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经佛经,深居终南山寺院十余年
简介
心一居士,本名田洪纲,1977年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当时叫长安县)滦镇,成长于终南山下。自幼受母亲熏染常拜观世音菩萨,与人为善,喜乐独处。无论上学,或是随其父亲在田间耕作,抬眼所见,即是终南山。具体看到的是丰德寺,青华山一部分。当时心生感慨:青山在此屹立万年,自己只是青山之过客,生前即在,死后犹存。一次在田埂间仰望一块白色巨石,心生疑问:人在世间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此后就致力于如何更加精彩的过完一生。八岁那年春节,法缘殊胜,随朝山队伍同上净业寺,与佛教律宗祖庭法缘颇深。结缘佛法和净业寺隐居高僧,见高僧过着既简单又快乐,既孤寂又享受的生活时,给了心一无限启迪。认为人应该开心、喜悦,同时感染身边的人。这正是心一曾经疑问的最佳答案。
名字由来
心一这个名字是其皈依时师父所赐。当时师父没有按其字派往下取名,若按照字派排序,应是“天”或“觉”字辈。师父一时兴起,亲手用毛笔写名“兴山”有振兴终南山文化之意。要想振兴终南山文化必须制心一处,故号心一。后师父又赠与田洪纲一句话:天地本无法,皆有一心生,故心生,而种种法生。这句话也是“心一”二字的注解。
工作经历
心一希望能做到生活艺术化,但现实生活势必要考虑诸多因素。佛法对其生活的意义在于开拓其视野,拓展其思路。面对问题或困难时,有更多形式解决,让事物的结果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1998年,受画家田老师邀请,心一在北院门的一所画廊工作。主要负责书画装裱工作。过程中见过太多名人字画,令其大开眼界。一年五一时,心一到访净业寺,发现很多装饰水墨画十分精美,遂主动询问,得知的寺院住持本如法师所画,便想面见拜访,不巧当日本如法师恰好有事,心一未能如愿。但好事多磨,第二次前去拜访特意写了一首打油诗。如愿得见本如法师一见如故,二人成为忘年之交。
2001年6月23日到兴教寺。因为终南山佛教协会办公地点在兴教寺。本如法师希望心一能到佛教协会工作,再加上看了弘一法师的传记,便毅然关了工作室,投身兴教寺。初到兴教寺,心一感觉十分亲切,仿佛之前来过。每天喝茶,临帖,诵经,悠然自得。有一段时间还负责寺院撞钟事宜,并会唱《叩钟偈》,十分享受这种晨钟暮鼓的生活。那段时间最大的收获是临写《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此帖被誉为榜书典范,被刻于泰山经石峪。后又开始抄写小楷《心经》。这也是其后来每天清晨功课的必备环节。
2001年到2013,在兴教寺工作十二年,有幸参与到长安各大寺院的恢复、重建工作中。改革开放之后,宗教政策落实,有幸见证了长安寺院的复兴过程。陕西的历史文化深厚程度有目共睹,这片历史积淀富饶的土地上,佛教文化是最为璀璨,中国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中的六大宗派祖庭都在陕西,这是其他省市无法比拟的。甚至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形式,仍在佛教文化中保留。如寺院建筑风格,僧人衣穿住行的形式等。有这么一句话:世界佛教看中国,中国佛教看陕西,陕西佛教看长安。这足以证明长安在佛教文化中的重要性。
玄奘
玄奘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真实人物,一代高僧。吴承恩的《西游记》加上电视剧版《西游记》让更多人知道唐僧,但不知玄奘。心一认为玄奘法师影响世人的特质是立志和行愿。玄奘法师十三岁时便立下宏伟志向:远绍如来,近光遗法。西行之路,历经艰难险阻,历时十七年,终得正果。又用十九年翻译佛经。过程中从未退缩,勇往直前。玄奘法师是古代游学僧的代表。西行取经一事,令其在多个领域值得研究,包括历史学,地理学,人文学,佛学等。是西安历史当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心一在兴教寺的办公场所就在玄奘塔旁,每每从玄奘塔走过,便心生儿时的感慨。玄奘塔有一千三百五十年的历史,其精神远比塔本身意义深远。这种精神是亘古不变的,熠熠生辉的,历久弥新的。因此心一时常仰望玄奘法师塔,由此也引发了心一对玄奘法师弟子——窥基法师创建的唯识宗产生浓厚兴趣。
被大家熟知的《心经》在历史上大大小小有很多版本,最流行的有7个版本,其中流传最为广泛,认可度最高,被受持读诵最多的就是玄奘法师奉诏于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四日,在终南山翠微宫,陪同唐太宗李世民时所翻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写经
在印刷术出现之前,写经在佛教历史当中主要用途是传播。因此要雅俗共赏,通俗易懂。便在隋唐时代形成独有的写经体。写经在佛法当中也是受持佛法的方式。《辩中边论》中提及了十种受持佛法的方式:书写、诵读、谛听等等。心一认为抄经是对个人修定的极好方法。其常说:一管在握,万念俱消。印象深刻的是张艺谋电影《英雄》中,赵国一书法老者正在书馆内沙盘上教学生写字,当秦国士兵的箭如雨点般射向书馆时,老者镇定自若,仍执笔与沙盘说道:赵国可亡,赵国的字不可亡。
心一在写字时,常有进入到另一种状态的感觉,不敢说物我两忘,心手无间,但总觉得时间飞快。才提笔,已到过斋时间。而禅定时有一种境界叫心一境性。人的内心是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的,总是会有新的想法涌现,如流水般,前前逝去,后后跟来。而心与境统一时,便会达到时间飞逝的状态。所以抄经是可以进入禅定境界的。即内在的写字对心一来说是自处的媒介或形式。抄经前心一会焚香,沐手,之后诚心、敬意的书写。
至今为止,心一认为其还未写出一件令自己完全满意的作品,因为凡是作品都是遗憾的。作品的形成由很多因素构成,古人在《书论》中提到五乖五合,心情、环境、笔墨等等,所以遇到一件自己满意的作品实属不易。曾经有段时间追求写一件满意的作品,但事与愿违。率性而为时,回过头看看,结果却十分满意。而最主要心一坦言写字是悦己,而非悦人。内容上也与常规认知的写经有所区别,不论是承载形式,还是书写内容,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可能只写四句经文,可能用左手写。但也很钦佩志心一处写唐人写经体的人,也谦虚的说是给自己找了个借口,没有在这方面下功夫。每次写经后都会加上一句话:愿一切见闻此经者,咸生欢喜,趣入菩提。
书法与学佛一样,是有次第的。佛教次第即戒定慧。而书法要从用笔,点画,结构,章法的次第进行学习。当你处于点画学习时,便无所谓写完整。当你有大量时间,可以考虑书写一篇完整的经文,但你时间紧凑,也可以注重在当下的每一画,每一字,也是很好的过程。锤炼笔墨的精道,锻炼笔墨的驾驭能力。书法大家之所以能信手拈来,随心所欲,一定是经历了量变到质量的过程,因此“量”是极为重要的。
心一认为古人留下的经典,足够其学习。也很欣赏,羡慕能在古人手法基础上有所创新的书法家,但其还是偏保守,愿向古人学习,研究经典。
对于书写的工具,心一认为要相对而言。古语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又有:善书者不择笔。但写唐人写经体时,不择笔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心一在写经这件事是很舍得花钱,目的也是为了呈现更好的作品。
组织写经
在兴教寺工作时,经常会看到日本佛教徒组团来奉纳他们所写的《心经》,更有甚者会在现场写,其仪轨更为严苛,细致到用尺子量某件物品摆放的位置。也发现很多写经好的日本人都是一些退休的家庭妇女,这不由让心一心生感慨:写经虽然缘起中国,但在日本流传很好。于是发愿组织更多国人抄经。首先是每年二月初五——兴教寺玄奘法师纪念日组织大家抄经。2006年,终南山佛教文化夏令营中第一次带着大家抄经。后受宽旭法师邀请,到大兴善寺的写经堂带领大家抄经,在北郊的觉心堂带领大家抄经。最后将抄经作为推广形式开展,无论是寺院还是会所,邀请心一带领抄经都要按照其制定的仪轨进行。诵经,写经,回向。后又在净慧老和尚提倡的“学心经,用心经”的基础上,加上了“诵心经,写心经”。学习、运用心经般若空性的智慧,在生活中转化烦恼。而心经受古代文人墨客青睐也是因其篇幅恰到好处,不长不短,同时言简义丰,整个大乘佛教般若空宗的思想核心奥义皆在其中。
松月山房
心一40岁后,除为家庭生计忙碌之外,有两件事是其追求的目标: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二、结识更多有意思的人。因此发愿建立自己的书斋,取名松月山房。取自唐太宗李世民《大唐三藏圣教序》中评价玄奘法师的一句话: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是以玄奘法师,唯识宗学术为基础,具备抄经,写字,雅集等功能,同时纪念其在兴教寺工作,生活十五年与玄奘法师的因缘而取名的空间。心一认为写字的环境很重要,这也是其花时间、精力打造松月山房的原因,倘若连一张桌子,一支笔都没有,那么很难写好字,更难进入写字的状态。
心一认为抄写古今中外的一切经典,都可纳入泛化,广义的抄经中。重在过程,而非内容。倘若能静下心来,焚一炷香,研一池墨,心志执于纸笔墨砚,想必当下已经是收获了。若能专注做一件事,是会有收获的,收获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天赋,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时间。即便没有天赋,专注时间越长,收获也会越多。希望专注的你,有更精彩的人生。
福利活动
嗣妙独家福利:免费获得心一&嗣妙独家福利
参与方式:关注嗣妙公众号参与活动
奖品:随机选送终南山心一手写书签一枚
活动截止时间:2019.07.10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嗣妙所有
合作/投稿/建议:ad@smiao.wang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
嗣妙(simiaovx)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