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为什么发出打呼噜的声音(猫咪呼噜声是怎么发出来的)

几乎所有铲屎官通认的一个问题:猫咪的呼噜声代表满足但是在这里小编要问大家一个问题:猫咪的呼噜声到底有几种?大家有多少人知道,代表满足的呼噜声是怎么发出来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猫咪为什么发出打呼噜的声音?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猫咪为什么发出打呼噜的声音(猫咪呼噜声是怎么发出来的)

猫咪为什么发出打呼噜的声音

几乎所有铲屎官通认的一个问题:猫咪的呼噜声代表满足。但是在这里小编要问大家一个问题:猫咪的呼噜声到底有几种?大家有多少人知道,代表满足的呼噜声是怎么发出来的?

猫咪发出呼噜声代表满足,这件事全网都已经做过解读。但是关于这个声音到底是哪出来的,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篇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科普:甚至在生物解剖学上,这件事的原因都被分成两个流派:分别是False vocal cord理论(伪声带理论)和Turbulent blood理论(血液乱流理论)。

对于普通人来说,才不需要去管生物学家们在争执哪种理论呢,可是如果你继续往下看,你会发现:猫咪的呼噜声还真的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今天小编就带你走进《猫咪的呼噜声背后的秘密》

全文共计3000字,由【哈喽领养吗亲】原创首发,阅读时间8分钟,硬核内容,建议收藏后阅读哦。转载请标明出处,标明出处的不举报侵权哦。


猫咪的呼噜声?咕噜声?咔咔声?都是什么含义

我们在之前讨论《中国的猫和外国的猫交流有困难吗》这件问题上,曾经说过猫咪常规的6种叫声分别是:

    喵喵叫(miaow);

    呼噜声(purr);

    哈(hiss);

    咆哮(growl);

    发情声;

    惨叫声。

这是猫咪常规的6种叫声。实际上的猫咪,能发出的声音不止这么多,动物学家们研究后,发现猫咪是动物界能发出声音频率最多的生物,没错,比鹦鹉还要多,比8块鸣肌的百灵鸟还要多——最夸张的说法认为猫咪能发出100多种不同音色不同频率的声音。

关于猫咪叫声,最通认的三点是:

    野猫不会喵喵叫。喵喵叫是猫咪对人类的专属叫声,野猫在进入家庭后,才会有可能学会喵喵叫。喵喵叫,是一种讨食信号或表达其他需求的信号。需求得到满足的猫咪,也不会喵喵叫。

    猫咪之间的交流声音,更多的是咆哮和哈气声。这是因为猫咪作为独居动物,天性里就不喜欢和其他个体接触。

    并不是所有的宠物猫都会喵喵叫。大概有20%以上的家庭宠物猫,从来不会喵喵叫,一般认为是这种猫比较笨,学不会喵喵叫,但说法有待商榷,因为我也见过很聪明的猫咪从不喵喵叫的。

在这里我们要说几种关于呼噜声的细节,你会发现并不是所有听起来像呼噜的声音都代表愉快。

    呼噜声。这种呼噜声就是纯粹出于满意的状态下,主人抚摸时,猫咪会弓起背部,从喉咙处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

    咕噜声。这种咕噜声也是从喉部发出,但是“咕噜咕噜”的声音不代表开心,而是出现在两只猫狭路相逢时,发出咆哮声前的征兆。

    咔咔声。咔咔声可能是家庭猫咪比较少发出的动静,如果你的家里出现了会飞的小虫子,猫咪会盯紧这只小虫子发出“咔咔”类似于骨头摩擦的声音。咔咔声和以上两种声音表现不同:以上两种声音猫咪紧闭嘴巴也可以发出,但发出咔咔声时猫咪一定是张开嘴巴才能发出。

那么问题就来了:猫咪的呼噜声,到底是哪个器官发出的?伪声带理论和血液乱流理论分别是什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解剖学,了解这种声音的来源。


走进解剖学,了解猫咪的声带

False vocal cord理论(伪声带理论)

支持这个结论的研究人员认为,猫咪发出呼噜声和咕噜声,并不是来自声带的震动,而是来自两条和声带类似但不是声带的器官,这个器官叫做“伪声带”或“第二声带”

现代解剖学告诉我们,猫咪存在两种发生器官,分别是第一/第二声带,第一声带就是所谓的主声带,它们负责发出喵喵叫、嘶吼声、哈气声。

通过这条声带发出的声音,是需要猫咪更主动进行的,需要消耗猫咪精力的,所以从理论上讲,猫咪应该少用这条声带来发出声音,才对自己有益。

但是反观第二声带,它们的发声原理就不同了:它们更多的不是主观发出,而是被动发声。

猫咪在舒服满足的时候,呼吸频率和呼吸轻重是不一样的,在舒服的时候,这种呼吸时产生的气流的扰动,引起了第二声带的震动,这时候的猫咪喉部每秒震动频率为30次,只有在这种频率下,猫咪才会发出呼噜声。所以呼噜声并不需要猫咪消耗多余体力去振动声带,在特定呼吸频下,猫就自然而然发出了这种呼噜声。这种声音,可以在猫咪嘴巴紧闭的时候持续十几分钟甚至1个小时以上,而不会造成劳累。

是不是听起来有些乱,那我们把这句话总结一下就是:猫咪舒服的时候会有一个特定的呼吸频率,而这种呼吸频率恰好引起了第二声带的共振,所以猫咪就“被动”地发出了呼噜声。这就是False vocal cord理论对猫咪呼噜声做出的解释。

伪声带理论是对猫咪呼噜声最简单最直接的解释,可动物学家们并没有满足于这个理论,在研究中,科学家们又给出了另一种与伪声带理论大相径庭的解释:

Turbulent blood理论(血液乱流理论)

提出血液乱流理论的动物学家认为,猫咪的呼噜声和喉咙结构没有一点关系,而是认为:猫咪的血液留回心脏被胸腔挤压时,会产生血液乱流,也就是血液中出现涡流,这种涡流产生的声音被横膈膜放大,通过气管进入头骨的,然后从鼻腔发出声音,从而出现了“呼噜声”。而情绪波动影响血液的流动,从而影响涡流的状态,猫咪在高兴时候的血液涡流就会发出呼噜声的效果

血液乱流理论,可以解释第二声带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例如猫咪在呼噜时不仅喉部在震动,而是整个胸腔都在震动。

但是血液乱流理论只被少部分人认可,想推翻这种理论,动物学家们也有充分的解释:当你用听诊器听猫咪的呼噜声时,是听不到乱流声音的。另外最能推翻这种理论的说法是:猫咪只会在放松状态下发出呼噜声,从理论上来说放松状态下血液流速减慢,是不应该出现乱流的。

这两说法对于铲屎官来说,才不需要去理会对错,但是在动物学家的角度,却是争吵的不可开交。两方学派都不能互相说服对方,所以这个问题想有结论的话,恐怕还要生物解剖学和动物行为学再发展几十年才可以。

对于主人来说,你只需要知道一件事,就是猫咪的“呼噜声”一般就是被认为是满足的一种表现,但是千万不要过于乐观,因为关于呼噜声,还有几个小细节需要留意。


关于猫咪呼噜声的更多认知

这里要介绍的是关于猫咪呼噜声的冷知识,这其中一定有各位曾经有误解的地方,我们现在一一举例说明:

    猫咪的呼噜声不代表睡着。很多人觉得猫咪睡着的时候会发出呼噜声,其实不对,猫咪发出呼噜声时是不会进入深睡状态的,熟睡的猫咪也不可能发出呼噜声:因为熟睡状态下的呼吸频率无法造成第二声带的共振。

    成年猫比小猫更容易发出呼噜声。这看起来是一种违反常规认识的事情,但事实的确如此:小猫咪很少发出呼噜声。研究人员认为,成年猫更懂得享受生活,更愿意接受人的爱抚和亲昵。而小猫咪:更愿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不会对主人的亲昵有什么反应。

    要重视的问题:并非所有呼噜声都可以乐观对待。正如前文所说,猫咪只有在愉悦的时候,浅睡眠的时候会发出呼噜声。但是如果你的猫咪频繁发出呼噜声,甚至在深睡的时候也发出呼噜声,那这就不是“舒服的表现”而是一种病态了,尤其是上呼吸道疾病、肺部疾病、疱疹病毒感染都会引起这种“无端打呼噜”的情况,这种声音更多的时候像是咕噜声。

作为主人,我们应该分清呼噜声和咕噜声的细微差别,如果你陪伴猫咪的时间足够久,主人都会有一个隐藏技能,就是能分清自己家猫咪呼噜时候的细微差别,这更方便你在日常生活中即使观测到猫咪的异样。


通过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明白,猫咪呼噜声的真实来源其实还蛮复杂的。关于猫这种动物,它们的身上还有很多谜团存在:例如这种独行侠动物当初怎么会甘愿进入人类社会的?它们的智商到底是高还是低?它们到底有没有学习能力,到底是“蠢猫”还是“机灵鬼”?为什么橘色猫咪会这么容易长胖?为什么狸花色猫咪运动能力如此卓越?

这些谜团,随着科研水平的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都会一一揭开,这种曾经存在于神话故事中以通灵形象示人的猫咪,最真实的一面一定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看看你身边熟睡的猫咪,你就明白了:不管它们的身上有多少谜团,都不影响你们是一家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