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平乱(刘邦与魏无忌)

#每日分享历史#​刘邦是魏国人?是楚国人?《史记》、《汉书》、《战国策》、唐代《括地志》等大量文献都记载丰县在战国晚期属于魏国。

刘邦平乱(刘邦与魏无忌)(1)

刘邦本人是魏人,创业核心人员基本上是魏人。换句话说就是他的朋友圈都是魏国人,或与魏国人关系非常密切。只有是魏国人,而且是魏国有头有脸的人,才能吸引这么多魏人在自己身边。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其他六国的地盘也同样是这样,楚国人推举义帝,跟着项梁项羽,项羽手下的五大将龙且、英布、季布、钟离眛、虞子期哪一个不是楚人?包括楚国人韩信首选也是跟着自己国家的项羽,只是在项羽那里没有他的用武之地,借着老师是魏国人魏缭子的关系,去找了刘邦。

魏国人一部分跟着魏咎,魏豹,一部分人跟着刘邦,刘邦到底是谁?

韩国人跟着韩成,包括韩国人张良,一开始也是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国韩国,又因为恩师是魏国人黄石公魏辙,他也很亲近刘邦。

那个特殊的年代,很难想象各地的魏国人不约而同地都跟着一个毫不相干的楚国人干革命。

韩信和张良虽然不是魏人,百度他们的老师,可知他们都是魏人啊。

如果是楚人,那么他周围聚集的是楚国人才对。如果是楚人,他的精神偶像就应该是春申君,而不应该少年时就往大梁跑,也不应该把魏无忌作为自己一生的精神导师。更应该给楚王安排人守墓。

刘荣---刘邦的爷爷,魏国陪都丰邑的长官,按照我国籍贯的规定,刘邦的籍贯是出生时祖父的居住 地来说,刘邦是魏国人。少年是常往大梁跑,以及一生的偶像是魏国人魏无忌,可以断定没错。

刘邦---魏国陪都丰邑人。同理刘交也是魏国人。精神导师是魏国无忌。汉朝宗室刘向有家谱,并且写进了官方的汉书里。

萧何---史记《萧相国世家》:“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是魏人。

韩信---是战国楚国淮阴人,但是他的老师据说是魏国的尉缭子。尉缭子魏国大梁人(今开封尉氏县)人,因为自己是楚人,肯定要先加入楚军阵营,无奈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不用计谋,直接干,霸王硬上弓,简单高效,直接干翻40万秦军精锐。韩信灰心失望,想起自己还有老师的推荐信呢,于是去找了魏国人刘邦试一试管不管用。

张良---是战国韩国人,但是他的老师是魏国人黄石公魏辙。学了兵法拿着老师的名片就去找刘邦了。

陈平---是战国末年魏国户牖邑人,刘邦的军监兼情报局局长。

张耳---是战国魏国大梁人。刘邦小时候跟着他反秦。张耳是无忌的门客,刘邦觉得张耳就像自己亲人一样,于是约定把自己唯一的女儿嫁给了张耳的儿子!张耳是张仪的曾孙,而张仪据《吕氏春秋》上讲是魏氏余子,也是魏国宗室小宗之后。

灌婴---组建刘邦的骑兵部队,秦末至西汉初睢阳人。战国七雄时,河南属于魏国的主要领土在河南省东部。

周勃---魏国人,有人说了周勃不是沛县人吗?沛县属于楚国啊,其实他是从卷县搬到沛县的,和吕公一样是来找组织的。而卷县本是战国魏邑,秦置县。

郦食其---是战国末期人,魏安釐王在位时生于魏国陈留高阳。秦二世元年秋天,得知陈胜和项梁相继起兵,隐匿不出。刘邦攻打陈留时,立马率众跟随。我们看到他等待就是魏国人。郦食其稳健不如萧何,战略眼光不如张良,机智不如陈平,但是辩才很好,刘邦的合纵成功,他功劳甚大。

魏无知---魏无忌孙,负责给刘邦挖人才。被封为高良侯,就因举荐了陈平就能封侯吗?功不显而能封侯者,很可能是近臣。

魏无忌---说他是刘邦创业成功的精神导师都不为过。战国末期军事家,政治家。情报特务专家。预言家,史记上记载他告诉魏王,魏国灭亡的方式是水灌大梁!魏王不信,而魏无忌是有准备的,那就是为刘邦在距离秦国最远的地方,提前建好了魏国人的避难场所,魏国陪都丰邑。

信陵君和刘邦比较下。性情:豪爽,爱结交朋友,喜好施舍,慷慨豁达,美女美酒,这些性格特点,二人何其相似。

用人识人:知人善任,侯嬴不过是个看门的,朱亥是屠狗的,毛公是赌鬼,薛公是酒鬼,而魏无忌竟能看出这人是有大才能的人,他怎么做到的?而刘邦的知人善任更有名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你看刘邦更厉害。

不拘一格:用人不拘一格看似简简单单,但是真的要做到没有偏见的对待人才还是很难的,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和经历,总有些喜好和偏颇,魏无忌却没有这些条条框框,只要是能人,不关你事贵族书生还是贩夫走卒,都能接纳。刘邦也是这样。

兵法流派:刘邦善于合纵制敌,喜欢大迂回包围,而魏无忌是这方面的翘楚,领着一帮杂牌军,没有一支是自己的嫡系,于战国末期还能暴揍强秦,而且还是两次!后一次对方主将不可谓不强,那是名将蒙骜呀!结果就把蒙骜包了饺子,要不是秦军勇猛,那就是大歼灭战!就好像当年咱们在韩战中,把机械化美军包了饺子,他们一样能突围一半人。末期的秦军是何其强,看六国灭亡速度就知道了。

善于纳谏:唐雎说信陵君,魏无忌虚心接受。以及毛公、薛公见信陵君曰:“公子所以重于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魏急而公子不恤,一旦秦人克大梁,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卒,信陵君色变,趣驾还魏。可见他从谏如流。刘邦的口头禅就是为之奈何,更是从谏如流!

此外一干出生入死的兄弟也大多是丰邑人。比如卢绾等人。赶车的夏侯婴,在这里我猜测他是魏无忌的门客中驾车高手的后人,当年刘邦从邯郸一路到了丰邑,想必就是夏侯婴老爹的功劳。屠狗的樊哙,力大无穷,是不是朱亥的传人呢?

刘邦到底和魏无忌什么关系呢?仅仅是崇拜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