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的由来(成语故事里的火文化)

以火救火

【发音】 yǐ huǒ jiù huǒ

【解释】 用火来救火灾。比喻危险或恶行不仅不能够制止,反而助长其势。

【出处】《庄子·人间世》:“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人如果不幸中毒,要想办法去毒才能获救。有一种反向思维,不是去旧毒,而是用新毒化解旧毒,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以毒攻毒。以毒攻毒是可以期待一个好结果的。但是,如果哪里失火,就得灭火,却不能试着以火救火,以火救火绝对没有好结果。

以火救火这则成语源于庄子的《庄子·人间世》。

《人间世》属于“内篇”,以义名篇,所谓“人间世”即指人间的社会,主要是庄子关于人与人的关系的处世哲学。

成语故事的由来(成语故事里的火文化)(1)

孔子字仲尼,颜回是孔子的学生。文章用孔子与颜回的对话开篇,以火救火里面孔子用来形容颜回不当之举的比喻。不过,文章记载的孔子师生对话,其实是作者假托他们之口来说理。原文摘录如下:

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卫。”曰:“奚为焉?”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愿以所闻思其则,庶几其国有瘳[chōu]乎!”

仲尼曰:“嘻!若殆往而刑耳!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且德厚信矼[kòng],未达人气,名闻不争,未达人心。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有其美也,命之曰菑[zāi]人。菑人者,人必反菑之,若殆为人菑夫?

“且苟为悦贤而恶不肖,恶用而求有以异?若唯无诏,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而目将荧之,而色将平之,口将营之,容将形之,心且成之。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顺始无穷。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于暴人之前矣!

成语故事的由来(成语故事里的火文化)(2)

这段对话从颜回辞行说起。

一天,颜回拜见孔子,请求老师同意他出远门。孔子问颜回:“要去哪里?”颜回说:“打算去卫国”。卫国曾经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一站,如今颜回想去,孔子就又问:“去卫国干什么呢?”颜回便细细说起自己去卫国的缘由。原来,他听说卫国的国君年轻气盛,办事专断,理政草率却不知反省自察,随意役使百姓,许多人因此丧命,导致死人到处都是,数不胜数,就像大泽中的草芥一样,使百姓没有能够安身立命之所。而孔子曾教导他,仁人志士不能待在治理有方的国家,应该去有麻烦的国家,就好像医生要多救病人一样。他谨记孔子教诲,所以愿意前往卫国,思考治国之策,帮助卫国走上正道。

孔子听完颜回的回答,不以为然地冷笑一声,训斥了他一番。他说,“颜回啊,你恐怕一去卫国就会被杀!你要知道,推行大的道义是不宜掺加杂事的,杂乱了就会事绪繁多,事绪繁多就会心生扰乱,心生扰乱就会产生忧患,忧患多了也就自身难保,更何况拯救国家。古时候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总是先使自己日臻成熟方才去扶助他人。如今你自己的道德修养方面还没有什么建树,哪有闲工夫到暴君那里去推行大道?”

孔子一口气说了一堆道理,批评了颜回的轻重不分和不自量力后,他继续借题发挥,说起了名声和智慧的害处来。他说,道德败坏往往是为了追求名声,而展现智慧则为了争辩是非。其实,名声是互相倾轧的原因,智慧是互相争斗的工具。二者都像凶器,不宜提倡和推行于世。也许在孔子看来,颜回想去卫国献策,是自以为是,是相悖于大道的。

接着,孔子分析了颜回去卫国后的后果。他说,一个人就算德行纯厚诚实笃守,也未必能和需要沟通的对象声气相通,一个人就算不争名声,也未必能得到广泛的理解。如果硬向暴君解说仁义和规范的道理,好比用别人的丑行来显示自己的美德,这不是害人吗?害人也会被人害。他告诫颜回,要是去卫国这么做,怕是不会有好下场。为了让颜回明白其中玄机,孔子又假设卫国国君喜好贤能,那么他身边肯定有不少足智多谋之人,也就用不着颜回去帮忙。再说,颜回就算到了卫国,也是不能向卫国国君进言的,否则一定会引起争辩。而一旦争辩,颜回就得装作面色平和,表述便难以从容,曲眉折腰的同时,内心就会逐渐认同卫国国君的作为。结果呢,就像是用火救火,用水救水,事与愿违,错上加错。而有了依顺的开始,以后便会没完没了,假如没能取信便进言,一定会死于其手。

颜回原本想发挥才智,却被孔子奚落,他自以为的“义举”,孔子则认为很可能会变成“以火救火”。这其中异于常人的判断和环环相扣的论理,实际上表达的是庄子对世事人情的看法,是他阐述自己观点的载体。

成语故事的由来(成语故事里的火文化)(3)

庄子名周,战国时代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约生于公元前三六九年(周烈王七年),卒于公元前二八六年(周赧王二九年),与孟子同时而略晚。庄子是我国古代非常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其思想主流归于老子一派,与孔孟儒家见解相左,是道家学派的又一巨匠。他阐述老、列,崇尚自然,外生死,并天地,主张清静无为,逍遥出世,大有不食人间烟火的意境,所以后来竟被尊为道教的南华真人。

庄子出世的主张,正是来自于对世俗社会和人生的“透察”。他有一套完整的社会思想,有他充满道家色彩的治理观。他推崇老子的“无为而治”,只是其观点比老子更彻底,表达得更为洒脱。其主张尽在《庄子》一书。该书十余万言,因庄子而得名,但它并非全是庄子本人的著作。唐经学家陆德明《经典释文.庄子序录》中载:“庄子宏才命世,辞趣华深,正言若反,故莫能畅其弘致。”今本《庄子》33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许多都属寓言之类,文笔挥洒,汪洋恣肆,具有非凡的文学魅力。许多千古不朽的寓言和成语,如“坐井观天”、“东施效颦”、“庖丁解牛”、“庄生梦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一百多条成语,都是源于庄子笔下。《庄子》是诸子作品中最富浪漫气息的一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