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装零食和包装零食(散装零食行业标签上的套路几时休)
在商场里的零食店买话梅,店员两铲子下去,一包没装满,就要258元。然而这还不是最痛的,有人遭遇了“特选话梅王”,两颗就要64元。北京青年报记者7月12日了解到,随着“雪糕刺客”霸占热搜多日后,有网友反映,不少商场内都有的零食店里的话梅才是真正的刺客。
被明码标价的话梅“刺一刀” 因计价单位与其他店铺不同
比起最近坊间争论不休的“雪糕刺客”们来,“话梅刺客”刺得是明明白白。让不少被“刺了一刀”的消费者也只能“吃哑巴亏”,因为这些零食店的散装称重商品是明码标价的。既然商家明码标价,觉得太贵可以不买,那为何又有诸多网友觉得被话梅“刺了一刀”呢?
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被网友点名批评比较多的零食店铺,大多位于商场或购物中心中,他们有的租用了店面,有的就是在购物中心的中岛有个柜台。这些零食店虽然风格略有不同,但都是用透明的容器装盛着各种散装零食,其中以话梅等果脯蜜饯以及糖果为主。商品大多五颜六色,但都码放得整齐有序,有的店甚至按照商品的不同颜色分区摆放,让这些零食看上去就非常诱人。而在各种容器的外壁上,也都分门别类的贴着相应食品的价签。
然而,玄机也就隐藏在这些价签中。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虽然都是明码标价,但是这类零食商家对于价格单位的标注,则有别于大众日常认知的计价体系。
“我们标的是50克的价格,也就是一两。”在朝阳区一商场的某个零食品牌柜台前,一位销售人员对顾客解释道。而这位顾客向北青报记者表示,他看着价签上的标价都是几块钱到十几块钱,觉得也不贵,就挑了几种买给孩子,总共看着不到一斤的零食,一结账却要200多元钱。
这位顾客的遭遇并不是个案,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访梅你不渴、爱有梅有、梅槑果、和你槑完槑了等多个品牌的柜台,这里的价签均是按照“50克”为单位设置的单价。显然,很多顾客没有仔细看过价签的单位,觉得单价还可以接受,就选购了商品。
在大众点评网上,上述品牌的门店评分均没有超过4分(满分5分),大部分的差评均表示价格单位标得“不合理”。不少网友留下了“没有铺满食品袋底部的话梅肉就要6、70元、十几片果干就要100多元、半袋糖果近200元的消费凭证”,以及或多或少带有一些被忽悠怨气的文字。一位网友甚至评价称,“不是秦始皇那时候就统一了度量衡吗,为什么别人都按斤卖,在同一个商场里却有商户能按两卖东西”。还有网友将自己购买散装话梅的经历拍成小视频,引发了一众网友的共鸣。看着这些外表平平无奇的话梅,折合一颗就要几十块钱,一些网友表示,买了商场的话梅才知道什么叫“原是我不配”。
上海1600元/斤的话梅疑似“傍”名牌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散装零食店不仅存在着如出一辙的“计价套路”,还有一些品牌甚至“傍”起了名牌。
此前,有网友称,被网友拍成小视频、售卖1600元/斤的“特选话梅王”是香港老字号“上海么凤”的产品。并称该品牌在香港就卖这个价格,目标就是高端的人群和市场。
但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在网友曝出的相关视频中这家店铺画眉筒标签上的名称为“上幺海凤”,而该标签是后贴上的,“凤”字还用了繁体。
北京青年报记者查询企查查发现,与“上幺海凤”有关的企业为上海上幺海凤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12月,注册资本5万元,通过披露的信息,并未发现该公司与上海么凤有何关系。
而香港的上海么凤有限公司则在电商平台设有旗舰店。根据该店的公告,该公司并没有在内地设立线下门店,目前上海有一些“上海么凤”的店铺并非其开设。
记者手记:不按斤售卖有蔓延之势 消费者怨的是高价吗?
北京青年报记者也在探访中了解到,并不是所有零食店都按照“两”为单位来计价,也有不少如粒上皇、薛记炒货等零食店按照大众熟悉的“500克”为单位计价,不仅生意不错,店铺的评价也比较高。那为何一些零食店要冒着得罪消费者的风险也要“按两收费”?
主要是上述类型的店铺的产品需要比同类产品更高的定价。市场人士表示,与超市、网络上售卖的预包装零食不同,进驻商场的零食店除了对原材料要求更高、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外,还需要承担更大的租金、人工和营销成本。而一些散装零食确实在用料以及制作方式上,比起同类的包装产品要好一些,价格贵也有一定理由。但是,高于行业水平的价格也使其丧失了市场的竞争力,因此这些商家也就需要标一个看上去亲民的价格,将顾客吸引到店里。
那么,这么做违规吗?北京青年报记者咨询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商户应当明码标价,注明商品的品名、计价单位和价格。但对计价单位是具体的数量单位“个”或“只”,还是质量单位“千克”“斤”,抑或是具体的克数,并没有作出详细要求,只要标示内容真实明确、字迹清晰、货签对位、标示醒目即可。
不仅如此,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不“按斤标价”,而是用“50克”“100克”“250克”,甚至“1克”等为计价单位的商铺越来越多,他们有的是熟食品牌,有的是花草茶品牌,还有一些干货店铺。
事实上,消费者也认可高品质的商品应该卖出高价格,也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不能接受一些商品较高的售价。上述按两售卖零食的店铺中,也有不少认可其产品质量的正面评价。
但是消费者需要的是商家少些套路,让大家明明白白的消费,而不是玩文字游戏来愚弄消费者。更不希望自己花了钱买了东西,反倒埋怨商家套路,又埋怨自己抹不开面子拒绝。购物本应是你情我愿,没有人愿意被当成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樊宏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