,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的革命老区,著名的打银之乡。旧时,长校打银艺人的足迹遍及闽西北和江西、广东等地,其银饰制品工艺精湛,为民间普遍使用,凡传统风俗都与银饰品有关。如:闺女于归、小孩过周、妇女装饰等,都需要金银首饰。长校村民除耕田种地用以维持生计外,不少人或长年外出,或利用农闲时间做短工,主要经营银饰品或贩运稻米,以此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外出村民不仅带回先进的手工艺,也带回外面的文化娱乐,极大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长校十番锣鼓队行进在村里大街小巷,边走边演奏。(清流县文化馆供图)
起初,回到长校的银匠,从闽北带回的仅是一般鼓乐器,在乡村繁衍传播,可说是十番锣鼓的雏形。随着清流水运航道的开通与繁荣,促进了商贸业发展,木材、土纸、粮食等物品大批运抵福州销售,成为当时全县的经济支柱,长校一批年轻人加入这个行列。其时,福州台江、茶亭的十番音乐已经很流行,长校村民走进雅致而悠长的榕城小巷,每次带回一两种乐器在山村演唱,得到民间广泛认同和接受,逐渐流行起来。清代长校籍诗人李彩高在《重九日即景》诗中吟道:“笛弄凉风晚指晴”,可见那时的黄昏已被“笛弄”熏染得如此逍遥。另一首《神祠祖迹》中亦有诗赞:“箫鼓欢迎荐玉渲”,诗中的“箫鼓”即指长校的“十番锣鼓”。在《莺啼岸柳》中又称:“几声箫管歌喉软”,把“箫鼓”再作了铺陈。从李彩高的诗作描述中可以看出,彼时“箫管”已在长校民间演播成文艺活动的一个宏大场面,必须有多种乐器的集中演奏。
民国年间,长校一批村民结伴到江西丰城贩运布匹,中途在建宁和宁化安远等地歇脚,困顿疲惫之时,常有锣、鼓、琴、箫合奏的乐曲从耳旁传来,动听悦耳。于是,他们决意将这些曲调带回长校,每次住店休整时,作出明确分工,深入民间和当地人诚恳交流,认真听取对方演奏并用心记下曲谱,一人记一首,一次记一部分,各负其责,集腋成裘。回到长校,村民们根据记录的曲谱,共同研习、修改、更正、演练,经过一次又一次揣摩、实践,并在村中的迎龙、祭祖、庙会等大型节庆场合登台演出,久而久之,在跌宕起伏的生活奔波中,以祭祀、祈祷、娱乐为主要目的的音乐形式——“长校十番锣鼓”应运而生。当然,长校十番锣鼓的源头不是单一的,正如客家文化的多元化,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融合。
特色与创新
长校十番锣鼓是一种寓情于乐的群众性文娱活动,通俗、简易、亲切,或独奏或群奏,对场地没有特别要求,随时随地皆可演奏。由于十番锣鼓演奏很难凑齐全部队员,更多时候只有几种简单的乐器,如:哒鼓、碰铃、小锣、二胡等,视演唱人数而定。有时仅凭一人哒鼓,三五人自娱自乐,即兴演唱一些山歌小曲。十番锣鼓有两种演奏方式,即坐奏和行奏,也叫“摆十番”。坐奏相对容易,大家围坐一团,吹拉弹唱,不亦乐乎。行奏的难度较大,乐手执着乐器边行进边演奏,需要具备相当的艺术功底。
十番锣鼓的演奏范本分为丝管乐器和敲击乐器两组。行进时,丝管乐器在前,敲击乐器在后,乐队由笛声引导,曲调的选择、节奏的快慢,或演出的开始与结束都由笛子手决定,笛子送出一个音符,众乐手立即同步跟上。笛子手既要有较好的技艺,又要有很强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以调动整个乐队的演奏进程,至于演奏哪一支曲子,由笛子手决定。打击乐的第一位乐手兼任十番锣鼓的总指挥,左手执铜鼓、哒鼓,右手握一鼓槌,时而敲击铜鼓,时而击打哒鼓,时而敲打鼓檐。鼓槌有如蜻蜓点水,挥洒自如,虽令观众应接不暇,却是忙而不乱。室内演奏没有前后之分,大家围绕一张四方桌聚集,相对较为随意。室外演奏则要求较高,行进时,随着迎神或游灯队伍,时停时走,边走边演奏。
本土音乐经过与外来鼓乐融会贯通,既含北方民歌和鼓吹乐的粗犷、激越,又有南方音乐的柔美、清新,渐渐形成具有长校特色的十番锣鼓。尤其是管弦乐与打击乐的有机组合,使之喧不躁,粗犷却显清纯。长校十番锣鼓曲体简洁、节奏明快,大多为单曲反复结构,所有曲牌只用一个小调,总体无复杂变化。曲牌以高调式居多,音阶的组合相对平稳,只有个别音阶出现较大变化。就旋律变化而言,按上古传统音调,宫、商、角、徵、羽等五音及变宫、杂徵等宫序。丝弦乐器讲究四大线变化,即:上六线、何尺线、陈五线、四宫线。上六线相当于现代音乐的1~5弦,何尺线相当于5~2弦,陈五线相当于2~6弦,四宫线相当于6~3弦。乐曲多以散板开始,先由笛吹奏,引出二胡、板胡、小锣等乐器。随着曲调的渐进,打击乐器陆续上场,将演奏的乐曲一步步推向高潮。
长校十番锣鼓常用的锣鼓谱有长流水(走马锣鼓)、起板锣鼓和过门锣鼓三大类。起板锣鼓用于开场,长流水用于较长的路途行进,过门锣鼓最为复杂,难度也大,它与曲调配合,时而穿插、时而过门,讲究紧凑、整齐的效果。十番锣鼓采用的曲调有40余种民间小调,多为赞美爱情,或者歌颂劳动。常演奏的曲目有:《八板头》《十杯酒》《怀胎》《瓜子仁》《玉米英》《孟姜女》《打骨牌》《耍金扇》《闹五更》《春串子》。其中《八板头》俗称“浪琴调”,十番锣鼓一开始就奏这首曲子,以此曲进行和弦。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曲目如《采茶曲》《秧歌舞》等也进入“十番锣鼓”的演奏中。
传承与展望
自古以来,长校就很兴“十番”,几乎每村都有“十番锣鼓”,凡是逢年过节、迎亲贺寿、上梁入屋、扫墓祭祖、迎神出案、游族谱、抬龙灯等,都用“十番锣鼓”。特别是正月十五闹元宵,一条龙灯就配有一堂“十番锣鼓”。十番锣鼓的演奏者,过去多为民间职业性鼓乐班“堂名”中的乐手和寺院中的道士,分散在农村的民间艺人随时可被“堂名”班主或寺院当家道士请去参加婚、丧、喜、庆等活动的演奏(道士不参加民间婚礼的演奏活动)。每逢春节、中秋以及庙会、赛龙舟等节日,民间则广泛地组织自娱性演奏。
长校历代以来有很多闻名的十番锣鼓师傅。江坊村的江回春(已逝)是清代光绪年间闻名的曲艺大师,对琴、笛、鼓手、鼓板无一不精,能浮空拉出一手好琴,用鼻孔吹出动听的独奏曲。他与江水春共同创建了《回春堂》十番锣鼓。留坑村童生标(已逝)15岁背井离乡,跟随师傅走江湖卖唱为生,以“一把二胡一台戏”出名,他收集整理、编写了《民间曲艺集》、《十番锣鼓谱》各一集,对长校十番锣鼓的继承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长校十番锣鼓”主要分布在长校村、江坊村,各成一队,演奏队员40多人。得益于历史传承,长校村的十番锣鼓无论是在乐队建设,还是演奏水平,都要高于其他村落,组建了以李中伟(已逝)、李林瑞为引领的十番锣鼓乐队,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校十番锣鼓逐步走出山村,进入县、市,乃至省城演出,它以朴实敦厚的风格赢得了观众的赞扬。在时代发展浪潮中,乐手们与时俱进,在乐曲编配和表演形式等方面不断创新和发展,多种现代乐器加入演奏行列,如手风琴、小提琴、吉他等西洋乐器,极大丰富了十番锣鼓的内涵,古老的曲艺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长校十番锣鼓是客家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是当地人逢年过节、志事贺喜、自娱自乐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2007年5月,长校镇入选福建民间艺术(十番锣鼓)之乡名录;2008年,长校镇因“十番锣鼓”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录;2009年,“长校十番锣鼓”入选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收入省文化遗产名录。十番锣鼓进入了一个发展新时期,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